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彩艳(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淡水第七小学广东惠州516000)
摘要:算理就是计算过程中的道理,是指计算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它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算理是算法的源泉,只有想得明而透,才能算得准而活。要提高计算能力,首先要理解基本算理,只有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才能举一反三,从而形成正确熟练、灵活的计算技能。教师只有重视算理教学,算法技能才能进一步形成,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发展,计算能力才会得以提高。
关键词:理解算理提高计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82.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636(2019)10-135-02
计算能力是数学课标提出的十大核心概念之一,是小学生重要的数学素养之一。在小学,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理解算理很重要。算理就是计算过程中的道理,是指计算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它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算理是算法的源泉,只有想得明而透,才能算得准而活。要提高计算能力,首先要理解基本算理,只有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才能举一反三,形成正确熟练、灵活的计算技能。如何加强算理教学提高计算能力呢?现从以下几方面谈谈,以赐教于同行。
一、精心设问,理解算理,提高计算能力
学生对计算算理的深刻理解,少不了教师的适时精心点拨。在计算教学中要针对计算的连接点、受阻点、易错点等关键处,不仅要强调“怎么算?”,更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算?”,学生深刻理解算理,建构算法。如教学“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24X12后,以学生列出的竖式计算为依托,精心设问,引导学生重点思考部分积的计算及对位算理:“竖式第一步计算24X2,表示什么?所得的积48该怎样对位?”帮助学生理解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2与第一个因数24相乘的积的计算算理,再启发“竖式第二步计算24X10,表示什么?所得的积240该怎样对位?”“为什么横式中的240在竖式里写24呢?”深刻理解因数十位上的数1所乘的积24表示24个10,即240,所以24的“4”写在十位即表示24个十,240的“0”可以不写。这样,教师针对学生认识难点,精心设疑,让学生深入理解部分积的对位算理,学生思得深刻,对笔算法则也就建构准确,为运用法则正确计算奠定基础。
二、直观操作,感悟算理,提高计算能力
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极其有限,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教具学具进行直观操作或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具体事物的感知来理解算理。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时,问43+17=?请学生用学具自己想办法算算,摆摆小棒或拨拨算珠。摆小棒:生操作,师巡视,学生边演示边说,先摆4捆和3根小棒,表示43,再摆1捆和7根小棒,表示17。4捆和1捆合起是5捆,3根和7根合起是10根,5捆和10根合起是60根。拨算珠:学生同桌合作拨算珠,先怎么拨?再怎么拨?学生边演示边说,在计数器十位上拨4颗珠子,个位上拨3颗珠子,表示43,再在十位上拨1颗珠子,个位上拨7颗珠子,表示17。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和教师引导,学生感知3根和7根小棒捆成一捆代表1个十,个位上满10颗珠子,就把10颗珠子从个位上去掉,十位上添一颗珠子,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三、生活经验,思考算理,提高计算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不少数学算理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找到现实原型,生活中积累不少与数学相关的经验,为计算算理的理解提供了鲜活的源泉。适时引入学生熟知、鲜明或兴趣的生活经验,启发学生进行数学化思考,让抽象、复杂的计算算理变得通俗简单化,增强了对算理的理解。如教学“减法的性质”时,创设购物付款情况“李老师带136元钱,一件衣服98元,付100元,找回2元”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136-98=136-100-2的算理。特别有助于破解计算中是“加2还是减2”的认知盲点,教学计算136-107时,教师再次结合虚拟购物付款情境,帮助学生唤起要付107元,应先付100元后,再付7元的生活经验,通俗理解136-107=136-100-7的连减算理。这样以生活经验为支撑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不再抽象枯燥,对算理的理解,生活化经验只是一种辅助,要与数学化思考结合,引导学生将思考着力点信靠在抽象的数学算理上。如上述算理教学,应让学生明了在“减法计算中,多减要加回,少减要补上”的基本算理,来培养数学思维的抽象性、严密性。
四、总结归纳,内化算理,提高计算能力
算理是计算的思维本质,如果思考着算理进行计算,不但思维强度太大而且计算速度很慢,为了计算方便快捷,必须寻找计算的普遍规律,抽象概括出计算法则。当学生进行一定量的练习后,就会自然发现计算规律,如:个位只能加个位,十位只能加十位,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最后把几个得数合并,这是学生感悟算理的过程,这时教师可以归纳总结计算过程。为了便于计算,一般写成竖式形式如:计算43+17=?个位上的3加个位上的7是10,个位满10在个位上写0,再向十位进1就是6,十位上写6,结果是60。然后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普遍适用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出竖式,再从个位加起,满十向前一位进一,这就是算法。
五、联系迁移,同化算理,提高计算能力
小学数学计算中,整数、小数、分数的计算看似计算法则不同,而内在实质却是一致的,如关于加减计算的算理,都是基于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这一基本概念。因此,计算教学时,教师要树立跨课时、单元、年级甚至学段的数学课程观,紧扣数学知识内在联系入手,激活利用已有的数学算理经验大胆迁移,巧妙同化新知识的算理,实现算法同化建构。如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教师让学生讨论解决问题:张老师有10元钱,想买两件文具(笔盒7.8元,水笔1.45元,钱够吗?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生以7.8元+1.45元为例,放手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方式笔算,探索出多种计算方式:
1、化成元角分计算7元8角
+1元4角5分
9元2角5分
2、化成整分计算780分
+145分
925分
3、用小数计算7.8
+1.45
9.25
7.8+1.45=9.25(元)
师引导学生对算法1、算法2进行讨论,思考“我们在计算时,是怎样对位的?要注意什么?”来唤起学生已有的“同一类的数量,才能直接相加减”这一鲜明数量。教师将这一算理迁移到小数加法中,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算法3:这样列式笔算是不是也把同一类数相加?为什么?在笔算小数相加时,怎样才能尽快将同类数(相同计数单位的数)对齐?然后引导生比较上述三种计算方法:它们的对位法则相同吗?对位的依据相同吗?从而借助购物情境,将计量单位加法计算、整数加法计算的对位算理巧妙迁移到小数加法计算中,实现了数学算理的迁移与运用,产生了数学认知的同化效应。
总之,在数学计算教学中,算理是计算的原理,算法是计算的法则,“理”是“法”的基础,“法”是“理”的提升。学生要能准确、迅速地计算,必须既理解算理又掌握算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数学教学中采用以算理(数学思维)为主线,教师相机教学,这样学生不但理解算理,还会发现计算的规律,归纳创造出算法(计算法则),实现算理与算法的统一,可见,教师只有重视算理教学,算法技能形成才能成为有木之本,有水之源,进而提高学生数学思考力和计算力。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2]《小学数学教育》,2015年。
[3]《教育导报》,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