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黄对慢性肾病治疗的作用机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3-13
/ 2

浅析大黄对慢性肾病治疗的作用机制

宋侠1宋健

宋侠1宋健2

(1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劳动卫生研究所辽宁鞍山114044)

(2辽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辽宁辽阳111000)

【摘要】近年来,慢性肾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成为人类生存的重要威胁之一。大黄作为一味攻下导滞,泻火解毒,祛瘀止血的常用中药,其对于慢性肾病的治疗作用,在广泛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上已得到很好的验证。研究发现,对肾脏有保护作用的主要为蒽醌类中的大黄素、大黄酸。本文结合近年文献研究,浅析大黄对慢性肾脏疾病治疗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慢性肾病作用机制大黄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3-00129-02

【前言】大黄有“将军”美称。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云“大黄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明李时珍对大黄的作用阐述甚明,“大黄乃足太阴、手足阳明,手足厥阴五经血分之药,凡病在五经血分者宜用之。”大黄主要有效成分为蒽醌衍生物[1],总量约3%~5%,以2种形式存在,部分游离,大部分与葡萄糖结合成蒽甙。

1.对泌尿系统的影响:大黄生药、大黄酸、大黄素均有利尿作用,大黄有效成分对Na+-K+-ATP酶不但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且还是一种调节剂,使其重吸收减少,尿中钠增多而达到利尿作用,大黄对氮质血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使肝、肾中尿素量降低10%以上,对肾功能不全的大鼠能显著降低尿素氮水平,并可增加氮代谢产物的排泄;实验研究证明[2],大黄水浸液能提高豚鼠血清中蛋白质的合成,使血中尿素氮含量降低。炮制大黄对肌酐、尿素氮、甲基鸟嘌呤、胍乙酸琥珀酸盐、无机磷均有降低作用。

2.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TNF-α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产生,其生理作用包括活化多种炎症细胞、减低血管张力、增加血管通透性等。它能改变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并且可参与调解胰岛素信号传递和细胞凋亡[3]。王军等[4]在大黄素防治DN大鼠早期肾损伤的实验研究中发现,大黄素治疗组血、尿TNF-α的增高均较糖尿病模型组低,提示大黄素能抑制TNF-α肾内合成与释放,阻断其降低血管张力作用,减轻肾小球滤过,防治糖尿病大鼠早期肾损伤。李红江等[5]采用大鼠烫伤和内毒素二次打击模型,运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肠粘膜上皮细胞TNFR1和TNFR2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发现大黄可以抑制烫伤大鼠肠粘膜上皮细胞TNFR1,TNFR2表达,显著降低血浆内TNF-α浓度。

3.大黄酸对转化生长因子诱导的内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表达的影响:刘志红等[6]研究发现大黄酸可以抑制TGF-β1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生、肥大以及ECM的产生,还可以明显抑制TGF-β所介导的系膜细胞GLUT1表达与细胞对葡萄糖的异常摄入而达到延缓肾损伤的作用。刘志红等[7]研究还发现大黄酸可以快速抑制TGF-β1诱导的内皮细胞PAI-1mRNA的表达,且呈明显剂量依赖效应,对TGF-β1激活的P44/42MAPK活性有明显下调作用。

4.复方大黄注射液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复方大黄注射液对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同时大黄酸尚能抑制内毒素诱导系膜细胞分泌作用于肾组织细胞的细胞因子(IL-1、IL-6、TNF-a)。魏建冬等[8]实验发现大黄可改善系膜增殖性肾炎大鼠系膜区基质的堆积,其作用可能与抑制肾小球分泌IL-1有关。宋海翔等[9]在临床研究中也发现,通过口服大黄,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治疗组经大黄治疗后血中IL-6显著下降(P<0.05),肾功能指标好转,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大黄不仅纠正代谢紊乱,而且抑制IL-6等细胞因子分泌减轻免疫炎症反应而改善肾功能。

5.大黄素对人肾成纤维细胞抑制作用的影响:成纤维细胞是间质胶原分泌的主要细胞,在肾脏纤维化生理病理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宁英远[10]等实验显示大黄素以剂量依赖式降低了人肾成纤维细胞3H-TdR掺入率(r=0.995,p<0.01),大黄素含量少时,G1期细胞百分数增多,降低了S期细胞百分数,抑制了人成纤维细胞周期进程(p<0.01),说明大黄素通过抑制细胞DNA合成,延迟细胞周期的进程,抑制细胞增殖。进一步研究[11]发现,大黄素不仅可以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分裂增殖,还可以通过促使c-myc蛋白高水平表达,诱导细胞发生凋亡,更加延迟了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

6.结语综上所述,中药大黄具有多成分与多环节作用的特点,在慢性肾病的治疗中具有明显优势。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医学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有必要利用先进的实验技术和方法对传统的中药大黄进行深入的药理研究,并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角度深入开展前瞻性动物实验研究,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验证,以寻找疗效确切,组方明确的含大黄药物综合治疗慢性肾脏疾病。

参考文献

[1]王琦秋.中药成份分析[M]1贵阳:贵州科学出版社,1991,15051.

[2]大葡彦吉.大黄对氮代谢影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国外医学,中医药分册,2001,(2):53

[3].刘志红,黎磊石.糖尿病肾病发病机理.中华肾脏病志,1999,15(2):120

[4].王军,鲁盈.大黄素防治DN大鼠早期肾损伤的实验研究.浙江医学,2000,22(12):723

[5].李红江,陈德昌.大黄对烫伤大鼠肠粘膜上皮细胞TNF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中国急救医学,2001,21(1):1

[6].刘志红,李颖健,章精,等.转化生长因子及大黄酸对肾小球系膜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功能的影响.中华医学杂志,1999,79(10):780

[7].刘志红,朱加明,黄海东,等.大黄酸对转化生长因子诱导内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表达的影响.中华肾脏病杂志,2002,18(5):337-341

[8].魏建冬,黎磊石,姚建.大黄治疗大鼠系膜增殖性肾炎的实验研究.中华内科杂志,1997,36(2):87-89.

[9].宋海翔,王子芳,张凤芳,等.慢性肾功能衰竭者尿白细胞介素-6的检测及大黄对其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2):107.

[10].宁英远,王俭勤,屈遂林.大黄素对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2):105-108

[11].刘冠希,叶任高,谭志明,等.大黄素对狼疮性肾炎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