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经济对电网规划和发展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绿色经济对电网规划和发展的影响

孟钰娟1罗成2吴高磊3

(1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00;2国网喀什供电公司新疆喀什844000;3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摘要:绿色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科学、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解决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等世界性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绿色经济;电网规划;发展的影响

1导言

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最热门话题。世界各国已经把能源安全和环境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当前,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在环境保护约束和气候变化双重挑战情况下,许多国家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作为振兴经济的重要手段,为全球经济走出危机创造新的推动力和投资机遇。在这种背景下.探讨绿色经济对电网规划和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2绿色经济对电网规划和发展影响

2.1缓解环境约束压力

我国东中部地区的雾霾主要由化石能源燃烧排放引起,该地区集中了全国75%的煤电,大气污染排放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以上,全国104个重酸雨城市全部在东中部。频繁出现的重度雾霾,成为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实现绿色经济迫切需要严控煤炭消费总量,压减煤电规模。按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环保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六部委《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要求,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除热电联产外,禁止审批新建燃煤发电项目。远期来看,环境治理要求一大批煤电退出市场运行,留下部分大容量煤电电源作为调峰调频电源支撑电网,替之以本地气电、核电和外来电,解决负荷中心用电需要。

2.2加强能源集约高效规模开发

《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不但要力控能源消费总量、调结构,更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依托西部、北部地区煤炭资源建设大型煤电基地,实现煤炭就地转化,加快我国西南地区水电资源,华北、东北、西北地区陆上风能资源,西藏、西北、内蒙古地区太阳能资源,实现清洁能源的大规模送出,满足东中部负荷中心地区用电需要,预计到2020年,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由2014年的31.6%提高到2020年的39.3%,其中风电2.4TW、太阳能1.5TW、水电3.47TW,煤电装机占比由2014年的62.6%下降为2020年的54.3%。

2.3推动构建同步互联电网

实现绿色经济客观上要求调整供给侧能源结构,解决清洁能源规模开发和消纳的以下难题。一是我国水电、风电、光伏资源集中的西部北部地区,受本地负荷水平低、难以实现新能源发电就地消纳,2014年,西南地区弃水近300TWh,“三北”地区弃风100TWh,西北地区弃光近25TWh,要求提高大规模新能源的外送消纳能力;二是由于新能源出力随机性、间歇性的固有特性,对电网的汇集传输能力、调峰调频能力和转移支援能力都提出更高要求。围绕清洁能源开发布局,现有电网格局必须随之调整,扩大同步互联电网,实现清洁能源跨区域跨流域多能互补,改善风电、太阳能出力随机性和间歇性,加强系统调峰能力和频率特性,降低系统调峰需求,从而提升接纳大规模清洁能源馈入的能力。另外,同步互联电网还具有潮流转移能力强,电压稳定性好等特点,可以有效抵御严重故障、自然灾害、外力破坏、网络攻击等,保障电网安全运行。

2.4推进现代配电网建设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为用户提供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终端环节。随着新能源、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储能装置快速发展,终端用电负荷呈现增长快、变化大、多样化的新趋势,配电网由“无源”变为“有源”,潮流由“单向”变为“多向”,加快配电网转型升级的任务非常紧迫。根据国家发改委《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十三五”期间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不低于2万亿元,其中“支持新能源及多元化负荷接入”分别被列为重点任务之一。新能源及多元化负荷接入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大幅提升配电网接纳新能源、分布式电源及多元化负荷的能力。探索以配电网为主要整合平台,建立以多样化能源为支撑,能源管理优化互补为手段的综合能源供应体系,实现能源与信息双向互动,逐步建成以复合式能源为核心、高度融合“互联网+”的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友好开放、灵活互动的现代配电网。

3保障措施

3.1深化电力供给侧改革

完善电力市场建设紧密围绕国家能源战略,深化电力供给侧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按照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能源发展的原则,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电力市场体系。逐步深化和完善电力价格改革和形成机制,通过更有效的市场化方式保障电力的稳定供应。

3.2加强电网整体规划引导作用

我国在清洁能源供给与消费上天然存在着逆向分布的特征,因此要实现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必须解决清洁能源当地消纳能力不足以及无法大规模向外输送的难题。此时,需要树立“顶层设计”的系统性思维,摒弃原有“各自为政”单纯“扩张保供”的发展思路,对现有的能源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以体制创新促进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从而促进能源系统的良性循环运行,为能源行业注入持久活力。另外,需要针对各地能源分布特点、用能情况以及社会经济条件,把能源发展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统筹协调起来,进行整体结构框架设计,推动能源消费与能源供给良性互动,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共同出力,能源供给结构调整与发展模式变革协同共进,从而建立能源系统与信息系统有效耦合的能源互联网络体系,从根源上解决能源行业现存的结构性失衡问题。

3.3加快开放配电售电市场,加大绿色电力投资力度

破除自然垄断机制壁垒,降低配电、售电准入门槛,加大市场开放力度,扎实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电力行业和售电领域,引入灵活的竞争性机制,对其中的仍实行自然垄断的部分业务,积极推进多元化投资模式,并以非公有资本参股等方式进入;对其他非核心业务,将允许非公有资本独资、合资、合作、项目融资等方式有序进入。完善政府在特定行业中特许经营制度,进一步规范招投标制度细则,积极支持非公有资本参与城镇配电网等市政公用事业建设和基础设施的投资运营。

3.4推进科技创新,缓解电力发展“瓶颈”制约

科技创新是促进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长远来看也是解决能源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绿色经济节约优先的能源战略就是要以科技创新为主线,始终将技术进步发展贯穿于能源生产、传输、消费等各个环节。政府在对能源科技创新进行统一协调的同时,明确政府、科研部门、电力企业在能源科技创新中产、学、研各领域的定位及相互关系。在能源科技创新不同衔接阶段,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企业科技平台、政府基础设施、社会资源平台建设和整合共享。调查研究能源各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在科技水平较低,发展相对落后的重点领域行业,给予政策倾斜,促进科技水平的稳步提高。发挥在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的有利基础,重点加强风力、太阳能光伏发电整机制造水平和科技含量,以及在生物质燃料、储能电池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争取在新能源创新中取得突破。

4结语

大力推行绿色经济是我国未来经济可持续、科学、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绿色经济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将深刻地影响到电力供给侧水平、分布、结构,电源的效率提高、合理布局、新能源的比重、核电的发展、水资源的利用、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诸多方面;将深刻地影响电网的发展方向、远距离输电网的比重、大电网合理规模和结构、智能电网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城市与农村电网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魏红晋.县域电网规划与国民经济发展之浅见[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16(03):24-26.

[2]马磊.电网规划中的风险评判与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0):169.

[3]赵娜.智能电网规划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测试,2015(21):144-145.

[4]钱纹.低碳经济理念融入电网规划全过程[J].云南电业,2014(0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