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第二十中学236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涯教育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重视。大学阶段的生涯教育如火如荼,但是中学生生涯教育刚刚起步,存在领导重视不够、专业的师资配备严重不足、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等情况。然而,当前中学生对生涯教育的需求却非常的迫切,从高考志愿的填写、对自我的认知、对职业的认知到生涯发展方向的确定等方面,需要生涯教育给予普及和引导。
一、生涯教育的意义
生涯教育本应伴随人的一生,从幼儿期对世界的探索到少年期的自我定位,从中学时代的做好准备到大学时期的自我修通乃至职业生涯的过程中,都需要有很好的规划与管理。一个人若是看不到未来,就掌握不了现在;一个人若是掌握不了现在,就看不到未来。这两句话说明了生涯规划的本质与精髓,“立足现在,胸怀未来”。“生涯之学,即应变之学”(Maanen&Schein)。“生涯”(career)是一个与我们“如影随形”,但又“视而不见”的名词。但是生涯是以人为中心,只有在个人寻找它的时候,它才存在。“生涯”的界限并未大到与“生命”或“生活”画上等号,也未小到与“工作”、“职业”等义,其本身有着丰富的内涵与范围。每个人的生涯发展是独一无二的,是以事业的角色为主轴,也包括了其他与工作有关的角色。那么,中学作为一个人生涯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生涯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能够帮助中学生认识生涯、探索生涯、生涯定向及生涯准备。
二、生涯教育的现状
1.生涯教育理念缺失。过去,我国传统的“统包统配”分配制度制约了生涯教育的发展。随着大众化教育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生涯教育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在教学上,学校、家长和办学机构都致力于提高考试成绩,不得不将重点放在中考或高考的考试科目上,造成中学阶段的人生目标定位过于简单,以学校的等次作为奋斗目标不利于自我探索定位。
2.师资配备严重不足。由于我国生涯教育起步较晚,目前高校的师资配备严重不足,中学的师资配备更为缺乏,而其他学科教师普遍缺乏生涯教育的专业知识。
3.中学生对生涯教育的需求强烈。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中学生对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及价值观都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很希望学校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对生涯规划教育的需求较为强烈。而中学开设生涯规划教育的比例较低,绝大多数中学生对生涯规划教育不甚了解,而且对生涯规划指导的满意度不高,他们最感兴趣的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内容,特别是对生涯辅导技能很感兴趣,他们很乐意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去了解自己,发现自己与其他同学的不同,去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特长,希望更多地了解自己的生涯倾向。此外,大多数中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还是有一定的规划的。他们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自身素质的高低、人际关系和努力,还有机遇、运气及对未来的规划。而一个人幸福与否,则取决于家庭是否幸福、经济收入和人际关系,以及称心如意的工作和社会地位。大多数中学生愿意主动与家长探讨未来的职业和发展问题,更希望能在中学阶段接受生涯规划教育,并在中、高考填报志愿时得到有效的指导。
三、中学生的生涯教育改革建议
1.加强政策支持。教育行政部门享有重要的教育干预权,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学生及家长生涯教育意识和需求越来越强烈,需要政府部门深刻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颁布相关的文件或条例,规定生涯教育的地位、作用、性质、目标和任务,以及组织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管理办法、考核评估措施等,或者帮助学校制订指导学生生涯教育的实施细则或方案。
2.建立必要的师资队伍。生涯教育课程是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营销学等多种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素养和能力,以及较强的科研和创新能力,推动生涯教育课程体系的逐步完善。目前我国的生涯教育才刚刚起步,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专业教师严重不足,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师资配备更是不容乐观,师资队伍建设将成为制约中学生涯教育瓶颈。特别是在当前的应试教育制度唯高分论的情况下,这就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给予重视和支持,学校也要有意识地去培养一批懂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和指导的兼职教师。此外,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的社会资源,邀请本地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专家为中学生开展生涯规划的相关讲座,来充实中学生涯教育的师资队伍。
3.探索生涯教育与学科教学的互促式发展。我国的生涯教育处于起步阶段,课程体系还不完善,中学生涯教育还没有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教材,一线教师没有现成的知识可学,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只能靠自身不断摸索。学校应该开设一些基于学生兴趣的课程,以便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还可以邀请在社会各行各业中知名的校友或者是家长给中学开设一些关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的系列讲座,弥补中学生在这方面信息的欠缺,帮助学生发掘兴趣,并在尊重兴趣的前提下确定生涯发展方向,理性合理地填报中考和高考的志愿。
4.发挥生涯教育主体的能动作用。学生是生涯教育的主体,生涯教育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让学生有意识地去探索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性格及价值观,学会利用有效资源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认知职业、认知社会,了解社会发展需求,同时多与同伴交往,通过他人评价等方法明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做到知己知彼,结合个人背景初步确定人生目标,并明确阶段性目标,设定学业路线(包括目标学校和专业)让学习事半功倍,获得实现目标所需的素质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