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芳(景洪市勐罕镇中学云南景洪666108)
【摘要】当前,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新课程的逐步使用,我们的课堂出现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许多教师逐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学效果明显增强。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与新课改的前所未有,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提出这些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可以帮助广大教师尽快把握新课标的操作要领,尽量减少课堂教学过程中矫枉过正的错误行为,积极调控自己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新课标;地理教学;误区;调控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颁布后,许多教师把新课标中倡导的新理念、新精神融入教学之中,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让人感到一种全新的气息。然而,我们也发现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理解和体悟的层面不同,导致了一些矫枉过正的教育行为,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误区,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思考。
1.自主学习视为自由学习,由“注入式”变为“放羊式”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为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便不顾学生的实际,片面地把自主学习理解为自由学习,打着把自主权交给学生的旗帜,实际上进行的是“放羊式”教学,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全部让学生自由驾驭,教师则“高高挂起”做起旁观者。表面上看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但由于教师的点拨和指导不到位,根本不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支持发挥。可见,在实施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切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必须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不失时机地启迪学生的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提高教学效率上做文章,不断开创教改工作新局面。
2.合作学习等同合伙学习
合作学习既是现代教育的精华,也是新课改中体现新型学习状态以及培养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合作学习以师生、生生之间共同交流,探讨和研究为基础,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培养合作精神,加强自我反思。合作学习的过程既是学习品质培养的过程,也是合作精神形成的过程。可是,有些教师简单地把它理解成为合伙学习,认为就是同桌或者前后左右同学之间互相问答和讨论而已。小组学习表面上轰轰烈烈,气氛活跃,但实际在真正讨论问题时,除了学习基础比较好的同学还能畅所欲言之外,其他同学大多作看客,只是停留于合作学习的形式罢了,加之教师缺乏必要的方法指导,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也许有人会问:合作学习与合伙学习有何区别?合作学习注重参与者的分工与协作或者说个体与群体作用的共同发挥,强调统筹兼顾与综合效应;而合伙学习则突出对等参与,责权相对稳定,淡化有机联系与个性发挥,对师生智能层面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明确思路、分工细致、责任到人,以一个合作学习的指导者、评价者的身份全程参与,科学监控。使合作学习在一种流畅和严谨的氛围中进行,成为学生求知的快捷通道。
3.教学过程预设化、固定化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可以发现,有的学生提的问题或回答的问题因为“离题太远”,或“节外生枝”,不在教师的预设计划之列,教师要么熟视无睹,有意回避,或匆匆或强行将课堂的走向拉回“主题”;要么就是束手无策……长期以来,我们教师习惯于上课前就预先设计好一个周密而详尽的方案,为学生预先拟定好一条知识演进路线,规定好学生调用什么先前经验、选择什么思维路径。随后,在课堂上,教师千方百计牵引学生遵循这一路线去顺利完成认知结构变化的历程,水到渠成地达到教学目标。其实,在新课程的学习中,某个预设性结论的获得不再是唯一的目标,学习者自己的探索、思考与体验过程越来越成为学习的关注点。教学过程应由对教师精心设计并严格控制的教案演绎过程,转变为有学生与教师共同直面问题、共同探索和发现问题、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
4.追求华而不实的课堂效果,多媒体使用喧宾夺主
地理新课标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必须有新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与之匹配。信息化教学堪称现代化教学手段之一,但并非新课标不可或缺的因素,为此我们不要热衷于像时装表演一样过分渲染舞台效果的教学形式;而应该因材施教、灵活恰当地选择教法,充分体现新课改严谨务实、科学创新、行之有效的优势。譬如:多媒体的使用能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但不可夸大其词,甚至认为是现代教学和常规教学的分水岭。一节课都用花花绿绿、有声有色的多媒体课件来展示,视听画面过杂,闪动频繁,让学生烟花缭乱;同时也剥夺了学生自由思考、自由想象、自我领悟的时间和空间,干扰了学生有效信息的接收,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学效果并不一定好。老一辈教育大师他们一本书和一支粉笔,加上深厚的底蕴、幽默的语言、高雅的风度谈笑挥手之间,就把学生带入了美妙绝伦的境界。这难道没有课堂活力吗?难道不如华而不实的“现代教学”吗?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手段。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谈话法、演示法、图解法以及读书指导法等,对此我们必须灵活运用,适当创新。可是有些教师为了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在追求教学方法方面标新立异,其实不然,新课改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扬弃,我们必须保留常规教学中科学合理、卓有成效的方法,并使之发扬光大,所选用的教学方法必须符合学生实际和认知规律。否则,再新奇的教学方法也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为了活跃气氛刻意追求游戏的舞台效果,往往是欢声笑语之后留下令人遗憾的混乱与空虚,自然就与新课改的精神格格不入。
5.实施缺乏科学的评价方案,课堂评价“好”了结
新课标强调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尊重学生、激励学生、保护学生。于是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出现了“好”声一片,对学生的回答不管对不对,都一律大加赞扬,好像学生说什么都是对的。一般来讲,在教学活动中恰当地使用鼓励性语言,进行适当的表扬,有助于学生欣赏自己的成功,发展积极进取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动机并形成成就感。但是如果无论学生对问题回答得如何,都会得到教师的表扬,无论课堂上学生怎样不遵守纪律,教师从不给批评,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变得很浮躁,他们还会在乎表扬吗?也就是说,过多的夸奖对学生并不会起到鼓励的作用,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的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甚至形成对知识点错误的认识。其实,表扬的质量比表扬的频率更重要,同时随着年级的升高,尤其需要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激发上下功夫,如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和兴趣。不同学生的内在动机系统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对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表扬方式。
总之,当前新课标的实施对我们广大地理教师是机遇,更是全新的挑战。面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我们必须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采取切实可行的调控策略,在彻底更新、转变教育观念、教育行为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新课标的操作要领,尽量减少课堂教学过程中矫枉过正的错误行为,营造出一派地理教学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生机昂然的繁荣景象,推动大批优质课堂的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