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凤莉1袁红霞2赵银芬1花莉洁1谢敏桦1
(1江苏省江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眼防所214400)
(2江苏省江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所214400)
【摘要】目的:观察佩戴渐进多焦镜对近视发展的影响。方法:随机分别选取50位佩戴佩戴渐进多焦镜和50位佩戴普通眼镜的青少年进行跟踪对比观察。结果:渐进多焦镜佩戴近视屈光度较配镜前平均增加(0.67±0.31);普通单光眼镜对照组屈光度平均增加(1.18±0.45)两组戴镜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6.95,p<0.01)。结论:渐进多焦镜能一定程度控制近视的发展
【关键词】渐进多焦镜青少年近视
【中图分类号】R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1-0348-02
1资料和方法
我们于2006年2月—2012年2月对门诊病例中随机选取年龄在9—16岁,近视屈光度在—2.0D—6.0D,双眼屈光参差不超过—1.5D,矫正视力≥0.8,双眼无隐性外斜视的50例患者进行观察。其中部分使用普通单光眼镜的患者矫正视力下降较快,屈光度数增com长较明显患者及家长主动要求采用渐变多焦镜控制近视发展者纳入观察对象;选取同样条件50例要求使用普通单光眼镜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被观察患者门诊常规眼部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询问病史无高度近视家族遗传史,无隐、显性外斜视。采用复方托品酰胺睫状肌麻痹瞳孔散大后电脑验光仪联合检影验光,待瞳孔恢复正常生理状态进行主觉验光使双眼矫正视力尽量平衡确定远用配镜度数;下加屈光度在近视力表指导下用插片法在远用屈光度的基础上加+1.0D—+2,5D不等,试戴15—20分钟,使戴镜后近用时舒适清晰。对照组选取同等条件患者佩戴普通眼镜对比观察。
2观察及结果
戴镜后每三个月进行矫正视力复查,每0.5a进行再次复方托品酰胺散瞳检影复查屈光状态,若视力下降,屈光度增加≥0.5D,则重新调整屈光度。配镜前两组的裸眼视力、屈光度及矫正视力统计学检查无显著性差异。配镜后纵向比较:渐进多焦镜佩戴近视屈光度较配镜前平均增加(0.67±0.31);普通单光眼镜对照组屈光度平均增加(1.18±0.45)两组戴镜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6.95,p<0.01)。
3讨论
已知有关近视眼的成因有十余种之多[1],迄今为止较成熟解释近视发生的理论主要有调节、光学离焦、形觉剥夺等理论。不同理论的确立也直接影响到近视控制方法和措施的应用和控制的效果。其中近年来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光学近视离焦理论引起广泛关注。通过动物近视模型实验取得了很多有意义的成果,使导致近视发病因素方面的研究获得了很大进步。尤其是透镜诱导性近视眼模型被认为与人类近视眼形成有更多相似之处。
研究表明,眼球的屈光发育存在主动正视化过程。其中最有说服力的理论是眼球对透镜离焦所做出的代偿性眼球生长发育变化,正式化过程是视觉依赖,是一种与屈光状态有关的光学离焦的反馈性调节。有研究采用凹透镜诱导鸡眼屈光变化显示,鸡眼产生的近视屈光度数与所戴凹透镜的屈光度数很相近,凹透镜光学离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较精确的反馈调控鸡眼的生长[2]。这一实验给与我们如何矫正发育期青少年屈光不正诸多启示,对于屈光不正患者可用眼镜给与相应的光学离焦干预以控制近视的发展进程。也有采用动物镜片诱导性近视(Lensinducedmyopia,LIM),值得关注的是,让动物戴正球镜片,同样能造成视网膜上模糊影像,却只能引起远视,说明动物能根据离焦影像在视网膜前方或后方,通过改变眼轴长度使影像移到视网膜上[3]。
而调节理论长期以来一直是眼科界指导临床预防控制近视的主要依据之一。认为大多数近视均由于长时间视近活动所致,特别强调调节机制,过度近距离用眼睫状肌长时间过度紧张,致使看远方时不能放松因而物象不清,则使眼功能结构发生适应性变化,大多数在视力波动或下降的同时,即已出现眼结构、主要是眼轴的改变,而晶状体调节紧张或调解痉挛,以及其他机能性改变,早在视力减退前已经发生。由此我们认为近视光学离焦和调节理论共同促成并导致青少年近视眼的发生发展,近视形成的早期阶段由于长时间调节过度、致调节痉挛视远物模糊,尚未产生病理改变,此阶段如果采取措施使调节放松,视力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多为一过性。大多近视眼患者为调节功能之后,使近距离的物体形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后,形成光学离焦,眼球为了适应性变化,在发育中导致永久性近视发生[5]。有研究显示近距离佩戴双光镜能一定程度控制近视发展,基于上述理论研究,佩戴渐进多焦镜可使视觉范围远、中、近各区间的视力无需较多幅度的调节即可得到清晰的物像,这也可能是渐进多焦镜能较明显缓解青少年近视发展的一个原因。同时,由于下加屈光度的有效减低,使看近产生的调节达到一定程度的减少,理论上起到了防近的作用,因此认为与调节功能的改善有关。另外,我们分析认为也可能与根据下加光的光学离焦诱导,一定程度阻止其眼轴长度向近视的方向发展有关。
通过观察渐变多焦镜在控制近视发展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观察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方面,上下方矫正区屈光度正确合理的处方,患者佩戴的舒适度、清晰度、瞳距、瞳高以及镜架大小是否合适是正确验配渐变多焦镜的关键。(1)坚持用好远近区域镜片,定期进行视力复查,及时纠正不正确的佩戴方法,能更有效地起到控制近视发展的作用。通过统计观察渐进多焦镜能一定程度控制近视的发展,目前依从性好的患者观察例数较少,尚需大样本长期观察。
参考文献
[1]汪芳润,眼科全书.李凤鸣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577-2578.
[2]席小竟,褚仁远,周行涛。凹透镜诱导鸡眼屈光变化的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2003,39(1):48-49.
[3]周翔天,瞿佳.近视研究中动物模型的选择.中华眼科杂志,2005,41:48.
[4]汪芳润.青少年近视眼性质的研究。中华眼科杂志,1985,21:114.
[5]杨晋,陆云峰,褚仁远。刺激小脑顶核对青少年近视调节影响的初步探讨[J].眼科新进展2002,22(5):32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