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长兴县中医院浙江长兴313100)
【摘要】目的:分析检验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水平在乙型肝炎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乙型肝炎患者(疾病组)与5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组)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属于2015年8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均接受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对比疾病组与正常组、疾病组中不同病情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疾病组50例患者的免疫球蛋白A水平(3.52±0.48g/L)、免疫球蛋白M水平(3.76±0.69g/L)、免疫球蛋白G水平(16.74±5.12g/L)高于正常组,疾病组中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球蛋白A水平(3.81±0.28g/L)、免疫球蛋白M水平(4.16±0.47g/L)、免疫球蛋白G水平(17.84±2.69g/L)较慢性普通型乙型肝炎患者更高(P<0.05)。结论:在乙型肝炎诊治过程中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可诊断疾病以及评估病情。
【关键词】乙型肝炎;诊治;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
【中图分类号】R57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0-0102-02
乙型肝炎(乙肝)以肝细胞损伤为主要病理表现,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乙肝反复性强,更难治疗[1],多数急性乙型肝炎控制不当会转为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诊断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为了分析检验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水平在乙型肝炎诊治中的应用效果,笔者做了以下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从本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中抽取5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组成疾病组,选取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组成正常组,均属于2015年8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
疾病组(n=50)——男性患者:女性患者=27:23;年龄范围(26~62)岁,平均年龄(43.26±10.25)岁;包括21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和29例慢性普通型乙型肝炎。
正常组(n=50)——男性:女性=26:24;年龄范围(25~64)岁,平均年龄(43.45±10.18)岁。
疾病组和正常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对比差别不明显(P>0.05)。
1.2方法
采集所有受检者的空腹静脉血液五毫升,以每分钟三千转的速度离心十分钟,再将标本存放在零下二十度的冰箱中,检验仪器为AU581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血清免疫比浊法检测各项免疫球蛋白的水平。按照疾病程度分别检测疾病组中50例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
1.3观察指标
对比疾病组与正常组受检者的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以及免疫球蛋白G三项免疫球蛋白水平,再对比疾病组中不同病情患者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水平。
1.4统计学处理
将免疫球蛋白水平[用(x-±s)表示,t检验]投入SPSS18.0版软件中进行处理。P<0.05表示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与健康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如表1所示,疾病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A、M、G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值小于0.05。
3.讨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机体会引发乙型肝炎,对肝细胞造成损伤,使肝细胞出现各种病变,例如纤维化、炎症甚至是坏死[2],肝脏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会出现病毒抗原持续存在于肝脏细胞中的不良后果,使各种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以及免疫球蛋白G会结合于病毒对应的抗原[3],产生免疫机制。研究发现[4],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水平的高低和肝脏损伤程度存在密切关系,人体肝脏中存在Kupffer细胞,若其功能出现障碍,则无法及时清除自身抗原和外源性抗原,导致大量外源性及内源性抗原与抗体堆积在体内,提升免疫球蛋白水平,加重肝损害程度。
本次对50例乙型肝炎患者和5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球蛋白A、M以及G水平均高于健康体检者,P值小于0.05,由此说明,乙型肝炎患者与健康人相比,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水平偏高,因此检验免疫球蛋白水平在乙型肝炎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结果部分还显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较慢性普通型乙型肝炎患者更高,P值小于0.05,可见病情越严重,免疫球蛋白水平越高,肝损伤越严重。
综上分析可知,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乙型肝炎的诊治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同时还可结合检验结果判断患者肝功能损伤程度,以便临床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陈燕敏,叶德力,缪灵莎.探讨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中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10):77-77.
[2]金美玉,全顺爱,郑世梅等.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乙型肝炎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0):2354-2356.
[3]黄祥彬,陈光艳,区敏洁.乙型肝炎疫苗与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预防围产期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研究[J].海南医学,2014,25(24):3703-3704.
[4]潘红星,曾滢,宋雪芳等.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与乙肝免疫球蛋白联用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研究[J].江苏预防医学,2015,26(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