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对学生人文性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0-20
/ 2

浅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对学生人文性的培养

崔金环

关键词: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人文性培养

在功利性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众多的教育工作者似乎都很有默契地将语文视为辅助类学科,即片面地认识到语文教学的文字性却忽略其人文性。然而,事实上,语言文字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其人文性却极其重要。所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课程标准》就格外强调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要求。因此,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笔者通过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分析,就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对学生的人文性培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一、人文性的相关概念

1.人文性的涵义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对学生的人文性教育,首先就必须要明白人文性的含义究竟是什么。所谓人文性,按照《辞海》的解释是:人类在发展历程所有的文化的总和。展开来说,人文性包含了人类的语言、艺术、意识形态、价值观等诸多社会因素。换言之,人文性既是人类特有的符号,也是人类作为智力生物的标志。

2.人文性的基本要求

众所周知,人文性的培养对学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学生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促使人类进步的动力。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人文性培养时,不能毫无章法,而是需要符合一定的要求。笔者认为,人文性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教师对学生人文性培养的核心所在。因为只有在尊重人性的前提下所展开的人文教化,才能保证所传授的人文知识是科学而且健康的。

(2)个性化

在教育中,我们最忌讳的就是标准化的统一“生产”。孔子早就提出了“有教而无类”的科学教学思想,这样的教学理念正是为了保证在社会集体中人们的思想是自由的、多元的。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构成形式多样的社会文化生活,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3)自由化

法国大革命时期有人提出了:“自由是天赋人权。”的观点。当然,这里所谓的“自由”,是指在遵守法律道德约束下的自由,而并非是随心所欲的自由。笔者认为,这个观点是有一定的科学性的,语文教师在对学生的人文教化中也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性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摒弃以往陈旧的观念,树立起人文教育的理念,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人文性的培养。那么,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性呢?笔者通过研究,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可供参考的策略:

1.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贯彻人文性教育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打开人类智慧大门的钥匙,阅读可以增长我们的见闻、激发我们的灵感、洗涤我们的心灵。毋庸置疑,我们的生活与学习都离不开阅读。由此可见,小学阅读教学对学生人文性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学生的人文性培养落实到实处。具体来讲,教师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1)注重人文知识的拓展

在阅读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字词教学外,教师也应该注重学生人文知识的拓展。譬如,在教学《拉萨的天空》(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时,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领略拉萨湛蓝的天空与清澈的湖水的同时,教师也应该适当地给学生讲解一些拓展性的知识。如: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通婚的历史等。通过对这样故事的讲解,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拉萨无与伦比的自然美,同时,也可以感受到拉萨历史悠长的史实美与人文美。这样,不仅会使学生对拉萨的认识更加全面,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

(2)注重相关阅读知识的拓展

拓展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些教师在拓展阅读教学中容易“附庸风雅”,即不假思索地将一些热门的书籍推荐给学生。这样有时反而会降低学生拓展阅读的积极性,并且从人文性培养的角度上讲,也不利于学生接受系统性的人文教育。因此,在进行拓展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推荐读物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得学生在拓展阅读中将人文知识结构化。例如,在教学《卧薪尝胆》(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时,教师就应该向学生推荐以“忍辱负重”为主题的阅读文章。通过这样系统性的拓展阅读,才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坚毅品格对人们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培养起学生健康的人文素养。

2.运用探讨式学习方法激发学生自由的人文思想

在上文中笔者已经阐述过“自由”是人文教育的必要前提。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保证学生思维的“自由性”同样是教师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笔者通过一定的研究发现,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探讨式的教学方法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的有效策略,而探讨式教学方法开展的一般模式是“小组讨论学习”。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地采取小组讨论的学习模式来培养学生的人文性。

3.在情景教学中培养学生清晰的认知

研究显示,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普遍还处于直观认知的层次,即小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一般不能做到极致,只有通过直观的感受,学生才有能力清晰地认识问题。因此,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尽可能地将教学内容情景化。例如,在《泉城》一课中,“如狮啸虎吼”“如细雨潇潇”的泉水是学生很难想象的。这时,教师就应该利用多媒体影视资料将具体的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又有利于培养起学生的审美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赵墩镇闫家小学22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