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沙医学院湖南长沙410219)
(2长沙医学院中医学院中医教研室湖南长沙410219)
项目编号:长医教[2018]77号-108
指导老师:向忠军从事中药及方剂的教学及科研
摘要:大多现代人生活方式不得当,多食辛辣肥甘、过度饮酒,而少食蔬菜、五谷,饮食结构呈倒金字塔行,平素又疲于运动,不耐寒暑,加之生活节奏加快,致使人体气机运行失常,痞塞经络,发展成为湿热体质。鉴于比首先从湿热体质的成因和特征进行分析,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进行干预。重点介绍具有中医特色的湿热体质干预手段,对于湿热体质调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关键词:湿热体质;甘露消毒丹;针刺手段;食疗药茶;体育锻炼
体质是反映人体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在现代医学及体育学科中对人体体质的定义虽然不尽相同,但获得健康的身体是体育科学和医学的共有终极目标。祖国传统医学认为,体质是根据中医学阴阳五行、脏腑、精气血等基本理论来确定人群中不同个体的体质差异性,是人体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1]。
湿热质形成原因多有先天禀赋,或久居湿地,喜食肥甘、辛辣,或长期饮酒、熬夜,精神压力大,运动少,排汗及二便不畅等,导致肝郁脾虚,湿热内蕴。其主要特征是以面垢油光、口苦、舌苔黄腻等湿热表现,形体中等或偏瘦,易生痤疮,口干口苦,身重困倦,大便黏腻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男性则易出现阴囊潮湿,女性易出现带下增多,性格急躁易怒。对湿热环境或气温偏高,尤其是夏末秋初湿热交蒸气候较难适应,易患疮疖、黄疸、热淋等病证。[2]湿热体质是人整体状态的特质特征,长期稳定的影响人体,包括形体特征、心理特征、适应能力和外在表现等方面。调理是较为漫长的过程,要调整人体的健康状态,就要做到未病先防,见病早治,防止疾病的变证,愈后防止复发。
湿热体质在现代人群中所占比重较高,故本文从文献学的角度对该体质的调节方法做一综合论述,以供临床参考。
1.中药内服、外敷手段
叶天士曰:时毒疠气,必应司天,癸丑湿土气化运行,后天太阳寒水,湿寒合德,挟中运之火,流行气交,阳光不治,疫气大行。故凡人之脾胃虚者,乃应其疠气,邪从口鼻皮毛而人。病从湿化者,发热目黄,胸满,丹疹泄泻,当察其舌色,或淡白,或舌心干焦者,湿邪犹在气分,甘露消毒丹治之”。[3]滑石、茵陈、黄芩三味药为甘露消毒丹的君药,其中滑石利水渗湿,清热解暑,两善其功;茵陈善清利湿热而退黄;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三药相伍正合湿热并重之机。臣以白豆蔻、石菖蒲、藿香行气化湿,悦脾和中,令气畅湿行,辅助君药管理中焦“生湿之源”,又能对君药苦寒伤脾胃之弊起到一定克制作用。连翘、薄荷、射干、贝母清热解毒,透邪散结,助君药解毒之功;木通清热通淋,导湿热从小便而去,为佐药。全方共奏利湿化浊、清热解毒之功,苦寒芳化利湿同用,上解中化下利并行,可令弥漫三焦湿热邪毒俱除。[4]所以甘露消毒丹可以作为湿热体质调体的主方。
同时也可采用三仁汤。三仁汤出自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杏仁五钱、豆蔻二钱、生薏仁六钱、滑石六钱、通草二钱、竹叶二钱、厚朴二钱、半夏五钱”[5],是治疗湿温证的主方。杏仁、豆蔻、薏苡仁三药共为君药,杏仁宣通肺气,气行则湿化;豆蔻为芳香之品健运脾气,以化中焦秽浊;薏苡仁性平味淡,入肺脾肾经,有利水渗湿的作用,可以使湿邪随小便从下焦而去。贺平[6]等选用三仁汤加减治疗湿热壅滞型病症取得了显著疗效。因此三仁汤亦可作为湿热体质调节方剂。
小结:在药物组成不变的情况下可以灵活的进行剂型的改变,如汤剂、散剂、膏剂等,当作为汤剂的时候,可以随证加减,李杲曰:“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其优点是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具有其他剂型无法比拟的适应“个性化”治疗的优势。若成丸剂则方便携带保存且服用方便较汤剂相比吸收较慢、药效持久,李杲云“丸者缓也,舒缓而治之也。”对于湿热体质调体来说,需要长期服药丸剂可作为首选。
2.针刺手段
针刺补泻是通过针刺腧穴,采用适当的手法激发经气以补益正气,疏泄病邪而调节人体脏腑经络功能,泄热解毒、调和气血、通经活络,促使阴阳平衡而恢复健康。
宛月[7]在研究湿热壅滞型口腔溃疡时,采用针刺足三里、合谷、天枢穴。足三里能理气降逆,健脾利湿,固摄元气。天枢能疏导阳明气,通利肠腑作用。合谷则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可清泄阳明经诸热,治疗头面诸疾。其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d后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潘以丰等人[8]在治疗湿热症急性肠胃炎时,亦采用天枢、足三里二穴,同时选取内关、内关、上巨虚、阴陵泉、内庭、曲池等穴,促使临床疗效显著提高。方义:天枢是大肠之募穴,可调理肠胃气机,化湿止泻;足三里隶属足阳明胃经,具有调理肠胃功能;内关具有和胃降逆,理气止痛功效;阴陵泉具有清热利湿,理气止痛等功效;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可运化水湿,取“合治内腑”之意;阴陵泉健脾化湿;曲池、内庭清热湿热;以上主穴合用,水分利小便而实大便。
小结:用针刺方法调控湿热体质需要灵活变通,三因制宜。其取穴较多,治疗周期长,间隔时间短,如果对治疗的配合程度不高,则难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3.食疗、药茶手段
湿热质湿热内盛,养生食疗以清热祛湿为主。
食疗粥[9]组成:茯苓3g,陈皮3g,米仁20g,核桃10g,粳米150g。1剂/d,每日作早餐服用。方中米仁药食两用,甘淡性寒,渗湿利水而健脾,使湿热从下焦而去;茯苓一方面甘淡渗湿,一方面又健脾化湿,双管齐下;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本食疗方从体质论治,摒弃以往峻下攻泻的药物,在祛湿的基础上,调理气机与津液的关系,辅以质润多脂的核桃润肠通便,达到除湿的作用。
汤方:绵茵陈煲鲫鱼。材料:绵茵陈30g,鲫鱼1条,生姜适量。分析:绵茵陈性微寒,味辛苦,能清湿热,退黄疸;鲫鱼性平味甘,归脾、胃、大肠经,有健脾开胃、益气利水除湿的功效;合而为方能清热祛湿,健运脾胃。
药茶一般配方简单,2到3味药即成方。药力专一,茶剂选药配伍在注重方简的前提下强调药力专一,选取药物为无毒性的常用药物,不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对于湿湿热体质形成原因多有先天禀赋,或久居湿地,喜食肥甘、辛辣,或长期饮酒、熬夜,精神压力大,运动少,排汗及二便不畅等,导致肝郁脾虚,湿热内蕴。此类患者体内热毒滞留,应取菊花、赤小豆清热解毒,利水渗湿的功用,合决明子给邪以出路。调理可选用菊花10g、赤小豆10g、决明子10g。[10]
小结:食疗诸药,为百姓常用食品及药材。食疗材料易得,容易制作,口味可以依据个人喜好进行调整,相对于其他方法来说食疗更容易被人接受,所以食疗的方法可以贯穿始终。[11]药茶较汤药而言,无需复杂组方,可根据季节气候自行完成简单配伍。其饮用简单便捷,现代青年调体多选用此种方式。其不足在于药效单一而效果不显著,同样需长期坚持。
4.健身气功手段
健身气功具有强身健体,预防保健、功能康复的作用,根据不同身体情况的需要练习健身气功,可以恢复体能和功能,从而达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目的。功法的锻炼又可以改善脾胃功能,对脾胃起到较好的按摩作用,强化脾主运化、统血及胃之受纳水谷的功能。
4.1六字诀手段
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中记载“时寒可温,时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风,呼以去热,嘻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本功法的操作核心内容是呼气吐字,并有六种变化,呼气时唇齿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牵动不同的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
重点锻炼“呼”字功健脾利湿与“吹”字功补肾利水等。[12]
4.2易筋经手段
长期坚持易筋经功法练习,可获得不同程度阻止体重继续增长和体重明显下降的效果。
经过易筋经功法运动干预,动组的肥胖大学生的身体成分发生了良好变化,体重指数出现非常显著性下降的同时,骨盐重量有明显升高[13]
小结:健身气功易筋经的变易筋骨、内壮脏腑的健身功效是值得肯定的,对人体的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健身气功不仅具有预防保健的作用,在临床上诸多疾病的治疗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其操作简单,不受天气、时间和场地限制,便于开展。
总结:体质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湿热体质在患病之前就已形成,并贯穿生命全过程,长期稳定地影响机体。因此,我们要做到未病先防、欲病早治、既病防变。在对湿热体质人群进行辨治时,综合“辨体”、“辨证”、“辨病”三辨结合运用。遵循“三因制宜”,即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因人制宜的整体思路辨证论治,从而更全面认识疾病并以为基础,可采用以上干预手段相结合,更好地解决体质偏颇长期给患者带来的困扰。
所以对于湿热体质的调节可遵循一下方式:一、改变饮食习惯:辰时、巳时分别为胃经和脾经值经之时,是脾胃血液循环最佳之时,故应做到早饭吃好,午饭吃饱,晚饭吃少。二、改善饮食结构: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为饮食原则。少食肥甘厚腻、辛辣之品。三、适当运动:可循序渐进,切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运动可选择易筋经、六字诀、八段锦等有氧运动。四、药食结合:根据个人体质因素,选用饮食与药物相结合,通过药物的祛湿健脾功效,以降低对药物的抗拒心理,使调体效果更加显著。改变不良习惯,避除致病因素,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便可起到釜底抽薪,防止疾病复发的作用,达到中医“治未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琦.关于中国人九种体质的发现[C].//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医体质研讨会暨中医健康状态认知与体质辨识研究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1-9.
[2]林楠,孟宏,和长征,等.湿热体质人群之养生护理探讨[J].中国化妆品(行业版),2010,(11):66-71.
[3]叶天士.医效秘传·卷一[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6.
[4]李冀,连建伟.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249.
[5]吴瑭.温病条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2.
[6]王成川,刘强,彭其凤,王栩芮,闫译兮,贺平.贺平教授基于三焦辨证运用三仁汤论治湿热壅滞型便秘经验浅析[J].四川中医,2018,(6):7-9.
[7]宛月.针刺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复发性口腔溃疡/湿热蕴滞)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8(5):69-71.
[8]潘以丰,蔡海荣,李旷怡,陈建林,邓健敏,韩宇斌,陈锴,李志雄,陈锦锋.葛根芩连汤加味结合针刺治疗湿热证急性胃肠炎的疗效及对PCT、hs-CRP、IL-6水平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18(5):99-102.
[9]董虹,孟慎之,詹强.食疗配合摩腹改善湿热体质人群便秘症状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6):811-812.
[10]吴梦玮,袁尚华,富斌.中医体质学和药茶调理[J].中国临床医生,2014,(11):85-85,86.
[11]曾岚.九型体质的养生食疗[C].//广州2014年中医药学术年会论文集.荔湾区中医医院,2014:77-78.
[12]吕立江.推拿功法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145.
[13]王华军,吕晓龙.易筋经功法锻炼对肥胖大学生身体成分的影响[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5,31(6):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