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红花园社区公园景观人性化设计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南山红花园社区公园景观人性化设计探析

王涛

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设了很多的社区公园,在取得了大量的成就和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突显出了较多的问题,人性化景观设计的缺失就是其中之一。本文拟通过相关理论学习与归纳,结合实例,对南山红花园社区公园景观人性化设计进行了分析探析,了解该社区公园的建设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设意见,从而满足人们的需求,让社区公园成为城市富有生命力的脉络体系和人们休闲活动的情感家园,为今后类似环境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南山红花园社区公园;景观设计;人性化设计

社区公园属于公园绿地中的一类,公园绿地即公园性质的绿地,是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社区公园指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我国的社区公园建设起源于上世纪,初期以居住区公园和小区游园的形式出现。在改革开放初期,受资金及观念的限制,多数居住区的园林建设基本停留在“绿化”层面,对空间划分与设施配套较为缺乏。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居住区园林规划设计手法开始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居住区公园绿地的实用性建设得到重视。进入新世纪,居住区建设更强调生活质量及品质的提升,居住区公同和小区游园在艺术水平、实用空间、生态环境建设等方而都有了新的发展,2002年建设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的颁布更使社区公园的高品质建设真正走上了正轨。此后,我国各大城市积极推进社区公园的规模化建设,尤以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为代表为,并初步形成了“郊野公园一综合公园一社区公园”三级城市公园体系。

社区公园是社区内的综合开放空间,与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社区公园人性化设汁要立足于居民的生现、心现、行为、情感、社会交往等各方面需求,以构筑安全易达、自然生态、舒适健康、文化氛围浓的社区公园。随着研究的深入,社区公园人性化设计的内涵是什么,又如何对人性化设计进行表达成为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对此,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及研究的整理学习,结合南山红花园社区公园实例,对社区公园景观人性化设设计进行分析。

一、社区公园人性化设计的原则

人性化在社区公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不单是简单的工程营造,更是对人性关怀的直接体现。所以研究人性化在社区公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十分必要。社区公园的人性化景观设计要体现顺应地形地势,种植乡土植物,合理道路系统,弘扬文化精神的宗旨,利用借景、引导、渗透和延伸等手法体现公园景观效果,在整体规划建设中建议遵循以下五条原则,以期达到更好的景观人性化呈现。

(1)规划布局体系化原则

社区公园的规划布局十分重要,包括其所在地理位置、区位条件等方面都对一个社区公园建设的成功与否有着重要影响。社区公园则应该相应地以人性化的合理距离分布,与城市各类公园的服务半径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体系,使社区居民实现就近游憩,便利娱乐。

要达到社区公园规划布局的体系化,也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有效衔接,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控制下,使社区公园和城市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在服务半径上优势互补,在全市均衡分布,并与各区域建筑、市政设施融为,一体,既显出各自的特色、富有变化、又不相互重复。同时,还要正确处理近期规划与中、远期规划的关系,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关系。

(2)交通组织无障碍原则

社区公园的主服务人群为老人、儿童和残障人士,他们行动较为不便,需要顺畅的交通组织。因此,社区公园尽可能选址在社区的中心位置,道路向四周辐射,有效连接住区和城市交通道路,使居民在到达社区公园时,减少道路穿行,力求社区公园外围交通组织无障碍。同时社区公园内也要保证交通组织无障碍,道路设计规划合理,各种无障碍设施配套齐全,全面落实交通组织无障碍原则。

(3)环境景观生态性原则

人居环境最基本的要求是生态结构健全,适宜于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既是人们内在的强烈需求,就理应成为社区公园设于卜的基本原则。亲近自然环境能够唤起居民的美好情感,释放压力、缓解心情,使人身心受益。遵循环境景观生态性原则,将社区公园设计的各环境构成要素视为整体生态系统的一个单位,使环境景观设计从单纯的物质空间形态堆砌转向整体生态环境的营造。

(4)功能设施实用性原则

无论什么的设计,落实到底都是为需求而服务,以功能实用为落脚点。在社区公园的人性化设计中,要确保功能设施的实用性,使民众愿意使用,可以使用,良好使用。不应为了设计而设计,让功能设施成为社区公园中的摆设品,全无实用价值。

(5)文化景观地域化原则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与传承,地域文化则最为生动具象地表现出当地风土人情、历史变迁。社区公园作为一个传承文明、延续地方传统文化的场所,丰富的文化景观对于其内涵的提升与氛围的营造意义重大。在社区公园的人性化设c}一中,应关注文化景观地域化,从当地文化背景出发,摸索提炼特色元素,综合利用、设计。

二、南山红花园社区公园社区文化的设计理念

该项目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南头老城区深南大道与南山大道交汇路口,原是一块未被充分利用的临街绿地,该地块占地5000㎡,现状杂乱,城市景观面较差,但绿地植物长势良好(图1)。周边相临公交站,人流繁杂,尽管附近社区居民也不时会到绿地散步、休息,但绿地缺乏有效的规划利用及管理,因此常年来对大多数行人而言并无多大吸引力。由于地块位置的突出性,认为这里需要的不仅是一块简单的绿地,应该是一个城市景观与实用性完美融合的城市社区绿地空间,使其成为一个能够反映南山社区文化生活及社区环境建设的、令人眼前一亮的规划设计(图2)。

三、南山红花园社区公园结合现状,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1)、规划设计理念新颖、具有时代感,体现了社区公园以人为本、服务百姓的人性化设计,景观与实用性很好的融合。

规划设计前期充分考虑到原有场地内存有大量长势良好的乔、灌木,也是一个可利用的天然条件,如图3,被保留下来的大树起了很好的绿化骨干作用。因此,我们的规划设计由调查研究现状树木位置着手,结合附近居民及行人的生活活动行为,以此寻找场地内适合的活动空间和路线,将场地现状与规划的各种活动空间建立新的联系,以确保新的硬质场地设计元素的加入不会对原有现状的成熟植被造成明显的改变或破坏。

鉴于原有场地的树木多为自然分布种植,因此我们采用了一种现代简洁、几何化特点的场地布置,几何型场地采用草坪、灌木带、木铺地、洗石米,沙地等材质予以划分,行人可穿梭于林下活动,但所用铺底材料由不会对现状树木的根系生长条件造成破坏影响。同时,于较为空旷的区域结合原有市政人行空间设置出入口,方便人流的疏散。

由于场地相临市政主干道,因此在人行道附近草地区域设置了两组台地式绿化看台型的休息空间,除了为人们提供休憩的场所,在看台上人们的活动与周边路人也形成一种视觉上的互动景观,同时两组绿化台地经过仔细规划设计,在公园与嘈杂繁忙的街道之间形成一道时断时续的绿色屏障,从而使公园内形成相对安静、休闲、绿荫的游园氛围,并于绿化台地侧面墙体利用空间附设座凳,便于行人休息(图4)。于园内部分设置了儿童活动区(沙池),如图5曲折的木栈道围合出供儿童嬉戏的沙坑、结合大的遮荫树木布置林下活动(简单运动、打牌等)、休憩场地,如图6、图7,利用保留原有遮荫乔木,在大大树下结合廊架形成休憩、活动、同行空间。结合几何绿地的空间分隔加入局部人工水景。同时贯穿于整个园区的折线型绿色廊架体系,高低起伏,将园区不同空间连为整体,形成将地面绿化延续空中绿化的景观效果,并形成整个公园的一个标志性特征(图8)。

2)、细部设计精湛,景观构筑与绿化的融合、生动趣味性的雕塑小品、不同材料装饰的质感体现,均充分体现了设计的匠心。

在材料选择方面,充分考虑现代美观、实用、便于维护,立面装饰以木材、石材、钢材、为主,地面铺地以沙子、石米、木材、草坪为主,在保留原有植被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本地花灌木、开花乔木,以丰富绿化的季节景观效果。在设施小品方面(生活趣味雕塑、垃圾桶、灯具等)加以完善,以结合硬质空间的变化,从而营造出一个具有生活气息、现代简洁并不乏趣味性的社区花园。

四、结束语

总体而言,社区公园作为社区居民的后花园,作为一个特殊的载体,具有其它公园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人性化的景观设计始终把人的体验和感受放在首位,在充分尊重自然、历史、文化和地域的基础上,结合不同阶层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及行为特征,充满爱心的设计。“人性化”设计思想的融入,赋予社区公园设计更深刻的内涵,使社区公园设计走出狭隘的视觉美学的范畴,从单纯的物质环境空间走向人与社会、自然、经济协调发展的层面。人性化设计运用到社区公园的营造中,在机械建设的基础上添加了人性化光芒,使设计的层次不断进阶,回归于人,造福于人。人性化设计的前景将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而愈发广阔,此类设计为人的探索也会逐步深入。红花园社区公园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了与现状条件的结合,针对原有区域设施不完善,城市景观面较差的现状,通过详细规划设计,体现了社区公园的以人为本、服务百姓的人性化设计,景观与实用性很好的融合。建设完成后提升了原有区域城市环境的面貌,给社会提供了一个社区文化活动及社区环境建设的范例展示,并得到了社区各方面的好评。

参考文献:

[1].刘正瑛;现代城市社区公园人性化设计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

[2].文怡;深圳湾公园景观设施人性化提质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

[3].蒋春;公园绿地建设中人性化景观设计研究一以南京为例[D].南京林业大学.2010

[4].袁芳;社区公园健康景观设计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