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妇幼保健院产科湖南长沙410100
【摘要】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于我院妇产科完成生产的产妇共1000名,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剖宫产产妇300人,自然分娩产妇700人,研究1000名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及影响因素。结果:(1)参与本次研究的1000名产妇在产后共发生产后出血37人(3.7%),其中剖宫产产后出血17人,顺产产后出血20人,两种生产方式产后出血发生状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2)37例产后出血产妇中,宫缩乏力24人,胎盘胎膜损坏9人,产道损伤2人,凝血功能障碍1人,产妇孕周、第三产程时长、有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及出生胎儿体重等产后出血因素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参与本次研究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病率为3.6%,产后出血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产妇宫缩乏力、胎膜胎盘损坏、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诱因有产妇孕周过短、第三产程时间过长、有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及出生胎儿体重过重等因素。
【关键词】产后出血;发病率;影响因素;分析
产后出血,多发生于产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且产妇子宫出血量超过500mL的患者称为产后出血产妇,产后出血的高发时间段为产妇生产后2小时内,也是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最佳时期,目前产妇生产主要有两种方式:经阴道自然分娩及经剖宫产手术分娩,现代医学提倡的产妇最佳生产方式为经阴道自然分娩,可降低产妇及胎儿并发症的概率,但是剖宫产仍是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挽救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唯一选择【1】。临床研究表明产妇无论选择何种生产方式都有发生产后出血可能,本次研究选取选取2015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于我院妇产科完成生产的产妇共1000名,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探讨本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及影响因素,其具体研究结果及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于我院妇产科完成生产的产妇共1000名,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产妇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27.2±3.5)岁,产妇孕周35周到42周,平均孕周(38.1±1.6)周,其中初次生产产妇400人,经产妇600人,剖宫产产妇300人,阴道自然分娩产妇700人,妊娠高血压产妇90人,甲亢产妇10人,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2人,排除研究依从性低于6分的产妇及未在研究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产妇。
1.2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300名剖宫产产妇剖宫产手术过程为:手术前,医护人员为产妇做常规阴道部位清洗工作,护理人员协助麻醉师完成产妇的全身全麻过程;术中,主刀医师依次分层切开产妇皮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及其筋膜,遇有血管应避开或做双重结扎,主刀医师对手臂作初步消毒处理后,伸入产妇腹中,将产妇子宫缓慢托出至切口之外,在确定子宫角大弯后,避开子宫阜,一刀切透子宫壁,取胎儿时沿着子宫切口抓住胎儿后肢跗部或前肢腕部按最适合的方向和角度慢慢的拉出胎儿;全部剥离胎儿及产妇子宫粘联,在子宫内均匀撒布消炎粉后,两次缝合子宫,第一次全层连续缝合,第二道缝合浆膜肌层包埋缝合【2】。
阴道自然分娩产妇生产处理有:时刻关注产妇有无破水、子宫开口分开程度及产道的柔软程度等指标,必要时在产妇腹部放置胎儿监视装置:主要用以监测产妇阵痛程度以及胎儿的心搏数是否正常,为有大便淤积产妇进行灌肠、做出排便准备;医务人员为产妇做静脉输血准备,另外还可注射阵痛促进剂或者注射营养剂类物质,清理产妇产道阴毛避免产妇和新生儿受到阴毛和毛孔的细菌感染,为会阴侧切或缝合产妇取自身皮肤备皮等;在产妇生产过程中为产妇安置导尿管,在产妇整个生产过程中指导产妇正确呼吸,深呼吸,下巴向胸前靠拢,肛门用力,用力后,长长呼出气体,放松身体【3】。
1.3观察指标
(1)产妇产后出血判定标准:在产妇生产结束后的24小时内产妇子宫出血量超过500ml。(2)产妇产后出血常见诱因有:产妇孕周、分娩方式、产出胎儿大小、妊娠合并症以及第三产程长短等,产妇产后出血的直接原因有:宫缩乏力,胎盘胎膜因素,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1000名产妇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
2结果
2.11000名产妇产后出血发病率分析
参与本次研究的1000名产妇在产后共发生产后出血37人(3.7%),其中剖宫产产后出血17人,顺产产后出血20人,两种生产方式产后出血发生状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产妇产后出血原因分析
37例产后出血产妇中,宫缩乏力24人,胎盘胎膜损坏9人,产道损伤2人,凝血功能障碍1人,产妇孕周、第三产程时长、有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及出生胎儿体重等产后出血因素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细见下表。
3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期最为严重的产后不良事件,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第一大产后并发症,其发病率存在明显地区差异,偏远地区高于城市地区,据我国卫生部2014年的卫生统计结果显示我国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概率为2%~3%【4】,在本次研究中,1000名产妇共发生产后出血37例,高出全国统计的最低值2.0%,可能原因是全国统计数值存在严重地区差异。
关于产后出血的常见预防措施有:(1)产妇应按时进行产前检查,便于纠正产妇贫血及治疗其他基础疾病(妊高症等),降低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2)在产妇生产过程中识别和处理产后出血高危因素,避免产妇第三产程过长,在产妇产后实行饮食及修养护理,保证产妇有充分能量摄入,在第二产程中注意控制胎头娩出速度,避免产道裂伤、出血。(3)在产妇生产完成24小时内密切监视产妇基本生命体征,帮助产妇及时排空膀胱,减少子宫压迫【5-6】。
综上所述,参与本次研究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病率为3.6%,产后出血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产妇宫缩乏力、胎膜胎盘损坏、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诱因有产妇孕周过短、第三产程时间过长、有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及出生胎儿体重过重等因素,临床上应根据产后出血原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王小娟,谭红专,周书进,何玥,沈琳,柳祎,胡丽,徐新.湖南省浏阳市产妇产后出血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02(12):151-156.
[2]陈平,邓媚,彭燕霞.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西部医学,2014,05(14):623-625.
[3]刘景霞.苏尼特右旗产妇产后出血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6,05(21):44-45.
[4]刘天娇.高龄产妇产褥期恶露出血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现代医生,2016,21(13):53-55.
[5]刘素琼,乔莉,余劲.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4,05(17):34-37.
[6]黄暖英.产后出血常见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05(10):524-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