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曾覃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曾覃遥

曾覃遥

湘雅常德医院麻醉科湖南常德415000

【摘要】目的:探究将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应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0年9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上肢手术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日期单双数进行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15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临床上肢手术。对照组患者0.375%罗哌卡因30ml进行麻醉,而实验组患者则应用0.5%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感觉阻滞时间和镇痛评分,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运动阻滞完全恢复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结果。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感觉阻滞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在3h和9h以内,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基本相同,而在24h内,实验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肢手术患者应用0.5%罗哌卡因进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具有较好的效果,并且罗哌卡因不会提高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超声引导;罗哌卡因;上肢手术;麻醉方案

在临床医学上,对上肢手术患者的研究中发现,对患者进行上肢手术时,应用罗哌卡因效果较好[2];但也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导致手术麻醉的危险性有所增加。所以选择合适的计量对上肢手术患者进行麻醉是一项十分重要的麻醉工作。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20150年9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上肢手术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对上肢手术应用罗哌卡因复合罗哌卡因麻醉的效果,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0年9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上肢手术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日期单双数进行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15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临床上肢手术;对照组中患者年龄为20-26岁,患者平均年龄为(26.1±4.1)岁;而实验组中患者年龄为20-27岁,患者平均年龄为(25.9±4.6)岁。

纳入标准:纳入上肢手术患者;纳入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排除患有其他器质性疾病的患者;排除具有手术禁忌症患者;排除无正常认知能力患者。

所有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首先,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静脉通道建立,在患者的手术进行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生理指标进行严格检测,并采用鼻导管对患者进行氧气供应。两组患者麻醉,均由同一组麻醉医师进行。对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麻醉,入针回抽无血后可以将麻醉药物缓缓注入。在超声引导下可见患者药物扩散状况,直至患者臂丛完全被液性暗区覆盖。

1.3统计学方法

本组所有资料均采用软件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方法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感觉阻滞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患者在麻醉术后不良反应尚无明显差异,应用罗哌卡因不会对患者造成更多术后麻醉不良反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阻滞平均时间对比(min)

3讨论

目前来说,对于上肢手术患者往往应用腰硬联合麻醉,这种麻醉方案具有较好的效果,并且其操作较为简单,患者苏醒时间较快,不会对患者的全身状况造成影响[3]。但是由于上肢手术的特殊性,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状况和药物耐受性,所以麻醉药物的种类和应用剂量进行一定的调整,所以导致药物应用难度较大,如何保证麻醉效果的同时,避免对患者的生命体征造成影响,是目前临床医学上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4]。

而罗哌卡因应用均较为广泛,罗哌卡因具有较高的脂溶性,能够较为轻易的穿过血脑屏障,从而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在患者脑部累积起有效药物浓度并长时间保持;同时罗哌卡因由于其脂溶性较高,在进入人体时更加平缓,易于被人体吸收[5]。而罗哌卡因具有感觉与运动组织分离的特点,并且不会对心血管和中枢系统造成较为严重影响,能够使患者在术后快速恢复。同时0.5%浓度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进行麻醉,能够提高药物的扩散能力,避免阻滞效果造成影响,同时也不会引起神经阻滞不全,对患者的康复来说有积极意义。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感觉阻滞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患者在麻醉术后不良反应尚无明显差异,应用罗哌卡因不会对患者造成更多术后麻醉不良反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上肢手术患者应用0.5%罗哌卡因进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具有较好的效果,并且罗哌卡因不会提高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黎丽娟,王兰.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比较[J/OL].中国妇幼健康研究:1

[2]李炳辉.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21):3944-3945.

[3]张清文.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J].医疗装备,2017,30(13):125-126.

[4]郭能起,吴论,伍嘉艳,赵立梅.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08):105-106.

[5]王育东.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J].中外医疗,2017,36(09):104-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