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2

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徐驰

徐驰(南阳理工学院体育部,河南南阳473003)

摘要:根据《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增强体育能力,培养自觉锻炼的习惯,使之成为身心健康的当代大学生。本文在阐明当前体育教学主要模式的基础上,分析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拓展体育教学改革思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体育;问题;对策

1当前体育教学的主要模式

体育课程教学是高校体育的工作重心,也是改革发展公认的主题,通过对大量的相关文件的调查分析,发现我国当前的体育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四种。第一,并列式教学模式。其以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指导思想,通常在一、二年级同时开设础课和专项课。其不足之处在于按行政班级教学,学习进度、难度不易掌握,过于追求运动成绩。第二,阶段式教学模式。其以终身体育和健康教育为指导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体育基础的夯实,阶段性明显,通常在第一学期或第一学年开设基础课,在第二学期或第二学年开设专项课,第三、四年级开设选修课。其不足之处在于一年级时难以对能力强的学生因材施教,影响学生的积极性。第三,一体化教学模式。其以体育成绩的全方位评价为指导思想,将课堂内外有机统一起来,注重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通常在一、二年级设定为必修课,在三、四年级设定为选修课。其不足之处在于不能充分体现主体教学思想,且教师工作量大。第四,俱乐部式教学模式。其以学生体育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为指导思想,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积极性的调动以及自觉性的培养,通常一、二年级设定为必修,三、四年级设定为选修,但要贯穿全天(早6点~晚10点)。其不足之处在于对场地设施的需求量较大,对学生体育基础要求较高而且还要求学生有非常强的体育意识。

2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在教育观念上,由于过于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以学生为本”等,使得主体性教学与“放羊”式教学混淆,缺少教学组织和指导,教学要求松懈,课堂秩序随意,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评价尺度过宽,形成体育课上的“高分低能”等。第二,在课程创新上没有形成层次,课程建设缓慢甚至处于停滞状态。教师层面缺乏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创新的热情,缺乏形成个人教学特色的追求;领导层面缺乏带领全体教师从宏观上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办法。对教师的教学投入、教学质量效果的判定含混,不出教学事故就是“好教师”的管理观念趋于固化。第三,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一成不变。教学上不求实效,方法上简单模仿和复制,疏于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区别对待;教师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缺乏启发兴趣的引导和激励;学生以被动接收课内知识,缺乏主动探索和超越课堂范围外的知识和技能。第四,对教材多样化的理解不够清晰。体育课程教学中,考虑构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材内容较少(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宜的发展),一味地追求外延式的拓展教材内容(开设新项目),造成资源上的不切实际和学生受益面小,过分在此方面的追求容易游离高校体育教育的根本。

3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对策

3.1加强体育课程建设,改善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体育课程建设过程中,应确立本校的体育教育思想,注重课程覆盖健康、实效、能力、兴趣、个性和安全等六大要素。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基点,紧密围绕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评价等四个问题。体育课要有机地把握兴趣的引导和适宜的“强制”。体育课程的开设、完善和创新,要考虑以下五个要素:学生受益面;现有条件或投入;现有师资及培训难度;安全性;课外锻炼条件。

3.2加大学校领导支持力度,保证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学校领导关心和支持体育课程建设,推进体育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加大体育教学经费的投入,合理和最大限度地使用学校的体育资源,努力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对体育课程内容和方法的需求。体育职能部门(部、室)要定期向学校领导和有关方面提供体育方面的信息(提倡简报形式)。在体育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场馆设施建设、学生体质状况和体育资源变化等这五大方面,要每学年度向学校写出报告。

3.3注重“三基”教学,全面提高学生体育水平。注重“理论知识、身体素质、技术技能”的“三基”教学要求把运动主线(“三基”和体育能力)和发展主线(身体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有机地整合起来,使运动成为载体,发展成为目标。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应占总时数的10%,主要教学内容应包括:体育锻炼与运动处方;运动创伤预防与处置;运动与营养;身体素质提高与检测方法等。

3.4完善规章制度,保障体育课程的全程优化。体育教学的有关规章制度,是维持体育课程教学正常秩序和规范组织行为的一种管理方法。体育教学职能部门要完备:教学队伍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教学组织管理;教学档案管理;教学规章制度管理等五个方面的管理。“三自主”,是理想的体育教学管理模式之一(并非唯一),目前要完全实行,尚有很多难以解决的操作性、资源性问题和矛盾。

3.5强化备课-说课-上课机制,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每学期至少要集体备课5次,其主要形式和内容如下:一是集体确认、熟悉和议定教材内容,设计和优化教学过程,完成教案;二是交流阶段教学体会、经验(效果、互动、兴趣、案例等)和信息;三是进行说课等教学研讨和评价活动;四是学习教学常规及教师履行体育课程教学常规的行为细则;五是集体的运动技术交流与实践;六是全体教师(或分组)统一考试、测试的规范、标准和组织形式等。通过备课→说课→上课的过程,提高教师对教学投入、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认知度和公认度。

3.6规范学生的教学评价规律,使体育成绩公正公平。体育课程教学在考试环节上出现较多的问题,主要有:素质测试不按动作规范要求执行;考试标准和要求人为降低,高分段人群过大(有的班甚至超过50%的学生达到90分以上的成绩);同一测试项目,不同的教师采用的规格、标准各不相同,评分尺度有较大的差异;考试的随意性大,课堂组织松懈;课外测试,有替考现象。规范学生评价体系要求细化、量化、统一考核规则,理论试卷流水作业,技术考评互换代课老师。

3.7加强体育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课程教学中的主要运用形式为:多媒体课件,网络平台,视频,网上互动,教师博客,自学平台,体育资源库等。体育理论课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强表述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的生动、直观、鲜活,使体育知识的时空可延伸、可拓展。

参考文献

[1]范春来.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职业时空,2008(8).

[2]杜少辉.高校体育选课教学与大学生身心健康培养[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3]谢静月.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4).

[4]王安平.网络环境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0(6).

[5]戴瑞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转变[J].科技信息,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