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都甘肃甘南迭部县电教中心747000
摘要:藏区美术教学的小学阶段,美术作业的评价应重视评价过程的调控、激励以求发展,以新课标为依据,使评价手段多元化,激励、启发、引导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调控、修正学生的美术作品,促进其全面协调发展。
关键词:多元评价协调发展过程评价
一、美术作业及作品特色凸显,彰显民族艺术教育的魅力
美术学科是一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性格、品行养成的一门学科,学生绘画、手工制作等作业,作品的完成过程中,不由自主地展示着学生个体受文化艺术熏陶、受生活习俗影响、受社会环境影响等因素感染下,主观意识形态的真情流露。
因此在藏区小学美术活动中必须正视学生对区域艺术和表现手法的认识,做到有的放矢。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唐卡、装饰艺术、宗教艺术、节日场景等藏区特殊的艺术环境,结合教学课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理解,完成作业、作品。如在以藏区为主类四年级《对称图像》作业指导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的同时,利用学生熟知的山寨中的白塔、寺院建筑、家中器皿、唐卡等对称图案,通过投影、视频,结合课本,加以引导。学生作品完成后效果明显,不仅完成了课堂任务,而且学生结合课本把民族的艺术风格也展示在作业中。
二、美术作业的互动评价优势,促进藏区小学生审美意识的完善
藏区美术习作的评价必须废除教师的“一言堂”。“一言堂”的评价过程带着强制性的主观霸道色彩,把学生习作作为教师主观意识的结论评价,把学生个体看成是被动接受检查的客体,忽略了学生个体兴趣的展示和学生个体的才能展示,违背了美术教学的发展理念。教师对学生习作评价的首要任务是帮助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通过视觉观察对美术的感受能力,以至培养学生通过美术习作对美术的感受和描述能力。学生作品是学生个体对美术课堂任务的理解,具体呈现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和对作业的态度以及对教师的喜爱,在评价学生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以上因素。比如《梦幻之国》这一课时作业评价过程中,由于我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农牧村,对外面的世界了解较少,想象能力发展不够,所以作品画面表现较单一。因此在评价作业时,我采用了挑选一张大家认为最好的美术作品进行讨论评价,然后注入自己的建议和看法,结合学生的意见,在黑板上采集大家的意见,完成了一幅《梦幻之国》新作品。这样把课堂推向了高潮,同时增添了学生对教师、对美术的喜爱。
学生美术习作采用的评价形式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学生习作体现了学生本课时对所学知识的接受程度,同时表达了儿童的兴趣爱好,体现了本地区学生区域文化艺术熏陶、民族风俗影响,展示了学生个体的习作思路及学生视野能力训练、操作能力体验的综合形式。而教师由于和学生的知识高度不同,水平差异较大,主观“一言堂”形式评价学生习作,容易忽视童眼对童画欣赏的情趣展示。而通过互评、小组评价、班级评价,能让学生参与到欣赏、展示、评价习作的过程中。通过群体的审美观点来体现公开、公平、和谐、自由、自主的习作交流评价过程中,能让学生能力全方位地在互动中得到发展,促使学生交流能力、描述能力、逻辑能力的升华。
三、习作过程评价,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
美术教学过程与其它科目的区别在于培养学生通过习作展示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程度。而这一过程重在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操作才能展示,由此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标。所以在学生操作完成习作的过程中更需要对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体验、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引导评价,让课时内容、教学任务与学生习作形成整合,突出本课时习作的整体性和内容的综合性,及时指导习作过程,与学生交流,及时调整习作过程中画面的效果以及知识性的问题,以保证习作质量,克服学生在画面效果、绘画制作兴趣、耐心、创作意图上的不足,同时肯定优点。
四、个别评价学生习作,启迪学生潜质,拓展学生美术实践兴趣
教师在学生习作评价过程中,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个人兴趣及思维方式的不同采取个别评价的方式,不作具体要求,从学生习作中寻找闪光点,以激励、启发的方式让学生对美术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创新及大胆尝试,从而增强自信心。
五、总结评价,升华学生学习兴趣,延伸习作带来的喜悦
小学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而小学美术教学则更要引导所有学生参与到美术活动中来,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不同的标准驱除学生对美术的压抑感和挫折感,因此学生习作的总评价必须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心理需求及爱好取向,同时结合本地区区域实际,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创作,并因此延展创作兴趣。要通过激励总结评价让学生感受成功作品的喜悦,体会成功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把这份快乐延伸到课堂之外,从而启迪学生课外美术活动、美术观察、美术体验的爱好;通过学生个体间的相互感染、互相带动,掀起课外学习美术、进行美术实践的热潮,在生活中学习运用美术,用所学美术知识美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