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638500
摘要:目的:探究在肝细胞癌的诊断中血浆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所具有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4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肝细胞癌患者,设其为研究组;择取同期收治的40例乙型肝炎与酒精性肝炎患者,设其为对照组。为两组患者进行PIVKA-Ⅱ与甲胎蛋白(AFP)检测并对比其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的PIVKA-Ⅱ阳性率与AFP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了AFP,PIVKA-Ⅱ也可以用于肝细胞癌的临床诊断,其临床价值非常显著。
关键词:肝细胞癌;血浆异常凝血酶原;甲胎蛋白;临床诊断价值;
肝细胞癌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原发性肝癌,其在全球范围都是一种高发恶性肿瘤,据调查,全球每年约有数十万新发病例,每年死亡患者已经超过70万,而我国也是高发地区,每年新发病例与死亡人数超过全球的50%[1]。好在与一些五年生存率极低的恶性肿瘤相比,肝细胞癌只要获得准确的早期诊断,患者五年生存率便可以超过70%,因此临床尝试探寻新的指标来实现早期确诊。本文选择2014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肝细胞癌患者,试探究PIVKA-Ⅱ的临床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4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肝细胞癌患者,设其为研究组;择取同期收治的40例乙型肝炎与酒精性肝炎患者,设其为对照组。为两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对比:研究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85岁,平均(65.58±12.32)岁;BCLC分期:早期18例,中期12例,晚期1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最小46岁,最大84岁,平均(65.41±12.58)岁;慢性乙型肝炎21例,酒精性肝炎1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如下基线资料——年龄分布、性别构成等,差异全部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统计学对比。
1.2方法
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采集静脉血3~4mL,采集时患者需保持空腹状态,血液标本采集完毕后静置0.5小时,在8℃温度下行离心操作5分钟,转速为每分钟3000转,结束后分离血清,放入-80℃的冰箱中保存,留待检测。实验室检验人员准备全自动式免疫分析仪与配套试剂,使用以两步夹心法为基础的化学发光酶免疫检测法为患者进行PIVKA-Ⅱ的检测,并以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与配套试剂,使用电化学发光法为患者进行AFP的检测[2]。
1.3观察指标
(1)研究组早期、中期、晚期患者的AFP阳性率与PIVKA-Ⅱ阳性率;
(2)对照组患者的AFP阳性率与PIVKA-Ⅱ阳性率。
1.4统计学方法
纳入到实验研究中的患者其所有临床数据均以21.0版本的SPSS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均以(n,%)表示,行卡方值检验。若两组数据在统计计算后得到P<0.05的结果,则分组结果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见表1,研究组早期、中期、晚期的PIVKA-Ⅱ阳性率分别为50%、83.33%、90%,总阳性率为70%,其AFP阳性率分别为55.56%、66.67%、80%,总阳性率为65%;而对照组PIVKA-Ⅱ阳性率为7.5%、AFP阳性率为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甲胎蛋白在《肝癌诊疗指南》中被认为是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及肝细胞癌的最好标志物,但是林莺莺在其研究成果中指出,有大约30%到40%的患者虽然被确诊为肝细胞癌,但是其甲胎蛋白水平却处于正常范围,并且还有一些患有肝硬化或慢性肝炎的患者其甲胎蛋白却高于正常参考范围[3]。本文中40例肝细胞癌患者中有26例AFP检测呈阳性,其余14例(35%)患者AFP检测呈阴性,结果与其结论相同。也由此可见,单纯使用甲胎蛋白作为肝癌标志物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借助其他生化指标来提高诊断准确率。而PIVKA-Ⅱ(血浆异常凝血酶原)是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II诱导的蛋白,于肝脏中合成再释放入血液中,就生物学而言并不具备凝血酶活性[4]。其源自肝细胞,若成人肝细胞癌变则部分肝细胞将会恢复产生PIVKA-Ⅱ的能力,且癌变细胞越多,产生的PIVKA-Ⅱ越多,其与AFP在产生途径的不同使得二者在血清中有着相对独立的含量,将其用于肝细胞癌的诊断可以弥补AFP所存在的不足[5]。见结果,研究组在PIVKA-Ⅱ与AFP的阳性率上均高于对照组,且分期越晚阳性率越高,可见PIVKA-Ⅱ具有非常显著的诊断价值。
结语:
AFP与PIVKA-Ⅱ均是用于诊断肝细胞癌的肿瘤标志物,AFP存在一定的不足,临床应在AFP检测的基础上加行PIVKA-Ⅱ检测,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黄述婧,姜菲菲,王颖,等.AFP与PIVKA-Ⅱ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6,23(10):1134-1138.
[2]文君,李嘉,王春妍,等.血清异常凝血酶原复合物、甲胎蛋白、铁蛋白检测对HBV相关肝细胞癌的辅助诊断意义[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7,33(09):1729-1733.
[3]林莺莺,陈燕,陈岩松,等.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检测在肝细胞癌中的临床价值[J].现代免疫学,2015,35(04):328-333+327.
[4]李鹏,缪立凡,郭昊,等.异常凝血酶原联合甲胎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04):72-73.
[5]宋雅璇,赵龙凤,郝彦琴.异常凝血酶原在肝细胞癌中的价值[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7,11(09):1582-1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