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突发性耳聋临床特征分析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不同年龄段突发性耳聋临床特征分析探索

肖碧莲赵玉焱

(葛洲坝集团中心医院/三峡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并结合已有的医学技术提供对症治疗。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21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三组进行研究,按照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特征不同分为:①23例<18岁的少年组;②113例18~64岁的成人组;③82例>64岁的老年组。回顾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不同年龄段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各不相同,给予对症治疗后,老年组、成人组以及少年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1例(50.00%)、79例(69.91%)、10例(43.48%)。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结合已有的医学技术和治疗措施给予对症治疗。对于少儿患者而言,则需要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合理应用抗病毒药物;对于成年患者而言,则需要针对临床症状和特点,确保充足的休息,进而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则需要结合患者其他的基础疾病,降低血液粘稠度,进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不同年龄段;突发性耳聋;临床特征;治疗效果

突发性耳聋指的是受到不明原因的影响进而出现的感音神经性聋,通常于3d内出现听力突然减退的症状,对于前庭受损的患者而言,将会伴发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眩晕以及耳鸣等临床症状。突发性耳聋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耳科疾病,其发生机制尚未研究明确,近几年来,不同年龄阶段出现突发性耳聋的患者数量逐渐增多,因此,临床的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21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三组进行研究,其中,男性为135例,女性为83例,最小年龄为4岁,最大年龄为78岁,发病直到首次诊断时间最短为2h,最长时间为90d。按照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特征不同分为:①23例<18岁的少年组;②113例18~64岁的成人组;③82例>64岁的老年组。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符合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诊断标准。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加强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病毒药物、神经营养药物、糖皮质激素以及改善微循环药物等,部分患者还需要接受高压氧舱治疗,每天一次。

1.3临床观察指标

回顾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效果。疗效评定标准:①治愈。患者经过治疗后,受损听力恢复正常,能够达到健康水平或者患病前水平;②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受损听力平均提高>30dB;③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后,受损听力平均提高15~30dB;④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受损听力并未发生任何改变,提高<15dB。治疗有效率=100%-治疗无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试验均使用SPSS17.0软件予以数据的处理和核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三组治疗效果:不同年龄段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各不相同,给予对症治疗后,老年组、成人组以及少年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1例(50.00%)、79例(69.91%)、10例(43.48%)。见表1:

表12组治疗效果比对[(n,%)]

3讨论

目前,临床研究显示,各个年龄段发生突发性耳聋的几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研究认为,可能与我国综合医疗水平的进步以及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存在密切关联,加之工作压力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因素也将会影响人体的正常听力[2]。

突发性耳聋的发生机制尚未研究明确,但是大部分患者是由于病毒感染、窗膜破裂、内耳微循环障碍等原因存在关联,具体分为:①对于少年患者而言,发生血液循环障碍的几率相对较小,通常情况下是由于病毒感染所致,病毒进入患者内耳后进行繁殖,并粘附于红细胞,进而使得血流处于高凝状态,还将会出现内膜水肿以及血管堵塞等症状,同时,加重对于内耳以及听神经等重要器官的损害,可能发生的感染包括:麻疹病毒、带状疱疹、流感、腮腺炎以及风疹病毒等,在患病期间通常表现为:耳鸣、眩晕等症状,通过合理应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有效率可达10例(43.48%);②对于成年患者而言,其发病几率最高,主要是由于内耳血管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所致,当患者出现焦虑、神经紧张以及劳累过度等现象时,将会导致患者交感神经紊乱,进而引发局部微循环的水肿和缺氧,已经成为引发成年人发生突发性耳聋的主要原因[3]。对于上述患者而言,则需要确保患者的充足休息,进一步缓解患者生活和工作压力,其中,病因治疗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关键,治疗有效率可达79例(69.91%);③对于老年组患者而言,微血管基础病的发生伴发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高血脂等疾病,将会导致患者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导致血液呈现高凝状态,将会增加突发性耳聋的发生[4]。临床上通过控制微血管基础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听力水平,通过给予激素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内耳的炎症反应,同时,调节患者的血糖和血压指标,达到活血化瘀、抗凝调脂的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可达41例(50.00%)。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详细概述不同年龄阶段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并给予对症治疗,能够获取一定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周长明,郑茜玲,杨川,等.17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7,15(2):111-114.

[2]岳金静,冯顺治,王关琴,等.伴发眩晕的突发性耳聋患者临床特征及诊治分析[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6,37(8):830-832.

[3]支尧.伴耳鸣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J].心理医生,2016,22(12):14-15.

[4]伦杰,张亚楠,薛建军.突发性耳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6,22(3):19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