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河南方城县供电公司)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走向智能化时代。社会中各种安全监控需求不断增加,在图像数字及网络化形式下,安全监控也开始应用智能监控措施来提高安全监控效率。IVS侦测系统及时一种智能视觉监控功能软件,能够实现自动检测、实时报警和视屏确认等功能,极大的提高了安全监控水平。本文主要分析IVS侦测系统真实性能的测试验证。
关键词:IVS侦测系统;真实性能;测试验证
IVS侦测系统是机遇计算机视觉技术对监控场景的视屏图像进行的分析,它能够自动区分目标物的大小、速度及方向位置等信息,具有很好的目标检测能力,能够实现远距离目标检测,实现智能视觉识别。目前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小区安检、学校、机场、交通、航天、核电站等领域,为人们生活带来较多方便。IVS侦测系统真实性能的测试验证主要分析的是IVS侦测系统的实际应用价值,从而更好的对其进行有效运用。
测试设置分析
(一)测试环境
本次对IVS侦测系统真实性能进行测试主要设置1个IVS平台平台系统,依据测试要求,在主测位置覆盖方向上选择要测试的几个点进行分析,注册基站一般高50m,下倾角为8℃,站与站之间的距离为650m。
(二)网络参数
本次测试主要选择的网络配置:系统宽带选择为2.6GHz;IVS选型测试中要尽量模拟实际的应用环境。算法先进性一般来讲,同等条件下,算法越先进,识别率和准确率越高,占用资源越少,服务器能够同时处理的视频路数越多。对智能算法的考察,一方面体现在识别率和准确性上,另一方面对系统整体成本、后期功能扩展也产生重要影响。稳定性、兼容性智能视频监控系统通常是7x24小时的运行,稳定性非常重要。开放性、扩展性、灵活性、定制化能力各厂商的视频分析软件都有自己的独特算法,难于标准化。
(三)测试方法
本次测试选择的主要测试方法为配置Sounding带宽为32RB,周期为40ms或者配置Sounding带宽为96RB,周期为10ms,分别沿测试路线记录终端在不同位置上的性能。
二、测试结果分析
IVS侦测系统应该具备的主要特质有:环境变化的过滤功能,不收树木晃动和水波晃动的影响;较好的抗视频干扰和抗信号干扰的能力;同时不收光线、风雨等恶劣天气的应此昂;应该能够避免PTZ的运动引起的错误触发报警;而且跟踪、识别物体的效率达到100%;能够清晰的显示物体轮廓运动轨迹的相关资料,比如物体的速度、高度、面积等;具备过滤图像区域检测的能力,在一定的时间内逗留会出发报警系统;另外具体物体被系统报警系统的产生;具有人群、杂物、动物等过滤作用;局内独特设计3D矫正功能等。
本次测试实验发现IVS侦测系统目前具备的应用类别主要包含:徘徊检测、进入/退去区域检测、物体搬移检测、烟雾检测、人群密度检测、奔跑检测以及遗留物检测等。IVS侦测系统目识别类型主要包含:人流、车流检测、道路状况检测、场景变化检测、人物基本信息检测、速度检测、噪声检测、色彩检测等。
以上是本次测试得出的IVS侦测系统应用时大致范围内的项目类别,当然在实际应用中IVS性能可能开有很多方面,特别是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IVS侦测系统类别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改变,在使用的过程中更新换代也比较快,我们必须对IVS侦测系统进行实时测试,总结其性能与实际应用性能之间的差异,分析IVS侦测系统存在的特性规则,以便更好的将IVS技术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发展中。
三、总结与展望
本次通过对IVS侦测系统真实性能的测试验证了解到IVS目前侦测率在90%以上,误报率在10%以下;IVS侦测系统能够做方向调整和角度适合个图像侦测配合,可以同时跟踪多个目标,检测多个区域或画面;另外IVS还可以任意设定任何不规则的侦测区域,设置忽略非检测物以便预防误报警,还可以全天候在雨雪雾等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自由检测,不天气、环境的干扰;除此之外,IVS侦测系统还有一些附加效益,比如它可以实现故障排除、自动排除不需要的画面,在IVS智能型图像监控系统辅助下直接在检索条件设置中查找异常动态信息。而且还具有较大的额节能效果,对监控系统可以试试10%-20%的能源节约效益。而其系统内的防窃效益也比较好,可以实现防止盗窃和财务损失高达50%左右,从而提高应用性能。IVS侦测系统有很多优势值得应用,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啊哟谨慎对待,使用过程中搭配周全的产品,提高应用技术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付伟唐.李富祥.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在四川电网的应用探索[J].信息系统工程2014,18(1):97-99.
[2]覃剑,曾孝平,李勇明,等.基于视频分析的智能监控系统[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12(25):87-89.
[3]刘治红,骆云志.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及其在安防领域的应用[J].兵工自动化.2009,23(04):147-148.
[4]倪奇文.裴皎.胡哲峰.配置对TD-LTE网络性能的测试和分析[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2,15(3):156-157.
作者简介:
徐华楠1983.11,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力系统规划,单位是国网河南方城县供电公司
张迪,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力系统规划,单位是国网河南方城县供电公司
蒲小磊,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力系统规划,单位是国网河南方城县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