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政法大学,陕西西安710063)
摘要:獬豸神判观念于汉代形成,由此也对丧葬文化产生了影响。獬豸在演变的过程中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从最初人们心目中公平正义的任法兽到可以守护墓室安宁的忠勇之兽,再到象征国家安定,标榜明君圣主的石像生。獬豸功能的不断增多不仅与所处时代流行思想有着密切关系,也从侧面反映出封建时代的时代特色。
关键词:獬豸;神判;丧葬
(一)何为獬豸?
獬豸也做“解廌”或“角圭角虎””。据东汉《神异经》载“东北荒中有兽焉,其状如羊,一角,毛青,四足似熊。性忠而直,见人斗,则触不直;闻人论,咋不正。名曰獬豸,一名任法。”獬豸体型大者如牛,小者如羊,全身都长着黝黑的毛。它的前端有角,所以也常被称为“独角兽”。其主要作用是“触不直者”。王充《论衡》云:“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之。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斯盖天生一角圣兽,助狱为验。”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的皋陶决狱,依据獬豸是否顶触来判定有罪与否。正是这些特点,使獬豸形象逐渐定格为中华法文化中公正执法者的象征,在古代法制史上有着特殊的涵义。
獬豸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中国法律的象征,古代繁体字中的“法”中本就包含着獬豸,也体现了獬豸与法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载:“灋,邢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角不直者,去之。”法,由水、廌、去三部分组成。水象征法平之如水。廌意味触不直者,法官辨别是非,惩罚犯罪的工具。去是做驱逐的动作。但蔡枢衡先生认为,平之如水是后人对于古人意思的一种误读。是高度抽象出来的一种概念。他认为这里的水应为将犯罪者置于水上,随流飘去。这里的水是功能性的而非象征性的。这样的认识就更好的与廌的“触不直者去之”的刑罚意义统一起来。可见,在古代先民的思想之中,獬豸最初的作用就是象征公平,法与廌合二为一也体现了先民对于公平与正义的一种追求与向往。
(二)獬豸神判观念的形成
汉代应是獬豸神判观念的形成时期。关于獬豸,传世文献中最早的记载见《天子游猎赋》。武帝时期,建上林苑种植无数珍奇草木,放养大量珍奇异兽。为满足武帝的需求“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卉三千余种植其中,亦有制为美名,以标奇异”。可见这时的獬豸只是“制为美名,以标奇异”为取悦帝王的一种产物,与神判并没有任何关联。
而被认为是獬豸神判观念最早体现于先秦时期的王里国中里徼案,《墨子·明鬼下》,说齐庄公的臣子中有两个人分别叫做王里国、中里徼,两人打了三年官司也分不出谁是谁非,齐庄公于是想到用獬豸来进行判决。王、中二人同意,并在神社盟诅,当庭陈述其情。王氏陈述毕,神羊无动于衷;中氏陈述不到一半,神羊突然跃起,并用其角触中氏。陈灵海教授认为这并非是一次体现獬豸神判案件,实际上应是一次被“双重遮蔽”的盟誓案件,应为神鬼事件,《墨子》中的记载此事主要是为了强调做事须敬鬼神,与神判观念并无联系。
就目前文献收集来看,獬豸神判观念的最初构造者,应是东汉初期的学者杨孚。杨孚《异物志》言:“东北荒中有兽曰獬豸,一角,性忠,见人斗,触不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可见,这时的獬豸已经不仅是汉初“制为美名,以标奇异”的一种工具,而是成为了能够辨别是非曲直的一种任法兽。
在汉代以前,獬豸形象的出现,主要是被赋予了时代特色,并不具备审判的职能。汉代,由于儒家思想的传播及丝绸之路的开通,使獬豸拥有了神判的功能。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大量西域动植物物种传入我国,而古印度文明的传入,进一步影响了獬豸神判观念的构造。许慎与杨孚笔下的獬豸形象也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所创作出来的。
(三)丧葬文化中的獬豸形象
目前考古来看,我们迄今为止所见的以獬豸为原型的器物,均为汉代之后的作品。现存的出土较早的獬豸多见于甘肃地区,如甘肃威武市磨咀子汉墓出土的“西汉彩绘木独角兽”,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以獬豸为原型器物。这件獬豸,角与尾十分具有标志性,全身充满了力量,做向前冲刺的动作,十分具有气势。一般将其放置在墓道口,通常面目较为凶恶,用来恐吓盗墓贼,也有着镇墓辟邪的作用。
汉代墓室石砖画像中也出现了以獬豸为形象的作品。南阳汉画中的獬豸均作抵触之状,突出其独角的威猛与力量。其画像造型也与獬豸的神性相一致。而獬豸则有着辨别是非曲直,忠善奸恶之人的特性。由于古人崇尚厚葬的观念,总认为人死后也应像生前一样富足安详。这时,獬豸的奇特神性就为人所崇拜。他们认为既然獬豸在世间可辨别忠奸善恶,作为活人审判的裁断者,那么死后也必然能够识别善鬼恶鬼。古人认为阴间有各种野鬼恶鬼,会危害死者的鬼魂。将獬豸的形象刻画在墓葬入口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恶鬼入侵从而扰乱墓室主人安定的阴间生活。
獬豸充力抵触这样的特点,到南北朝时期发生了变化。陕西历史博物馆展陈的一件北朝陶制独角兽,与之前汉代时期的獬豸相比在体态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它的前角较汉代时期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缩短,体型也变得更加敦厚,形似牛型。四肢直立,较汉期向前奔走冲刺的形态相比变得相对静态与小攻击性。
从汉代开始,獬豸就作为镇墓兽存在,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与发展獬豸的形象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不仅出现了放置于墓道之中,墓室石壁上的,也衍生出了置于陵前的形象。唐代将獬豸置于陵前,属陵前瑞兽。就是取其明辨忠奸、正直不阿之意,所以用它来看守阙门和神道,守护陵寝。
武则天之母杨氏顺陵陵前道路东西相对而立有一对石獬豸,整件石刻是用青石雕成,头似鹿,身如牛,有双翅。唐睿宗李旦的陵寝桥陵,石刻有三十八尊排列朱雀门外神道两旁。首次在帝陵前出现了獬豸形象的石刻。这种大型圆雕,在十八座唐陵中绝无仅有。因獬豸能辩是非曲折的忠勇之兽,这时的石刻形象不仅有着守护陵寝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有着标榜圣明君主的涵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独角造型的镇墓兽不但作为升仙驱邪的神兽,更具有象征统治者贤明的符号意义。随着獬豸神判观念形成,獬豸的形象经常以文字、图像、器物等形式出现,南北朝隋唐以后更深入人心,成为法吏的象征。獬豸成为镇墓神兽不是偶然和没有文化根基的,从它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时代文化对其的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