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局部麻醉在四肢手术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静脉局部麻醉在四肢手术中的应用

赵雷

(黑龙江省宝泉岭管理局中心医院黑龙江鹤岗154211)

【摘要】目的:探讨局部静脉麻醉在四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镇痛效果及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肢体受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处理,观察组采用静脉局部麻醉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麻醉操作时间和起效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四肢手术采用局部静脉麻醉简便安全、见效更快,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四肢手术;局部静脉麻醉;局部神经阻滞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8-0109-02

四肢受伤骨折患者,创伤部位会感到剧烈的疼痛。大部分四肢手术可以采用周围神经阻滞,静脉麻醉或椎管内阻滞镇痛,根据手术部位和需要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选取我院收治的四肢受伤患者采用静脉局部麻醉对患者的镇痛效果进行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为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肢体受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处理,观察组采用静脉局部麻醉处理,对照组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18~52岁,平均为33.4±2.5岁,体重45~82kg,平均体重(59.7±5.5)kg;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19~59岁,平均为34.6±2.5岁,体重43~81kg,平均体重(60.3±1.5)kg。两组患者的体重、性别、年龄等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术前签麻醉知情同意书,告知患者麻醉手术相关情况,消除患者的担忧,术前分别给予阿托品0.5mg,鲁米那100mg,进入手术室后常规开通静脉通道,连续监测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血氧饱合度(SPO2)等。

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处理,在上肢进行臂丛阻滞麻醉,在臂丛周围一次性注入250~300mg的1%利多卡因。下肢行连续硬膜外麻醉,硬膜外间隙缓慢推注2%利多卡因200~300mg,麻醉起效时间为四肢沉重无力时,手术近端按常规放置止血带(单头),消毒铺巾后,肢体驱血,止血带充气压力为300mmHg。

局麻组开放术肢掌背静脉,在受伤肢体带上双头止血带,肢体远端静脉插管。抬高身体2~3分钟,用弹力绷带从远端肢体紧绕到近端以驱除肢体血液。首先将近侧肢体止血带充气至在肢体侧收缩压为100mmHg的压力,然后放平肢体,释放弹性绷带。充气后仔细观察压力表,注意谨防漏气使局部麻醉药进入全身循环,导致局部麻醉剂中毒反应。经已经建立的静脉通道注入上肢一般采用200~250mg浓度为0.5%利多卡因进行注射,下肢一般采用200~250mg浓度为0.25%利多卡因进行注射。缓慢注射(时间大于90秒)以减轻注射时的疼痛,麻醉作用一般在3~10min后产生。

1.3观察指标与效果评价标准

对麻醉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进行记录。效果评价标准:显效:疼痛感消退且神情舒缓;有效:表情稍显局促,疼痛感显著缓解,且疼痛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无效:表情痛苦,疼痛感强烈,没有解除疼痛[2]。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在30~90min结束,麻醉操作时间为2~10min,术后无不适反应及并发症。两组患者麻醉操作时间及麻醉剂起效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组麻醉操作时间2.25±0.52min,麻醉剂起效时间(2.40±0.75)min;对照组麻醉操作时间5.35±1.06min,麻醉剂起效时间(7.32±1.35)min。观察组麻醉操作时间及麻醉剂起效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40例,显效23例(57.5%),有效15例(37.5%),无效2例(5.0%),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40例,显效5例(12.5%),有效26例(65.0%),无效9例(22.5%),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四肢手术大部分可以在外周神经阻滞、静脉局部麻醉或椎管内阻滞下进行,应根据手术部位和需要选择适当的麻醉方式,尽量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四肢断肢再植等显微外科手术历时较长,应密切监测,神经阻滞有利于血流灌注(无神经支配移植物的血管痉挛无效),辅以镇静可以保持患者安静,有利于精细操作。及时补充血容量,适当血液稀释,降低血黏度,防止体温过低等可以改善血管灌注,增加手术成功率,但应注意为改善微血管吻合口的血流而使用的抗凝药、纤溶药和平滑肌松弛药物对患者的影响。适当的术后镇痛可减少血管的痉挛,改善肢体血流。静脉局部麻醉适用于能安全放置止血带的远端肢体诊疗,受止血带限制,时间一般在1~2h内为宜。下肢主要用于足及小腿的诊疗,采用小腿止血带,应放置于腓骨颈以下,避免压迫腓浅神经。如果合并有严重的肢体缺血性血管疾患则不宜选用此法[3]。为了防止患者因静脉局部麻醉而中毒,医生进行麻醉操作时要控制好麻醉时间和药剂份量;在注射麻醉剂时,应缓慢推注。静脉局部麻醉主要并发症是放松止血带后或漏气致大量局麻药进入全身循环所产生的毒性反应。所以应注意在操作前仔细检查止血带及充气装置,并校准压力计;充气时压力至少达到该侧收缩压100mmHg以上,并严密监测压力计;注药后20min以内不应放松止血带,放止血带时最好采取间歇放气法,并观察病人意识状态。

总之,静脉局部麻醉操作简便、见效迅速、效果确切,节约就医费用,优点显著,从经济效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海.四肢远端手术应用局部静脉麻醉32例[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1998(2):71-71.

[2]廖生根,钱俊,李坤,等.静脉局部麻醉在四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4(26):119-120.

[3]龚建辉,赵敏毅,吴志忠,等.局部静脉麻醉在四肢远端手术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0):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