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旭阳焦化有限公司073000)
摘要:冶金企业的产品生产会产生较多的低参数饱和蒸汽,可以通过发电系统实现蒸汽的再利用,节约能源的同时,实现清洁生产。基于此,本文将转炉饱和蒸汽发电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从系统运行流程及参数选择两方面入手,为冶金企业合理应用低参数饱和蒸汽提供参考。
关键词:转炉;蒸汽发电;汽轮机
前言: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冶金企业需要提高对生产蒸汽的重视,利用蒸汽的余热发电,实现冶金企业的资源最大化利用,有助于冶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际的蒸汽余热发电中,技术人员应用的转炉饱和蒸汽发电系统及参数选择,会对蒸汽利用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需要受到冶金企业的关注。
1.转炉饱和蒸汽发电系统分析
转炉饱和蒸汽发电系统主要包括转炉、汽轮机和控制系统这三部分。转炉和汽轮机被称作热力系统,其运行流程如下:转炉锅炉产生的饱和蒸汽会存储于汽包内,通过蒸汽管道输送到分汽缸中进行稳流处理,再通过主蒸汽管道运输到汽水分离器中,去除饱和蒸汽中的冷凝水,使饱和蒸汽的干度达到发电的标准要求;然后将饱和蒸汽运输到汽轮机中进行做功,结束后的饱和蒸汽被传输到冷凝器中冷凝为水,冷凝水经过除氧器处理后进行循环使用。其中,一部分冷凝水用来调节蒸汽蓄热器的液位;一部分冷凝水传输到汽包中。
在转炉饱和蒸汽发电系统中,热力系统的运行需要控制系统进行智能控制,实现自动化发电。一般来说,冶金企业通过采用PLC控制系统作为蒸汽发电系统的控制模块,该模块主要包括电气控制柜、调节阀以及相关仪表等器件,可以实现转炉饱和蒸汽发电系统的全面实时控制。其中,调节阀主要负责控制热力系统中的进汽量,可以实现蒸汽发电效率的自动控制。与此同时,PLC控制系统支持报警功能,在转炉饱和蒸汽发电系统出现异常运行状况时,PLC系统会进行报警提示,值班室的工作人员可以立即去到生产现场检查设备,保障蒸汽发电的有序开展,在保障蒸汽发电质量的同时,提升蒸汽发电的安全性[1]。
2.转炉饱和蒸汽发电系统参数选择
根据转炉饱和蒸汽发电系统的组成,冶金企业的技术人员需要合理选择各系统的参数,确保转炉饱和蒸汽发电系统可以稳定运行,使其蒸汽发电效率和生产产生蒸汽效率相符,真正实现冶金企业能源的最大化利用。由于控制系统的参数与冶金企业的生产状况联系不大,所以本文主要对转炉和汽轮机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
2.1转炉的参数选择
第一,主蒸汽参数的选择,在进行发电系统的设计时,主蒸汽参数需要冶金企业开展实时监测工作,结合转炉一个生产周期的产气量,明确其安全系数,其数值可以看做是主蒸汽参数。
第二,蓄热器容积的选择,在冶金企业的生产中,存在产气高峰期和产气低谷期,转炉饱和蒸汽发电系统需要将高峰期的产气进行存储,将低谷期的产气进行补充,保障发电系统的稳定生产。在上述生产要求下,发电系统需要选择合适的蒸汽蓄热器,按照V=确定最佳的蒸汽蓄热器容积。其中,G是指蒸汽蓄热器的蓄热量;g0是指水比蓄热量。
第三,蒸汽管道的选择,在实际的发电系统运行中,锅炉中提供的蒸汽为饱和蒸汽,很容易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冷凝水,提升蒸汽中的含水量。为了保障饱和蒸汽的质量,提升电力生产的效率,冶金企业需要合理设置蒸汽管道的参数,根据冶金企业蒸汽的产量和生产效率,选择相应管径的蒸汽管道,并有效衔接相邻管道,避免蒸汽管道出现泄漏等问题,提升蒸汽发电的产量。
2.2汽轮机的参数选择
在汽轮机生产运行的过程中,存在多种损失问题,如蒸汽流动中产生的热力损失、蒸汽膨胀中产生的电机损失或者蒸汽循环中的冷源损失,上述损失将会降低蒸汽的理想焓降,影响蒸汽发电效率。因此,冶金企业在进行转炉饱和蒸汽发电系统的设计时,需要合理设置汽轮机的参数,对汽轮机的实际焓降进行评价,确保蒸汽的实际焓降接近理想焓降,提升蒸汽发电效率。
第一,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该参数是指汽轮机中的有效焓降和理想焓降间的比值,可以体现出蒸汽和电能间的转换效率,即:转炉饱和蒸汽发电系统的生产效率,更是汽轮机设计水平的主要评价参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q0是指生产中汽轮机的蒸汽进气流量。
在实际的转炉饱和蒸汽发电系统设计过程中,冶金企业首先要明确系统的最佳工况,再明确额定近期参数P0,从而明确汽轮机的相关参数,以此确定整个系统的装机容量,完成转炉饱和蒸汽发电系统的设计及应用[2]。
结论:综上所述,转炉饱和蒸汽发电系统涵盖转炉、汽轮机和控制系统三个模块,电力系统和热力系统的参数选择与发电生产效率联系密切。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冶金企业需要合理设置主蒸汽参数、蒸汽蓄热器的容积、蒸汽管道的直径等参数,并根据自身的实际蒸汽产量及生产效率,进行汽轮机的参数评价,以此设置汽轮机的装机容量,从而提升发电系统的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孟海泳,黄充.饱和蒸汽发电技术在钢铁企业的应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8,18(05):102+112.
[2]李秀福,张芳玮,徐敬.转炉余热锅炉饱和蒸汽发电应用探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1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