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从云陈昆陈斌(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云南昆明650101)
【摘要】目的: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配方治疗烧烫伤创面和一切创面能抑制真菌在创面上的生长,促进创面的愈合,抑制痒痛创面和痒痛疤痕的出现,达到减少创面的疤痕产生,减少疤痕的增长,减少病人的痛苦,减少疤痕产生的动能影响。方法: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处理创面,不仅能杀死一般的真菌,而且能抑制真菌的生长。结果:治疗中采用莫匹罗星配方治疗100例病人,并用磺胺嘧啶银配方对照组100例,莫匹罗星配方组在创面愈合比对组加快,痒痛愈面和痛痒疤痕的出现比对照组明显少。结论:莫匹罗星配方组明显加快创面的愈合,减少痒痛创面和痒痛疤痕的出现,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关键词】痒痛疤痕创面
一般资料
(一)材料和配方
莫匹罗星软膏,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阿米卡星液三种材料组成莫匹罗星配方为治疗组,食盐。
磺胺嘧啶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阿米卡星液三种材料组成磺胺嘧啶银配方组(对照组)
1、自做不正规的外用无菌盐水:备一壶自来水,在壶内自来水中放食盐适量(尝试有盐味即可)然后把壶中盐水烧开后,放在小大一档,继续煮沸20-30分钟后即可用,用电磁炉煮盐水时,烧开后放在100w一档,继续煮30分钟即可使用。一开始煮盐水时,先把一小玻璃杯在茶壶嘴上,当用盐水时不打开壶盖,用盐水后马上把玻璃杯套在壶嘴上,以防细菌进入壶内盐水中,这样烧一壶水可用3-4次。
2、处理创面的方法:创面只用消毒液消毒后,用盐水再冲洗净,把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莫匹罗星软膏涂在创面上盖上一层消毒纱布,再用阿米卡星液把纱布喷湿包扎或暴露即可。第二次换药,如果纱布紧贴创面,不需要硬把纱布撕下,只把翘起的纱布修剪整齐,然后把暴露创面的按上述方法处理即可,紧贴创面的纱布隔1-3天先用消毒液消毒,用盐水洗净,用上述方法处理一次,直到新的皮肤组织长出,纱布自然脱落为止。
3、要求开药回家处理创面者,先用1做外用盐水把创面冲洗净并擦干后,把重组人生长因子凝胶(液)涂(或喷)在创面上,在喷上阿米卡星液,请用纱布包扎即可,每日换一次药。
4、结果:在莫匹罗星配方组处理创面的100例病人中,创面全部愈合时,90例愈合色红不明显,痒痛不明显,愈合面软,无擦痕和抓痕,愈合时间有提前,有10例上述症状明显。在磺胺嘧啶银配方治疗组中处理创面的100例病人中,创面全部愈合时,有20例愈面色红,痒痛明显,愈面有硬感,有擦痕和抓痕,愈合时间比治疗组稍长。两组用医学统计学处理,P<0.01,有明显差异。
典型病例
病例1、张XX,男,3岁,2010年6月15日因热豆浆烫伤左上肢5%,混合Пo,用磺胺嘧啶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阿米卡星液换药头,头三天换药后晚上有发热38oC左右,创面无炎性反应,创面有湿感。创面一月后全部愈合,愈合红面稍有硬感,愈合有擦痕和抓痕,创面周围不红,局部温度不高,创面常用疤痕预防和治疗,一月后来诊,创面已长疤,没有擦痕和抓痕。经用抗真菌药与外用疤痕治疗药外用,弹力绷带加压综合治疗4日,疤痕色变淡变软,痒痛减少,疤痕无发展。
病例2、邵XX,女,4岁,2010年1月2日不慎被开水烫伤右下肢4%,混合Пo,来诊后要求开药回家处理(配方: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莫匹罗星软膏,阿米卡星液)创面,已教方法,每周一上午来复查,换药25天,创面全部愈合,创面稍红,无擦痕和抓痕,创面软,开始用常规疤痕预防和治疗。
讨论
(一)由于莫匹罗星软膏只能抑制真菌,不能杀死真菌,创面有真菌污染或感染时,真菌只是暂时不能生长繁殖,一旦不用莫匹罗星软膏真菌就有活动生长的可能。
(二)有真菌污染或真菌感染的患者,在疤痕外用综合预防和治疗过程中,要加抗真菌外用药(常用特比萘芬乳膏)的疤痕预防和治疗一起用,弹力绷带加压压迫综合治疗,才能达到疤痕预防和治疗目的。
(三)与家中有真菌感染的亲人有密切接触的患者,在一开始疤痕预防和治疗过程中,加一定的外用抗真菌的外用药配合预防和治疗疤痕,能达到预定的结果。
(四)不痒的创面一般不会长疤,疤痕的增生和产生程度与创面不痒,愈面不痒,疤痕的可能性就小。
(五)莫匹罗星软膏能抑制真菌感染,因此要明显减少创面的痒痛也减少疤痕的产生。
(六)用特比萘芬乳膏预防创面长疤和治疗愈面的疤痕2-3天后,每隔5天加在疤痕预防和治疗药中用一次,用到疤痕稳定不痒,每月复查一次。
(七)在外用莫匹罗星软膏过程中,未发现有该药物过敏的患者。
(八)大面积烧烫伤,清创伤是涂上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莫匹罗星软膏后贴上一层消毒纱布,再用阿米卡星液喷湿即把病人扶上翻身床。另一面也可用此方法处理。第二次处理换药如果纱布紧贴创面,不要撕掉纱布,把翘起的纱布修剪齐,消毒后用盐水洗净再用上述方法处理创面(具体见处理方法)
结论
创面存在真菌污染或感染,用莫匹罗星软膏,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阿米卡星液换药,明显减少创面痒痛,减少痒痛疤痕的产生,有临床使用和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军辉,杨晓东,王佑珍.烧伤残余创面细菌学调查及药敏试验[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3,9(12):346.
[2]邓诗林,桑介寿,曹丽萍.莫匹罗星对烧伤创面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5,11(1):45.
[3]葛绳德,译.外用Mupirocin治疗MRSA感染的进展[J].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分册,1995,16(2):76.
[4]陈萍,刘丁,邓光贵.创伤患者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9,9(2):74.
[5]李胜利,张婴元,吴菊芬,等.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的调查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8,8(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