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中医院贵州遵义563000)
【摘要】目的:发掘阳明心学的心理学体系。方法:通过整理阳明心学的相关资料及心理学相关资料。结果:初步总结了阳明心学的心理学体系的理论及观点。
【关键词】阳明心学;心理学体系;知行合一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5-0339-02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psychologicalsystemofyangmingacademicsystem.MethodsThroughthecollationoftherelatedbooksofyangmingacademicsystemandrelatedinformationofpsychology.ResultsThepsychologysystemofyangmingpsychologyaresummarized.
【Keywords】Yangmingacademicsystem;Psychology;Compatiblewithknowledgeandpractice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自北宋程颢开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至明朝,由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倡导“心即是理”及“知行合一”,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故称为“阳明心学”。阳明心学不仅把儒家的内圣之道发挥到了极致,冲破了数百年来中国思想界为程朱理学所垄断的沉闷局面[1],同时阳明心学对感知觉、人性、行为、表象和想象、思维、态度、意志等系统的思考,也可视为中国心理学的开端。
王阳明在传习录徐爱录[2]中说道“心即理,天下又有心外之事物,心外之理乎”。接着又用事君孝亲的实例进一步解释心即是理意思,人为什么会有不忠、不孝、不信、不仁的想法是由于人有私欲,即认知过程出现了异常,人的认知会产生相应的行为,充分体现了知行合一。阳明先生在阐释心的本体上认为知是心的本体;性是心的本体,天是性之源,性以仁义礼智为本质,以喜怒哀乐为情感;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心、性、良知无善无恶、无动无静,良知的变化是因为万事万物的变化,说明了心即是理需遵从事物的客观性原则[3],顺其事物自然规律。王阳明也曾告诫其学生黄修易[4]说道:“凡人信口说,任意行,皆说此是依我心性出来,此是生之谓性。我们可以从王阳明以实例解释心是理及阐释心的本体可以看出阳明心学的心包含有德和知的内容,心即是理指人以人的与生俱来的资质(记忆力、计算力、思维等)去客观的认识世界及对事物客观的认识。
1.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理论核心及理论宗旨,也应该是阳明心学心理学体系的理论核心及理论宗旨,知行合一的内涵包括了知而后行、行而后知、知行同步三个方面,王阳明指出知行不可分成两事,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阳明心学知行合一追求的是良知良行合一。
感觉是人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是人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5]。阳明心学的感知觉的记载也体现上述观点,传习录钱德洪录载:目无体,以万物之色为体;耳无体,以万物之声为体;鼻无体,以万物之体为体;口无体,以万物之味为体;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阳明心学认为知识经验会对感知觉有影响作用,传习录徐爱录王阳明说:“知痛,必先知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先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
阳明心学指出私欲是蔽天之理的,就不是心即理了,从而认为认知异常是认知过程的异常所致。知行合一的观点体现了认知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认知的异常是由于认知过程出现了问题(有私欲)而会产生异常的行为、知识经验会对感知觉有影响作用[6]。
1.1格物致知
阳明心学认为格物致知是良知良行合一的途径,格物致知的内涵包括格物以致知和致知以格物,也进一步阐释了知行合一。传习录陆澄录王阳明说道:格者,正也,正其不正而归于正。”。在传习录答顾东桥书中也说道:“事事物物皆得理,格物也。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在传习录答罗整庵少宰书中对格物的范畴予以了明确:“格其心之物、格其意之物、格其知之物”。若脱离了事物,却是着空。”,这段话也体现了致知以格物的观点。
1.2博文约礼
博文约礼是知行合一的方法,博文指博学之于文,约礼指符合客观规律,博文约礼指人通过学习文化知识使自己拥有客观的认知[7]。传习录徐爱录中载:“礼即理,理之发见可见者谓文,文之隐微不可见谓之理,只是一物。约礼只是此心纯是一个天理。博学之于文便是约礼的功夫。博文即是惟精,约礼即是惟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在传习录黄以方录中也曾说:“实思为学。”。
1.3顺其自然
王阳明在情绪观也是遵循顺其自然的原则。顺其自然即直接面对、接受自然,人的内在体验只有在感情上实际体验到才自然改变[8],这也有道法自然[9]的内涵在里面。日本心理学家森田正马根据这原理发明了治疗神经症的森田疗法[10]。传习录钱德洪录中王阳明把喜、怒、哀、惧、爱、恶、欲谓之七情,与中医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11]有一些不一样,王阳明的七情情绪情感的范围要广一些。王阳明说:“七情俱是人心合有的,但要认得良知明白,顺其自然之流行,皆是良知之用,不可分善恶,可有所着。七情有着,俱谓之欲,俱为良知之散。”。在传习录黄直录中也说道: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意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
1.4盈科而进
盈科而进,即循序渐进,盈科而进是知行合一从初步的知行合一到良知良行的步骤。传习录陆澄录中言:“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用力,盈科而进。”最后又用树木的生长的过程诠释盈科而进。
2.人本思想
人本主义心理学被心理学界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包括:(1)人性本善论。(2)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的动机理论。(3)自我实现理论。(4)以人为中心的疗法[12]。阳明心学所提倡的观点中也体现着人本思想,阳明心学提倡:(1)人性本善。(2)人人平等(良知存圣人及常人)。(3)自我实现理论。在传习录黄修易录中言:“既去恶念,便是善念。”。这句话体现了人性本善的观点。传习录答陆原静书(二)中道:“良知存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在传习录答聂文蔚(一)中也说道:“良知存人心,无间于圣愚”;以及传习录陈九川录中道:“尔胸中原是圣人”,这些话都体现了人人平等的思想。传习录薛侃录中薛侃问王阳明“上智、下知,如何不可移?”,王阳明回答道:“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说明下知是可以变成上智的,也说明了人是具备潜能改变的,只是他没有想去改变的意思。
另外,阳明心学的认为人的心理、行为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点,王阳明在与南大吉讨论孩童教育上王阳明认为孩童的心理行为有特殊性,须根据孩童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阳明心学对梦的解释上认为梦是人的本能意识的反映,传习录钱德洪录中王阳明说道:“梦是良知在夜气发的,方是本体,以其无物欲之杂也。”。
由此可见,阳明心学的心理学体系是以心即是理为基础,以知行合一为核心,格物致知为途径,顺其自然为原则,博文约礼为方法,盈科而进为步骤,人本思想为特点。根据阳明心学得出的阳明心学的心理学体系是具有以下几大理论:(1)认知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2)不同的认知会是导致不同行为的原因。(3)认知的异常是由于认知过程出现了问题(有私欲),会产生异常的行为。(4)良知(客观的认识)可以通过逐步地学习及思考的内化[13]而获得。(5)知识经验会对感知觉有影响作用。(6)人性本善。(7)自我价值实现的人生观。(8)心理发展有阶段性的特点。(9)顺其自然。(10)梦是人本能意识的反映。阳明心学的心理学体系的理论里有许多认知心理学派、行为心理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精神分析学派几大主流心理学派的公认理论观点,说明阳明心理学体系能客观的阐释心理学的客观规律。阳明心学根植于中国本土文化,所以阳明心学的心理学体系的发现也可为我国心理学本土化起到启迪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阳明著,姚彦汝译.传习录[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3:1-158.
[2]秦泉.王阳明全集[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5,9:246-359.
[3]黄顺基.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25-43.
[4]芳园.传习录全鉴[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3:5-423.
[5]叶奕乾,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8.
[6]王甦,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4:1-29.
[7]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7.
[8]姚树桥,临床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8.
[9]陈才俊.道德经[M].北京:海潮出版社,2016,12.
[10]姜乾金.心身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