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新明
宁乡县人民医院眼科湖南宁乡410600
【摘要】目的:分析及探索对青光眼患者采用丝裂霉素与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本科室2013年9月~2015年9月间接诊的患青光眼的120例患者,根据随机双色球分组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参考组共有60例患者,施行常规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治疗组共有60例患者,给予丝裂霉素与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观察及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的视力与眼压变化情况,且记录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半年时的视力与眼压均有明显改善,其中又以治疗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参考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治疗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青光眼患者采用丝裂霉素与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青光眼;丝裂霉素;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疗效
小梁切除术是临床治疗青光眼的常用术式,疗效已获广大临床的认可,但该术式术后常遗留瘢痕,常阻碍房水的引流,使患者的眼压再次上升,且易合并多种并发症,从而明显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1~2]。如何采用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对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已成为广大临床医师重点思考的问题。本组收集本科室2013年9月~2015年9月间接诊的患青光眼的60例患者,给予丝裂霉素与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总结临床效果如下:
1对象及方法
1.1对象
收集本科室2013年9月~2015年9月间接诊的患青光眼的120例患者进行研究,入选标准:(1)120例患者均符合青光眼的相关诊断标准;(2)均经相关临床检查确诊;(3)眼压均≥22mmHg;(4)均无相关手术禁忌症;(5)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同意参与本研究。根据随机双色球分组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参考组共有60例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最低年龄23岁,最高年龄71岁,平均(48.86±7.69)岁;其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14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46例。治疗组共有60例患者,其中男性41例,女性19例;最低年龄24岁,最高年龄73岁,平均(49.24±9.08)岁;其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12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48例。两组患者的以上基线资料对比,差异存在临床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确诊后均常规采用降眼压药物进行治疗,且对患者的虹膜与房角进行详细的检查,并完善术前准备。参考组60例患者施行常规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按照临床常规操作进行。治疗组60例患者施行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与丝裂霉素联合治疗,具体措施包括:于颞上方作一结膜瓣,将Tenon囊分离,作板层巩膜瓣。给予粘丝裂霉素4g/L的棉片放置在巩膜瓣之下,且使其覆盖球结膜约3分钟,然后给予生理盐水冲洗。在患者颞上方角膜缘内约1.0mm位置作切口,常规行小梁切除术和虹膜周切术。对巩膜瓣鼻侧端顶角以10-0尼龙线进行缝合,且于颞侧顶角作可调结缝线。对球结膜进行对位缝合,给予2.5mg地塞米松于结膜下注射,常规给予敷料处理。术毕后定期观察患者的缝线在位及切口对合状况,观察滤过泡与前房的形成状况,根据患者的前房、眼压及滤过状况,术后1周~2周时可将缝线拆除。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术后均行为期半年的随访观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末次随访时的视力与眼压变化情况,且对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并进行比较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详细收集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在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记录及分析,研究中的计数资料经x2检验法分析,研究中的计量资料经t检验法对分析,(P<0.05)代表数据间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视力及眼压状况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半年时的视力与眼压均有明显改善,其中又以治疗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从下表可见:
表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视力及眼压状况比较
注:与治疗前相比,aP<0.05。
2.2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参考组患者术后产生低血压6例,前房出血4例,脉络膜脱离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治疗组患者术后产生低血压2例,前房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青光眼是眼科临床上的常见疾病,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习惯及规律的不断变化,该疾病的发病例数亦在逐渐增加,对广大患者的视力功能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甚至会直接造成失明[3]。现今临床常常采用小梁切除术对该疾病患者进行治疗,该术式主要是通过引流房水至结膜瓣,以使间隙吸收房水,从而有效降低患者的眼压。但是大量的临床经验表明,小梁切除术滤过后会产生滤过道瘢痕,这就会对患者术后的滤过功能造成影响,且该术式术后还常伴发较多的并发症,同时患者术后的眼压还会再次缓慢上升,从而明显影响了患者的预后[4~6]。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在临床上获得了一定的进展,其能够对患者的巩膜瓣进行压密缝合,因缝线可紧缩、松开及拆除,故临床治疗时可按患者的具体情况,在紧密缝合一侧的同时,适当调节对侧,以促进术后对房水滤过量的调整,有效避免或减少术后前房出血及低眼压等并发症的发生[7~8]。丝裂霉素属于碱性抗肿瘤抗生素,在青光眼治疗中除了能够避免术后瘢痕的出现之外,还可促进球结膜功能滤泡的形成,提高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半年时的视力与眼压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及参考组治疗后(P<0.05),这提示丝裂霉素与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这提示该联合治疗方案的安全性更高,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青光眼患者采用丝裂霉素与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学兵,周海川.青光眼患者视盘参数及MMP、TIMP相关指标的变化[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4):408-410.
[2]李盈龙,彭小宁.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2,34(5):379-382.
[3]黄宝玲,王全志,陈瑞合等.复合式与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对比观察[J].眼科新进展,2011,31(9):875-877.
[4]汤晓东.复合式与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疗效的比较[J].医学综述,2014,20(17):3260-3262.
[5]李晓东.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再手术远期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12):1471-1472.
[6]潘晓霞.可调节缝线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4):92-93.
[7]王旭.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节缝线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35):345-346.
[8]尚琳.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