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的难点与学习方法

/ 1

跨文化交际的难点与学习方法

胡笑铭吴若萌邵志永

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大连11604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随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产业蓬勃发展,各国的文化背景和思想不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误会和分歧也会时常出现。那么跨文化交流的难点究竟在哪里?

首先,要明确一点什么是跨文化交际呢?跨文化交流不像“沟通”,“文化”或仅仅是“跨文化”那样,属于明显可见的概念或是手段,而是我们在脑海中不断汲取的概念。通过和与自己不同的人,或是文化进行交流时,从而了解到自己,认识到真正的自己。从与日本的跨文化交流来看,即便同为日本人,但在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家乡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差异。不同的国家和种族之间也是如此,都存在着很多差异。能够跨越这些差异进行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这才叫做跨文化交际。

那么,为了学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能够顺利沟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

首先,我认为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就是学会如何“全面理解”。也就是说,相互理解的难度是阻碍着人们之间的跨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因素。跨文化交流,其实是一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通过自身信息的相互给予和接受,从而进行相互影响的过程。人们对同一事物,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都是独特的存在。换句话说,人们分属于不同的群体,并且在各自的群体中,也有着不同的看法与观点。于是乎,人们很难对文化进行全面理解,所以跨文化交流也停滞不前。

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大多是因为交流中的理解差异和表达差异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文化背景和教育背景造成了这些差异,学习全面理解对方的文化,并且尊重对方的文化,风俗,习惯等等,才能开始一个文化与文化,思想与思想的相互碰撞,从而达到良好的跨文化交际,避免误会的产生。只有把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放在首位,是没办法进行跨文化交流的,因为跨文化交流就是交流,得学会怎么交流,在进一步学会跨文化交流。

那么,我们要怎样做才可以学会有效地解决人们在全面理解上所产生的障碍呢?

我认为,我们应该首先促进国际间的理解教育的发展与完善。国际理解教育,就是把培养本国国民意识,放开到全人类社会,培养生存能力和态度,塑造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和国际化合作当作教育课题的一种素质教育方式。事实上,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可以追溯到中世纪,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着手推进。除了教科文组织,日本政府也在努力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的推进工作。日本政府已经逐渐认识到,在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中以多文化共生为目标,推进跨文化理解教育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理解各种文化,探索与不同思想的人共存的方式,便成为了今后重点研究的课题。我们也期待着在跨文化交际的课题上所推进的跨文化理解教育。

在日语笔译学习的过程中明白了,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交流的过程中,最困难的莫过于语言中的隔阂。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言体系,语言本身又十分灵活,在理解了某种语言的语法之后,你还要去试图理解一些语言的言外之意,再转化成自己熟悉、可以理解的表达更是艰辛。与此同时,你还要考虑语言背后蕴含的文化底蕴,有的词,母语使用者一笑便可以理解,外语学习者要大费周折,翻译时则更要慎重选择自己的用词,用最恰当的方式试图还原这个句子。大部分时候,翻译可以传达意思,但是无法完全还原更深刻的情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无法传递原作者想要表达的全部感情。因此,它可以作为跨文化传播的助手,拓宽你的视野,让你对某个文化产生兴趣,但是想要深入理解某个文化本身,学习原文,读原文应是更好的选择。

在外国语言文学的翻译中,诗歌的翻译是要求诗歌翻译中的押韵,达意一个都不能少,但是就算职业的翻译家也很难翻译出最原本的意境。词语的翻译也是跨文化中很困难的翻译,有些词语所有的含义,已经超过了词语本身的含义,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事引导读者理解背后的文化内涵。深入日本的文化,把翻译中所含的日本文化内涵,充分的表达出来。

除了文化内涵,思维方式也是跨文化交际中的困难之处,尤其在日语学习中,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或多或少与中国人是不同的。思维方式是和文化息息相关的,也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影响是相互的。思维方式,是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它对人们的一言一行起到决定的作用。不同国籍、文化背景的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不同,便是思维方式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在翻译终究会有很大的困扰,需要揣测原作者的细微思想变化,心理变化,才能准确地表达出原作者的意图。

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传统习俗和价值观。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都逐渐意识到,跨文化理解是人类从事国际合作的首要任务。全世界的思想和文化,人们的认知与思维方式是不可能完全统一化的,但正是因为有所分歧,世界变得丰富多彩。我们应该加深对世界文化和思想的深化理解,进而可以更加流畅地进行跨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