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2

中医对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研究

陈丰霞

(湖北大悟县中医院儿科湖北孝感432800)

【摘要】目的:深度剖析中医对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择取我院从2013年2开始至2015年2月结束,接收过的小儿腹泻患者,共计180例来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严格依照随机分组原理,将180例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均90例。其中,研究组实施“常规治疗+小儿止泻汤+云南白药”治疗;而对照组则实施“体液补充+对症治疗+思密达+妈咪爱”治疗。两组的治疗周期均为半个月。对两组治疗的效果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结果:经治疗,研究组的疗效达到显效的患者,有60例;有效患者,有25例;无效患者,有5例;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达到显效的患者,共29例;达到有效的患者,共33例;达到无效的患者,共28例;有效率为68.89%。研究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泻患儿实施中医治疗,能收到比较好的疗效,同时也可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中医治疗;云南白药;小儿腹泻;体液补充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1-0299-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过的小儿腹泻患者中,随机择取180例来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男性患者98例,女性患者82例;年龄在0.5至8岁的范围之内,平均(4.01±2.29)岁。经临床诊断,180例患者均达到“小儿腹泻诊断标准”。从临床症状上进行剖析,120例患者的表现如下:

1.1.1呕吐;低热;恶心;大便频繁(每日排便次数>6次),且粪便多为稀水样;部分患者伴合有呼吸道疾病。

1.1.2行实验室检测,能看到较多的脂肪粒。

1.1.3血以及尿常规检测结果均属正常,未发现有任何的感染症状。

1.1.4腹部能听到较为明显的肠鸣音。

选取随机分组法,将180例患者等分成研究组于对照组。两组在年龄、病情状况、入院时间以及性别等方面上所体现出来的差异性,均不具备任何的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研究组实施“常规治疗+小儿止泻汤+云南白药”治疗。内容详细如下:

小儿止泻汤治疗。

中药配方:太子参,10克;茯苓,10克;槟榔,5克;黄芪;10克;藿香,5克;白芍,10克;葛根,10克;黄连,5克;苍术,10克。同时按照患者病情的实际状况,于此配方中有针对性的增加几味不同的药物:1)腹痛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需增加延胡索药物,6克;2)腹泻特别严重的患者,需增加莲子药物,6克;3)呕吐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需增加半夏药物,8克。

云南白药治疗。

给予本组患者云南白药药物,用药剂量为0.3克;用药方式为外敷,即:把云南白药敷于患者的神阙穴部位;1次/日。

1.2.2对照组实施“体液补充+对症治疗+思密达+妈咪爱”治疗。详细如下:

体液补充+对症治疗。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借助常规诊断法,确定患者的发病原因,然后再对患者实施相应的体液补充以及对症治疗。

思密达治疗。

给予本组患者思密达药物,用药剂量为:<1岁的患者,1/3包思密达药物;≥1且<3岁的患者,1/2包思密达药物;≥3岁的患者,1包思密达药物。3次/日。

妈咪爱治疗。

给予本组患者妈咪爱药物,用药剂量为1克;2次/日。

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都为半月。

1.3治疗效果的判定标准

显效。排便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腹泻停止。

有效。每日排便次数明显减少;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并有消失迹象;腹痛减轻。

无效。临床症状无任何变化,亦或者是腹泻加重。

有效率=(显效+有效)/本组例数*100%。

2.结果

结合表1所得数据,我们可以知道:研究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其疗效达到显效的患者,共计60例,所占百分比为66.67%;有效患者,共计25例,所占百分比为27.78%;无效患者,共计5例,所占百分比为5.56%。有效率高达94.44%。对照组达显效患者,共计29例,所占百分比为32.22%;有效患者,共计33例,所占百分比为36.67%;无效患者高达28例,所占百分比为31.11%。有效率仅为68.89%。研究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综上所述,站在中医学的角度上进行剖析,可将小儿腹泻疾病纳入“泄泻”的范畴之中,它的发病原理是:脾胃亏损、虚弱;使水谷发生逆反,进而引发了泄泻。本次研究,我们为研究组选取的小儿止泻汤,其配方中所含有的黄芪以及太子参这两味药物,均具有补气生津的作用;且白芍以及苍术这两味药物,还具有祛湿健脾之功效;葛根具清热解毒以及清益脾胃之作用;藿香以及黄连,具燥湿止利之功效;茯苓与槟榔,均可起到健脾利气的作用。将这二者进行联合运用,可达到祛湿止泻以及健脾合胃的效果。从本次研究所得的结果中,可知:研究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4.44%;而对照组,则仅有68.89%。研究组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中医在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中,具备更高的应用价值的。因此,我们需将其更为广泛的应用于小儿腹泻中,以尽可能的提高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黄伟雄.中医综合治疗小儿腹泻84例临床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2012,04(4):99-100.

[2]张翔.中医综合治疗小儿腹泻临床观察[J].现代养生B,2013,(9):22-22.

[3]吕凤仙.中医治疗小儿腹泻120例临床分析[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2):30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