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加强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探索

李夏春

李夏春(三峡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湖北宜昌443003)

【摘要】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和现代医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及其心理状况要求医学院校注重医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为提高我院医学生的心理素质,我院为医学生开设了一系列的心理学选修课,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健康心理及变态心理的知识结构,并且在专业课教学中加强心理因素致病的病例教学,这有助于学生重视和关注心理因素在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形成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所对应的全方位促进健康的职业心理素质。

【关键词】医学生医学模式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1-0016-02

近几年来医患关系恶化更加突出。虽然,导致医患关系恶化的因素很多,但其中医生的心理素质不能适应其职业需要在其中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有资料显示,70%的医患纠纷源于医患之间沟通不良。而医患之间的沟通不良很大程度缘于医生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沟通技巧。这归根结底也与现在的医学高等教育没有适应性增加心理学的课程和加强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有关。

首先,作为输送医生的高等医学院校必须加强医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这是现代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对现代医学教育的新要求。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医学科研及医疗卫生服务必须从生物学单方位研究及治疗转变到心理、社会、生物学全方位的研究及治疗,重视社会、心理、生物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综合影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我国有60%~70%的人处于没有疾病却感觉不健康的“亚健康状态”。而且,我国死亡人数中,70%是死于心身疾病。15%内科门诊病人的躯体疾病是精神因素引起的。河北统计,食道癌患者中性格急躁者占60%,忧郁者占56%。神经病患者发病率已从80年代的22.21%上升到90年代的33.1%,其中有直接社会、心理因素的占72.29%。各年龄段都有其特有的社会、心理问题;青年人的激烈竞争导致“过劳死”的时有发生,中年人有所谓“下岗综合征”者,老年人则有“退休综合征”、“空巢综合征”等。这就要求现在和未来的医生有更高的心理素养,既能从生物学因素方面诊治病人,更能从社会-心理方面给病人或广大的亚健康状态者进行心理抚慰或治疗和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性。因此,现代医学高等学校适时增加心理学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应现代医学模式所需要的全科保健医生。

其次,加强医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也是改善医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促进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在要求。1994年,国家教委对全国12.6万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显示20-30%的大学生患有心理障碍。强迫,人际关系障碍,抑郁位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前列[1]。最近,多所医学高等院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本院医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调查发现,医学生SCL-90躯体化,敌对,偏执,精神性4项因子高于正常人群。抑郁自评量表(CES-D)显示医学生中抑郁症状较为常见[2]。

现代医学生大多是80甚至9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始终是家庭的关注中心,其心理个性发育过程中更多的是关注自我。同时,医学生的心理发展在整个高校前学习阶段均被忽视。在以考试成绩为中心判定学生的优劣的应试教育过程中更多学生的心理问题被紧张的学习暂时隐藏。而由于医学学制较长,医学生所学课程繁多复杂难懂,在学习过程中实验,见习,实习等课程较多,这些学习过程中所遇的困难容易对学生的心理造成抑郁,焦虑等负面影响。医学生在见习或实习中面临着处理更加复杂的人际关系,要求其对各种职业人群的社会地位,心理特点及其家庭背景和心理发育过程有详细的了解。医学生由于很难妥善处理上述关系,导致见习或实习不能顺利进行,会进一步加重医学生的心理焦虑和抑郁。因此,加强医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提高医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也是适应医学生自身心理健康和职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凸现和因心理问题引起的自杀现象的增多,我校也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并且在各学生宿舍楼都设有固定的心理咨询点,制作了简明的指导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手册电子书,开通了心语热线。这为促进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搭建了很好的心理交流的平台及网络。然而,这远不能满足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发展的需要。作为医师职业的心理素质,需要医学生具有多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学知识结构。为了加强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培养,我校在以下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首先,增开多种心理学课程选修课,为学生构建完整的心理学知识体系。2002年我院对医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为“重基础,强人文,宽口径”,并且对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比重。同时,医学模式的转变也使我院教师认识到作为教师必须首先自身补充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才能引导学生认识心理-社会因素在现代疾病谱发生变化中所起的作用。因此,我院有许多年轻专业课教师加强了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学习,有的甚至通过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教师们给学生开设了一系列的心理学课程,如健康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医学生能从多方面认识健康心理和病态心理的特点,主动学习如何维持心理健康和预防病态心理发生的知识技术。

其次,在专业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加强职业心理学教育。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使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编写医学基础课程的教材的专家大多受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教育,在专业基础课的教材中,只是简单提到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影响,而对社会心理因素为什么会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如何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等内容介绍并不多。

为加强学生对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的理解,我们在病理生理学的理论课课堂教学中引入了更多社会-心理因素引发疾病或加重疾病的案例。例如在绪论里面介绍心理因素会直接导致疾病时,我们就给学生举例介绍疑病症和癔病,这两种疾病是典型的心理因素引起的以躯体不适为主诉的疾病。疑病症的患者一般具有敏感多疑,主观固执,谨小慎微,对身体过分关注的人格特点,男性患者往往具有强迫人格,女性患者具有癔病人格。往往在受到一些社会心理因素如离婚,丧子等失去安全感的心理社会打击下诱发该病。患者表现为深信自己患有疾病,但是患者的主观躯体不适或疼痛描述不清,往往没有明显的体征。患者不断去医院进行各种检查,即使各种检查结果都是阴性,仍然怀疑检查仪器不准确或医生诊断有误,坚信自己得了病。患者由于过度关注自己的身体,担心身体的不健康影响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因而惶恐不安,焦虑,苦恼。并且患者的心理坚信自己患病是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和转归的主要因素。只有帮助患者去处非理性观念形成正确的对待疾病和身体的观念,消除其恐惧患病的心理基础,才能有助于疾病的完全痊愈。

另外,我们也增加了心理因素影响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的案例。通过分析比较以积极态度对待恶性肿瘤成功战胜癌症的患者的心理人格特点,和以悲观态度对待恶性肿瘤的患者的预后及其心理特点,使学生们充分认识心理因素在预防治疗疾病及促进健康中的作用。最后,在课堂上多举例模仿一些医生以冷漠或凶狠的语气和病人讲话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相反医生以和气,耐心细致的解释问候对待病人换来病人的爱戴的故事。这些故事有促于医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即医生的价值实现在于用真诚的心理行为获取患者的信任用精湛的技术促进患者的康复赢得患者的赞美。同时,也有助于医学生对自身未来的角色产生正确的认同感。

理论课堂教学的时间十分有限,我们也利用实验课的病例讨论,通过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心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的相互影响促进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医务人员应该如何调动病人的积极心理行为反应促进疾病康复。通过这些讨论,使学生自觉学会如何将自己的心理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结合运用于临床工作促进其形成社会-心理-生物的全面预防保健观念。

参考文献

[1]李晶.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1,24(4):32-33.

[2]崔小媛,崔新佳.上海精神医学.2009,21(5):289-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