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湖南省汉寿县酉港镇中心学校415900
摘要:农村中小学教育往往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偏离办学目标,过分重视知识教育,轻视思想品德、劳动技能等育人教育。对此,教育者应尽快转变思路,以新课改要求为指导,探索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新出路。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反思设想
一、农村中小学教育受功利思想支配,只盯住金字塔尖,办成了培养精英的教育
笔者手头有一农村中学的作息时间表,学校规定的时间精确到分。学生的休息时间所剩无几,甚至连上厕所的时间都被挤占了。
反思:学生现在为什么会这么累?根本原因就是为考学,跳出农门,离开农村,实现学生更高的人生价值。近些年,国人的功利思想越发严重了,连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也跟着功利起来,甚至是急功近利,只盯住金字塔的尖,办学目标发生了偏离。农村中小学教育首先应该是基础教育,又是义务教育,更是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教育。农村中小学教育必须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培养精英教育转为全面发展教育,必须由脱离实际转为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必须变精英教育为平民教育,必须变单一文化知识教育为文化知识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教育,这样才能让农村中小学教育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生产服务,为建设新农村服务,为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服务。
二、过分重视文化知识教育,轻视思想品德、劳动技能等育人教育,导致农村中小学生缺乏思想品德、劳动技能等方面的培养
在农村中小学校园里,如果教师不在场,课间的走廊上、操场上,“×××”的骂娘声随处可闻;校园外,网吧里常见中小学生的身影,有的染上了网瘾,根本不顾父母和老师的劝阻,甚至孝敬之心荡然无存。这一代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经常以自我为中心,自私,懒散,缺乏爱心、责任心和感恩之心,急需进行德育教育。
反思:1.社会大背景。这一代独生子女本来就自我娇惯,自私,唯我独尊。在家中缺少兄弟姐妹间相互善待、辅助友爱的环境,在义务教育阶段所遇同学也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平时课业繁重,同学间又缺乏真诚交往的时间、机会和环境,所以交际能力较差,思想深处容不下别人,不高兴时连父母的关爱也认为是多余的。2.学校小环境。学校教育重知识轻德育,重教书轻育人。学校思想品德课和语文课中虽然有德育目标的培养、渗透,不过大都局限于课堂说教,很难落到实处。而笔者认为,德才兼备是真人才,有德无才是平凡人。因此,德育应该放在教育的首位。
三、高强度的应试教育抹杀了孩子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变成学习的机器
现在的小孩就是上幼儿园时快乐,因为没有考试的压力,一上小学就背上了沉重的学习负担,而且年级越高压力越大。农村小学生几乎全天在教室里学习文化知识,没有发展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的时间。
反思:这样的农村初中学习生活要坚持3年,有些学习跟不上的孩子中途辍学,有更多孩子厌学,但被家长逼得没办法就在学校混日子。孩子们的智育方面被单独地、过早地、掠夺性地开发着,他们快乐单纯、喜爱玩耍的天性被压抑。有个别孩子产生了偏执心理,经常与同学、老师发生争执,有的专气老师,有的上课睡觉,这些孩子最喜欢老师罚他们到教室外干活。浙江大学有位多年来一直呼吁中国教育改革的郑强教授认为,孩子的个性张扬、野性是发展创造力的源泉;小时候就剥夺了他们玩耍的权利,长期高压灌输式学习,等于剥夺了他们对学习和研究的兴趣。
四、几点设想
1.转变思路。笔者在农村从教20多年来,亲身经历了整个教育改革过程,深切体会到国家对教育改革的重视。“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改革的成果有目共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被人们认可,教育越来越重视人自身的素质发展,因此,不能只重知识教育,必须全面发展,德才兼备、品学兼优才是真正的人才。农村中小学校不能一味用工厂化、企业化的方法管理,像加工产品一样,把人一批批制造成同一规格的产品。一个在学校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劳动技能、动手能力未必很强,在工作中也未必得心应手,未必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来。而一个像许振超这样并非大学毕业但爱岗敬业、善于钻研劳动技能的优秀技术人才,同样能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
2.课程改革。许多国家对中小学阶段职业教育内容非常重视。例如,美国对中小学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评价标准就是: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具有动手能力,是否奠定了成为熟练工人所需的良好基础。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来临之际,是否可以在农村中小学增设以下基础性的实用的课程,如农业科技常识、工业制造常识、营养与烹饪、心理与健康、理财与创业、交际与成功等,要让农村那些50%的初中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就有一技之长,这正是农村教育服务于建设新农村的需要,也是适应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田国秀学校规训教育与人的物化[J].当代教育科学,2007,(18)。
[2]王景英农村小学初中阶段的教育性质、价值定位与深化改革[J].当代教育科学,2007,(18)。
[3]张志勇投资教育就是投资未来[J].当代教育科学,20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