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中医医院浙江嘉兴314000)
【摘要】目的:在气道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气道管理小组,探析其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期间实施气道管理小组的28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我院在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期间未实施气道管理小组的28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生呼吸机肺炎发生率以及气道黏膜出血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均得到显著性降低,气管切开气道湿化效果满意率得到显著性提升,差异性均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均存在。结论:在气道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气道管理小组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气道护理质量管理;气道管理小组;作用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6-0227-02
为了进一步探究在气道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气道管理小组的作用,我院对56例患者实施以下过程探究以及以下结果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期间实施气道管理小组的2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男女患者比例是18:10,最大年龄是81岁,最小年龄是20岁,中位年龄为(50.29±7.21)岁;选取我院在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期间未实施气道管理小组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是17:11,最大年龄是80岁,最小年龄是21岁,中位年龄为(50.02±6.99)岁。所有患者均对本次探究的相关内容(探究目的、探究过程以及相关管理方法)进行了充分了解,均表示愿意配合本次探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利用统计学分析办法将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病情等)进行对比分析,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数据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未实施气道管理小组,研究组患者实施气道管理小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气道管理小组、明确职责以及落实措施以及给予护士相关性培训和考核。
1.3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17.0软件分析本次参与探究的56例机械通气患者所有临床数据,用率的形式表示2组患者的呼吸机肺炎发生率以及气管切开气道湿化效果满意率、气道黏膜出血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对比结果,经χ2检验,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将2组患者经过不同管理方法实施得出的组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差异性显著的结论,详情如下:研究组患者的呼吸机肺炎发生率以及气管切开气道湿化效果满意率、气道黏膜出血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显著性更优,对比对照组而言,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详情参见表。
3.讨论
人工气道在临床上应用范围较为广泛,是连接患者以及呼吸机的通道的装置并可以有效救治危重症患者以及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1],临床上主要应用气道管理小组建立以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
在给予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气道管理小组主要分以下几个步骤:①组长需由科护士长担任,副组长由ICU护士长以及危重症专科护士担任,在本院各科选取组员并保证危重症专科护士在6名以上,给予每位护士3个月气道管理培训操作以及ICU轮转培训[2]。②小组成员需要对全院人工气道质量管理(吸痰、气道湿化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等)进行负责、实施,同时制订、完善气道管理的各项操作流程以及护理性常规流程,在建立人工气道质量检查标准的同时给予小组成员护理质量考核,对人工气道护理患者实施组织会诊并给予护士机械通气以及人工气道护理相关知识宣教以及相关性技能培训,通过举办气道管理继续教育项目来显著提升护士气道质量管理质量。③小组成员需要对组内工作计划有效实施并共同讨论工作计划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给予护士每月1次人工气道相关性知识培训和针对性指导[3],在授课时需要选取本院医师以及省内护理专家等进行相关性知识教授并指派每位危重症专科护士负责1名至2名小组成员的培训和指导,实施小组讨论交流来提高小组成员的护理知识水平;将统一进行切管切开的患者使用的护理用具进行及时更换以及及时消毒[4],修订本院人工气道护理常规以及吸痰操作流程并促使吸痰操作更加规范,制订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监测流程并给予小组成员培训考核;对呼吸机使用上报制度实施有效建立并建立疑难问题会诊制度讨论和交流,促使病区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上报气道管理小组以确保问题尽快解决,在进行现场查房时需要由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实施[5],对呼吸机使用进行实地监督和指导;给予相关性病区每月一次的质量检查并对全科检查结果实施反馈和讨论,利用书面形式给予质量检查中问题反馈整改并在下次质量检查中实施持续跟踪以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本次探究中,研究组患者的呼吸机肺炎发生率以及气管切开气道湿化效果满意率、气道黏膜出血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是7.14%、96.42%、0.00%、3.57%,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
综合以上理论得出,在气道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气道管理小组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对显著降低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以及气道黏膜出血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均存在积极作用,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气管切开气道湿化效果满意率,值得将其作为有效管理办法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袁琴芳,郑洁,孙丹等.气道管理小组在气道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5(13):1195-1196.
[2]蔡军峰,袁茜.专人管理人工气道在气道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6,14(32):3403-3404.
[3]袁方圆,王剑.品管圈活动在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8):3607-3608.
[4]王梅,赵艳晶,陶英歌等.品管圈在ICU人工气道护理管理中的实践[J].现代医院管理,2015(4):81-83.
[5]陈莲芳,朱彩兰,谢美婵等.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对MICU病房护理质量指标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