徐永军(吉林省汪清县人民医院133200)
【摘要】目的:对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进行探讨,观察其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年龄、性别、发病史等无明显差异,治疗组采用小针刀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腰椎牵引法进行治疗,对俩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治愈率达90%,其中治愈患者28例,好转的有17例,5例未愈;而对照组的治愈率则只有80%,其中治愈的患者有20例,好转的有20例,10例未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践证明,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小针刀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5-0127-02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骨伤科特别常见,是一种多发性的骨科疾病,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是其临床的主要症状表现。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外力所致纤维环破裂,使得髓核从破裂处脱出,从而导致脊神经根、脊髓等与之相邻的组织遭受刺激或压迫而引发。由于其对神经组织的刺激和破坏,造成许多患者疼痛剧烈、身体麻木,甚至限制活动,不能行走,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健康生活。现选取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观察和比较,具体报道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44例,最大年龄65岁,最小的23岁,平均年龄42岁,病程为一周到十年不等。将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发兵史等无显著差异。
所有参加本次研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进行诊断,具体方法如下:
患者腰部受过外伤、受寒或者有慢性劳损史,在发病期,几乎所有的患者都出现过慢性腰疼的现象。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以青壮年者居多。
发病时,疼痛感觉从腰部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进行腹部增压活动,如咳嗽、打喷嚏的时候疼痛加剧。
患者脊柱发生病理性变化,出现侧弯,腰椎的生理弧度消失,压迫病变椎体部位出现向下肢放射的疼痛感,腰活动受到限制。
由于神经被压迫活破坏,患者下肢有过敏感觉或反应迟钝,病程长的患者甚至出现肌肉萎缩等情况。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呈阳性,膝、跟腿反射减弱甚至消失,同时,患者拇趾背伸力减弱。
经X线摄片显示,患者脊柱出现变型、侧弯,腰椎的生理弧度消失,有些患者的病变椎间盘出现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通过CT检查能够显示出来。
2.治疗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小针刀方法进行治疗,具体操作如下:
患者采趴卧位,于其腰椎3/4、4/5或腰椎5/骶骨1的腰椎棘突间、棘突旁的或横突端处或者小关节突寻找压痛点,一般有三四个,找出后进行标记,然后给予常规消毒以及局部麻醉。准备工作完毕后,开始进针,进针要严格按四步法[2],在此过程中,医师必须佩戴无菌手套,且铺无菌孔巾。进针完毕后,进行开刀,当刀尖抵达患部时,应有厚韧感和阻力感,开刀时,要先从纵形切开,然后再横向剥离,当感觉患部松动,或者剥离至骨面光滑无阻力时,将针拔出。此法每周一次,两次为一个疗程,进行治疗两个疗程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
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牵引法进行治疗,具体操作如下:
治疗时,使用腰椎自动牵引床对患者进行牵引。牵引的力度为患者体重的60%~80%,亦可根据患者的承受能力来设置。此法每天进行一次,每次半小时,两周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进行完毕后,间隔三天再进行第二个疗程,两个疗程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
3.评定标准
本次研究中,完全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定。
治愈:患者的腰部腿部疼痛感消失,直腿抬高可达70度以上,下肢活动受限消失,能够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好转:患者的腰部腿部疼痛感减轻,腰部以及下肢的活动能力有所改善,但还需要继续进行治疗;
未愈:患者的腰部腿部疼痛感以及下肢麻木、活动等一切症状、体征无任何改善,甚至加重。
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全部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
二、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治愈率达90%,其中治愈患者28例,好转的有17例,5例未愈;而对照组的治愈率则只有80%,其中治愈的患者有20例,好转的有20例,10例未愈。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结论
中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多是由于患者肝肾亏损,风、湿、寒邪乘虚侵入,或因腰部劳损、外力扭伤等因素影响肾府,从而导致患者筋络失去寄养,经脉阻滞,这与中医不通则痛的理论符合。在现代医学中,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由于椎间盘的变型,导致纤维组织遭到破坏和压迫,从而使得髓核突出,中枢神经受到压迫、刺激以及破坏等导致的以腰部腿部疼痛、麻木、活动受限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疾病[3]。但所有医家一致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致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椎间盘组织变型,对神经根造成机械系压迫和刺激后,使得周围器官组织血液循环受到阻碍,病患部位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炎性致痛物质不断渗出,从而导致受压迫和刺激的神经根以及病患周遭的其他器官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使得组织变型以及粘连发生,病患周围的微循环发生改变等一系列病变,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腰部腿部疼痛、麻木以及活动受限等一系列症状出现[4]。
小针刀是完美地将手术刀和针灸技术进行结合的医疗器械,既具备现代医学的切开疤痕、松解挛缩、剥离粘连等手术作用,还拥有中医的疏通脉络、调节阴阳、镇定止痛等针刺功效。在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治疗上,使用小针刀治疗方法,能够干预患者腰椎外源性稳定系统,让针刀直接作用于患者的病患部位,通过剥离、疏通肌肉以及韧带间的病变粘连,让韧带以及肌肉得到松懈,从而恢复。此外,由于小针刀疗法能够使血管和神经压迫解除,病患周围器官组织的血供从而得到改善和恢复,降低局部致痛物质的渗出,提高病患周围的氧分压,这对于消除患者病患部位的严正,以及病变组织的恢复非常有利。值得注意的是,在为患者进行小针刀治疗时,要严格按照“四步八法”的方法进行精细的操作,才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解除患者的病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小针刀治疗技术在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疗程短、痛苦小、副作用少、费用低等特点,能够使患者的病痛有效治愈,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这给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增添了浓厚的一笔,非常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人学出版社,1994:201一202.
[2]朱汉章.小钊刀疗法[J].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92
[3]尹通.中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0.2(7):105.
[4]胡萍.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4):37一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