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卫生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刘辉郝玲

刘辉郝玲(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盐城224006)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国家虽然逐步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市场机制,但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构建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探寻一条符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高校就业指导之路,推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实践思考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职业需要,选择并确立有利于发挥个人才能和实现个人理想的职业;帮助大学生按照国家就业政策的导向,及时落实用人单位或自行创业;为就业后发展成才、创立事业提供帮助和指导,使其正确地实现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实现其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成为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学校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职员工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从思想深层次上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一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的卫生高职院,经过近七十年的发展,学院已经为社会培养了两万余名医学技术人才。近几年来,学院教学质量、办学水平更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很大欢迎,就业率连续三年达到98%以上,处在江苏省同类院校的前列。学院在做优做实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机制。

1加强领导,完善就业指导工作机制

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一把手工程”。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做到责任到位,政策到位,资金到位,在全院范围努力营造人人关注学生就业、支持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学院成立院、系两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就业指导工作机制,将毕业生就业与学院、系部的专业建设和发展联系起来,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和落实毕业生就业工作。对就业宣传、就业指导、毕业推荐等工作进行合理分工,责任落实到人。通过社会的用人反馈,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统筹考虑招生、培养、实习、就业的各个环节。学院将毕业生就业情况作为考核系部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并把学生就业情况与系部工作业绩和招生规模挂钩。

2重视队伍建设,实现就业指导工作专业化、专家化

近几年来,学院不断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就业指导人员培训及职业资格鉴定,加强对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培训一批高素质的熟悉学生工作和就业市场的专门就业指导人才,对大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就业指导、咨询等服务工作,增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方面的指导。每个系部都配备有专门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逐步实现就业指导工作的专业化和专家化。

3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实现就业指导全程化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既要体现阶段性,也要保证连续性,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把传统的狭义上的就业指导逐步转变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使毕业生就业指导更加系统化、规范化。从学生入学教育开始就不断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工作,一年级重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教育,对学生进行素质测评,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自我,并结合所学专业,制定出符合自己成长与发展的职业生涯目标,为培养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二年级侧重就业观念的引导、就业心理素质辅导、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教育,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以良好的心态迎接就业的挑战和竞争;开展求职技巧和方法的培训,引导学生注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拓宽知识面,有针对性地提高各方面素质与能力。三年级重点加强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的宣传教育,为学生提供真实可靠的就业服务信息,开拓就业市场,全方位、全程化地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

4提高就业指导水平和质量,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第一,充分利用校园网和毕业生就业信息专栏,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需求信息,及时准确地予以公布。第二,与用人单位密切联系,定期召开毕业生校园双选会,将各级各类用人单位请进学校与毕业生交流,扩大毕业生的就业空间。第三,实施就业心理辅导和就业技巧训练。引导毕业生及时调整择业过程中的焦虑与不适心态,明确就业方向,使学生了解求职择业的准备、求职择业的基本程序、求职择业的方法与技巧、如何利用网络求职、国家现行的就业政策与就业形势以及如何签定就业协议和就业协议中所涉及到的法律问题等;及时解答毕业生的困惑,开展个性化的择业指导,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做好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就业帮扶、指导;尤其重视和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和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第四,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服务活动。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回校谈就业及创业体会;邀请有关专家和有经验的工作人员举办就业专题讲座。积极与有关职能部门联系沟通,为毕业生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创造条件,积极有序地帮助毕业生完成各种资格证书的申报、审核、发放。加强学生的技能培训,实施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努力使相关专业符合条件的毕业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实现专业教学的双证融通,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鼓励毕业生“专升本”、“专转本”及参军入伍,缓解就业压力等,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开展就业指导活动。第五,定期为毕业生提供网上浏览、资料查询等就业信息咨询服务,提供就业政策咨询、就业指导以及职业倾向测试等。第六,建立和完善毕业生生源信息、求职信息、用人单位需求信息查询系统,走出校门主动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提高就业率。第七,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学校就业工作出谋划策。建立历届毕业生信息库和校友录,充分发挥校友资源,协助学院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年权益状况报告》发布[N].光明日报,2008-6.

[2]王文槿.全球青年就业的4个“E”战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3).

[3]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R].新华网,2006-07-17.

[4]周月华.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6(3).

[5]肖云,杜毅,刘昕.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研究[J].高教探索,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