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秋香
(江苏省常州市德安医院江苏常州213003)
【摘要】目的:探讨运动康复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与健康教育,观察组还增加运动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12周后肺功能、6MWT以及血清中CRP、IL-6、TNF-α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FVC、FEV1、6MWT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RP、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与活动能力,并且可减轻机体血症反应。
【关键词】运动康复训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炎症反应
【中图分类号】R4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1-0102-02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全身性的炎性反应疾病,因此评价肺康复疗效也不仅仅局限于肺功能、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1]。本次研究观察运动康复训练对稳定期COPD患者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以期从炎症因子方面评价运动康复训练对稳定期COPD患者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康复中心在2017年8月—2018年5月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符合我国COPD的临床诊断标准[2],且处于稳定期;年龄<80岁;排除:合并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肺动脉高压、心律异常、感染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肺癌、哮喘以及其他肺疾病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沟通障碍以及精神疾病障碍者。入组患者中,男51例,女17例;年龄57~78岁,平均(71.6±5.2)岁;肺功能Ⅱ级20例,Ⅲ及35例,Ⅳ级13例。采用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肺功能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包括止咳、化痰、给氧、气雾吸入等,同时实施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日常锻炼、积极戒烟、防寒保暖以及气雾剂的正确应用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与健康教育基础上,给予有计划的运动康复训练。训练计划:(1)根据患者的年龄、心肺运动试验结果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2)在每一次运动之前,指导患者进行5~10min的热身,之后按照运动方案中的运动负荷开展踩踏功率自行车运动训练,每次运动时间为45min左右,结束时踩踏速度缓慢下降维持5min停止。(3)每日运动训练1次,每周训练5次,持续训练12周。
1.3评估指标
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评估以下指标:(1)测定患者第1s用力呼气量与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第1s用力呼气容积与预计值的比值(FEV1)等肺功能指标。(2)测定患者6min步行距离。(3)测定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处理数据,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与6min步行距离比较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表达比较见表2。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机体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可导致患者丧失劳动的能力,严重影响生存质量。目前临床一致认为,肺康复是控制COPD病情进展、提高肺功能、改善活动能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3]。随着研究的不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COPD属于全身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因此改善内环境炎症反应机制对提高COPD康复质量也是关键所在[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FVC、FEV1、6MWT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RP、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提示,运动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与活动能力,并且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对控制COPD病情进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郭彤,徐玉华,苗深文,等.肺康复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全身系统性炎症反应[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3,19(10):118-119.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255-264.
[3]杨文兰.运动肺功能在COPD诊治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6(33):15.
[4]郭强,唐颖,闫百灵等.C反应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3):753-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