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雯1饶茜2(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64)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1-0033-02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广泛实施,特别是高职高专扩招,进大学的门槛越来越低,读大学不再是走独木桥,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新问题。诸如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大学生逃课现象严重等。本文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到课率低这一问题,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浅显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逃课;高职
大学生逃课这样一个普遍的问题,正在引起越来越多地关注。在充斥着各种惹眼色彩的大学校园里,大凡和“新”、“奇”、“特”沾边儿的事物都易触动大学生,特别是在高职院校,学生逃课问题显得尤为突出。面对这样一个不正常的现象,急待针对学生课堂流失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纠其原因,寻求对策。
一、大学生逃课谁之过
2007年4月20日,在中文互联网搜索引擎的三大龙头google、百度和Yahoo对逃课现象的相关关键词分别进行的搜索结果显示,将“大学生逃课”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约有124万个网页,排在第二位的关键词是“大学生逃课问题”的网页,约有96.6万个,第三位是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约有29.4万多个。另外,在湖南与山西两所有代表性的高校进行的涉及本科生与专科生的调查显示,本科生大一逃课率为12.4%,大二为24.3%,大四竟为50.5%。专科生逃课率大一为21.3%,大二为35.2%,大三竟为53.8%。专科学生的逃课率明显高于本科生。大学生逃课人数之多,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逃课像瘟疫一样迅速蔓延,学生的从众心理,导致了关于逃课的共同认识和行为感染。面对此现象,我们不得不深思:学生逃课如此严重,其原因是什么呢?
(一)学生自身原因。
1.高职学生学习动力相对不高。
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自初中起成绩就属于中下等,学习基础差,上课听不懂,无自觉性,厌学情绪严重,对自己所学专业目的性不明确,没有学习动力。他们奉行的是“分不在高,及格就行;考不在难,作弊就灵”。
2.高职学生就业压力相对较大。
现在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大学生茫然不知所措。尤其是专科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使学生对系统的专业学习失去信心,从而选择各种培训班,为考取各种等级证书而忙碌。更有一些自暴自弃者,通过网络游戏、睡觉、打牌来消遣时间。这种现象在专科学生与文史类专业中比较常见,这也是专科学生逃课率高于本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3.高职学生基本素质相对较低。
有些高职学生家庭条件较好,父母长期溺爱,养成了他们叛逆的性格、不好的习惯和较差的自控能力。他们追求自我个性解放,不喜欢有规律的生活,成为不需要理由的“逃课族”。并且要逃就逃最严厉的老师、最危险的时段、难度最高的课。当他们侥幸通过考试时,便认为上不上课无所谓;如果挂科也不在乎多挂几门。他们还普遍缺乏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与同学缺乏沟通交流,认为逃课纯属自己的事情,与班集体无关。
(二)教师的教学管理。
1.教学效果不好。
有的教师上课照本宣科,只顾自己讲,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还有的教师认为专科生学习底子差,学习自觉性差。于是备课不尽心,上课便应付,下课即走人,责任心不强,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加上教材内容陈旧,理论脱离实际,与高职院校以培养专业型、技术型人才这一宗旨相脱离。学生听课觉得枯燥无味,学习兴趣不高。
2.师资配备不足。
高职院校招生规模扩大,给有限的教师资源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师生比例严重失调。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这种现象在兼职教师中较为普遍。兼职教师虽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师资的不足,但一般来说,兼职教师不坐班,对于聘用学校来说难以进行管理和考核,这同时也成为保证教学质量的一个难点。
3.问题归责不明。
学生逃课问题的归责不明。有的教师未将学生逃课问题归入自己的教学管理中,认为这个问题归责于辅导员。教师和辅导员互相缺乏沟通,未能实现双管齐下的管理功能。
4.考试管理不佳。
在高职院校中,泄题现象非常严重。有的教师在考试前给学生划范围,甚至直接把试题告诉学生。逃课的学生只要考试前抱抱佛脚,考试一样可以过关。这样的做法等于间接地鼓励学生逃课,使学生考试无挂科之忧。
(三)学校管理问题。
1.管理规定制度化不到位。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三章第二节关于“考核与成绩记载”的规定,明确而严格地列出了对学生进行考核的各项标准:第十一条学生应当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各种教育教学环节(以下统称课程)的考核,考核成绩记入成绩册,并归入本人档案。第十六条学生严重违反考核纪律或者作弊的,该课程考核成绩记为无效,并由学校视其违纪或者作弊情节,给予批评教育和相应的纪律处分。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及留校察看处分的,经教育表现较好,在毕业前对该课程可以给予补考或者重修机会。第十七条学生不能按时参加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活动,应当事先请假并获得批准。未经批准而缺席者,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尽管有如此详尽的制度规范,在一些高职院校中很少针对逃课量大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处分,或是雷声大雨点小,并未将制度落实。这从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有恃无恐的逃课心理。
2.学生活动与教学相矛盾。
学生课余活动的组织与正常教学之间的冲突。任何一所高校都会有各式各样的学生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并通过开展学生活动来锻炼学生的能力。当学生活动与教学发生冲突时,很少有学生既具备组织活动的能力,又有很好的专业学习表现。当二者只能选其一的时候,多数学生向组织学生活动倾斜,不惜耽误上课。
3.辅导员工作热情低迷化。
目前辅导员在高职院校中仍普遍处于一种无权威、无地位、无竞争力的状态,从而产生一种无力感。对工作缺乏强烈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在工作中表现出工作热情不高,与学生交流较少,不关心和热爱学生。
二、改善大学课堂流失现状之对策
(一)把握学生需求。
课堂流失的主体是学生,首先要从学生自身着手,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通过“晓知以理,动之以情”的心理辅导,深入学生内心,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一旦发现有逃课倾向的学生,一定要及时与之沟通和交流,要讲究时效性,否则极易助长他们的逃课行为。再者,教师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殊性,及时转变陈旧的教学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二)落实规章制度。
再者,对于学生的逃课行为,应当严格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各校《学生手册》予以处理。将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情节严重者,按照条款规定该怎么办就怎么办,绝不能姑息,而使学生对管理制度有恃无恐。另外,在制度化管理的基础上,辅导员要对学生做必要的思想工作和心理辅导,使学生认识到课堂学习的重要性,并在行为上加以约束。
(三)确保教学第一。
学生活动虽必不可少,然而学生的天职是学习这一说法不容置疑。大型集体活动如运动会、晚会,各类竞赛参评活动、球类联赛,都会有部分学生参与组织和维持。当学生活动与教学相冲突时,学生活动务必向教学让路,一定要杜绝学生以组织活动为理由逃课。然而这不是一个部门能够解决的,虽然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困难,但并不是不能解决的问题。需要学校整个大系统相互协调合作。
(四)确定问题归责。
最后,针对学生逃课的归责问题谈一点笔者之拙见。关于这个问题有多种说法,如:有学生自制力差之论,有怪罪于扩招之论,有责于教师教学之论,有归罪于辅导员工作不力之论,有责于社会不良引导之论,有责于家长之论等等。无论从哪个角度认知此问题,都应当避免逃避责任而无视自身又需要完善之处。作为学生工作第一线的工作者---辅导员,担负着非常重要的职责。诚然,辅导员的责任心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们的工作也需要得到教师的配合和学校的支持。作为学生,他们最关心的是考试成绩,也在乎教师的考勤。如果辅导员按学校规定处分长期逃课的学生,却迟迟不见学校的处理意见,逃课学生就会无视辅导员的威信,使得后期工作难以开展。辅导员对于学生逃课虽有着不可推卸的监管责任,但在无配合、无支持、无时效处理的工作前提下,必然导致工作不力的结果。
大学生逃课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且已成为一项学术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思考。笔者文中所分析的现象和对策,虽然很肤浅,但希望籍此文抛砖引玉。面对现代社会强烈的市场竞争和大学宽松的环境,学校、老师和大学生自己都有责任采取措施,制止逃课现象的蔓延。
参考文献:
[1]吴淑娟,李凯.《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与动因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2]冯炎.《大学生逃课现象刍议》[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
[3]赖泽源.高职院校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及对策[J/OL].网络科技时代,[2007(2)-86-87][2008-02-15]http://qkzz.net/magazine/1009-6523/2007/02/1270298.htm。
作者简介:
1.赵雯(1983-),女,湖北武汉人,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经济法。
2.饶茜(1981-),女,湖北武汉人,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