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辽宁锦州121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内部审计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松弛,其产生的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主观方面主要有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缺乏、素质不高、审计程序不合理等,法律规范的不完善以及环境方面的差异等客观原因使得内部审计风险错综复杂。基于以上原因,本文提出了控制措施,以使得内部审计更有效率,更大限度地规避风险。
关键词:审计风险控制规避
一、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
1.客观原因。
(1)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失真。当前,一部分企业无视国家法律、法规,为谋求高额利润或逃避税收,有意弄虚作假,谎报业绩,实行两套账,用虚假会计信息掩盖虚方实盈、虚盈实亏等现象。
(2)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执行乏力,甚至失灵,则发生舞弊的可能性就大,若在此基础上造成审计风险增加。
(3)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不完善,不配套。
(4)现代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审计范围也是一个渐大过程。随着审计范围转移到财务报表上来,审计人员的责任也由有关法律明确规定,并开始发生了针对审计责任的诉讼。此后,对内部控制进行检查通常成为审计的出发点,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观念也扩展到企业及其经营活动的全部,以及管理政策的诸问题,社会公众对审计的业务和责任的意识也急速增强。
在传统的审计范围之外,社会公众要求审计人员揭示出所有重大的差错和舞弊,并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做出评价,对企业在财务方面是否健康作出报告。有关这方面的信息不确定性很大,信息的风险很高,审计人员作出正确的审计结论难度增加,风险在所难免。
现代市场经济的显著特征在于不稳定性增强,公司为了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谋生存求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所进行的交易也日趋复杂化。业务数量的增多,会计核算中出现记录不当的可能性亦随之增加,而且这种不当很容易被大量的其他信息所掩盖,在抽样审计中不被发现的可能性相当大。交易业务日趋复杂,对其进行恰当记录也日见困难。
2.主观原因。
(1)审计人员思想水平不高,敬业精神不强,以审谋私,态度马虎,随意签字盖章,就会加大审计风险。(2)审计人员不具备过硬的财务及审计专业知识,不具备敏锐洞察问题的能力及综合分析与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发展趋势的本领,就会加大审计风险。
二、规避审计风险的控制措施
现代内部审计不再是监督检查式审计,而是参与式审计,审计人员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而且更要善于解决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帮助经营管理人员加强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以完成所负经济责任。
1.增强企业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强调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必须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建立独立的审计部门对企业审计信息的质量保证有重要的意义。独立的审计部门是指企业的审计部门直接对接最高管理层,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业务进行监督而不是实际参与。
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防范内部审计风险。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以及权威性是内部审计发挥其根本职能的重要保障,因此,建立完善的体制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是实现内部审计职能,防范内部审计风险的重要基础。首先,必须要确保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独立性,有效地隔离审计与企业业务的利益关系。
3.完善审计流程,规范审计程序。随着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在进行企业审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完善审计流程,规范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是指进行审计的时候所依据的步骤,严格按照审计程序进行企业审计,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提高审计证据的收集质量,注重每个审计程序的审计方法和技巧,可以有效规避企业的审计风险。
4.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众所周知,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审计经验会对内部审计风险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养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经验是很重要的。
(1)要强化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不断更新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以便更好地满足组织管理以及业务发展需求。
(2)搭建出平行沟通的平台,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交流,从而促使大家相互交流经验。
(3)在实际审计活动中,内部审计人员要保持应有的谨慎性,在工作中要时刻保持积极的工作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严格规范并遵守审计程序,对存在的审计风险进行科学的评判和识别,从而制定出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更好地规避审计风险。
总之,审计风险的存在是客观、必然的,但却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对其进行有效防范和控制,使其降到最低点。只有审计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和控制,才能保证审计部门权威性和公正性。
参考文献
[1]韩丹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5,(04)。
[2]黄艳红企业内部审计的风险及其控制[J].企业研究,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