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分秒》教学谈
赵德霞甘肃省永昌县河西堡第二小学737200
一、不仅仅是理论灌输,也是激趣导入
听过一堂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时分秒》的公开课,上课伊始,教师抛出问题:“一小时等于多少分?一分等于多少秒?”“钟表上的时分秒如何换算?”随后看到回到问题的学生寥寥无几,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实践证明,这样的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和接受式学习为主的教学,对于学生而言并没有什么实际效果。窃以为,数学教师应该创设浓浓的数学情境,以此活泼地聚焦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吸引力,以此打造生机盎然的情境课堂。
1.PPT课件演示神六发射倒计时,孩子们随着画面一起倒计时:(6、5、4、3、2、1),这样的倒计时你们还在哪里见到过呢?(出示主题图:2017年春节联欢晚会现场,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10、9、8、7、6、5、4、3、2、1)
2.刚才这样的倒计时你知道是用什么作时间单位的吗?(秒)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秒也是一种时间单位。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是用秒来计时的?(学生举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课件动态画面)
3.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有(时、分),要计量很短的时间,就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认识时间单位“秒”。
实践证明,从学生熟悉的春晚倒计时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倒计时的紧张和有趣中,不仅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比分更小的单位——秒,又能“通过教学之‘趣’,寻回学习的趣味”。这样的引入比之教师单项的、枯燥的理论灌输,更能唤醒学生,更能打造生机盎然的活力课堂。随后让孩子们谈论交流“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是用秒来计时的”,孩子们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秒”的影子,更细腻地体验“秒”的长短,进而引导学生通过探索、猜测、验证,发现1分=60秒。这样的激趣导入,帮助孩子们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并且学得有滋有味,在生生、师生以及与文本的不断对话过程中,完成了对时分秒的直观感受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把握。可见,情境设置远胜于理论灌输。就像“盐”融于“汤”中,一旦知识的发生与活泼泼的情境结合起来,孩子们的所学所得必将长久地贮存在记忆库中。
二、不仅仅是机械讲解,也是合作探究
新的时代背景和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打破教师机械讲解的课堂霸权现象,由注重教师一人讲解到多人合作探究,形成师与生互动、生与生合作的上挂下联、左顾右盼的局面,以此推动数学学习向一个全新的、多元的、灵活的方向逐层展开。仍然以《时分秒》的学习为例,可以进行这样的设计:
1.请班上跳绳跳得最好的同学上台进行表演,其他同学给他估算用了几秒时间,老师用秒表准确计时,之后进行汇报,对估算较准确的进行表扬,对估算的不准确的一起来总结原因,吸取经验教训。
2.掰手腕游戏,一起估算从游戏开始到结束用了几秒时间,老师另一只手用秒表准确计时,之后进行汇报交流。
3.合作活动:(如说一句话、画一个人的头像、写一个字、写一道口算题、擦一下黑板……)每小组4人,可以一人做事,一人当裁判,喊“开始”、“停”,第三人用自己的方式估算时间,第四人用钟表计时。之后进行汇报交流。
跳绳估算也罢,掰手腕游戏也罢,合作估算与计时也罢,都应该让孩子们焕发出“生命活力”,都应该以生为本,以学为中心,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自主合作的涓涓细流充盈在教学的每一个细微处。在这样的从“教”到“学”的华丽转身中,受惠的不仅仅是孩子们,也是教师,也是与此相关的一大群人。
三、不仅仅是紧扣文本,也是拓展延伸
以上设计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触摸“时分秒”的核心概念,但这还不够。好的数学学习,不仅仅是紧扣文本,也是在基于教材下的拓展延伸。毕竟,对于小学生而言,接触“时分秒”的机会真是太多太多,我们完全可以从不同的渠道去寻找和发现“时分秒”的更多奥秘和魅力。对此,我们需要重构教学框架与重组教学资源,以此开启新的空间、新的可能和新的疆土,给孩子们腾出思维锻造更大的舞台和空间。
1.画面演示:秒的悄悄话,呈现秒表的实物投影,让学生了解有比秒更小的单位。
2.你知道古代的时候用什么作为计时工具吗?
3.火车9:20开车,王明从家到火车站要35分钟,那么,他需几时几分从家出发才能赶上火车?火车正点到站是9:20现在,晚点35分钟,火车几点才能到达?
本以为,“秒”这个时间单位应该最小了,谁知还有比这更小的时间单位,但是,古人居然是用“一天”这么大的时间单位……这样的探究引领孩子们穿越时间,更细腻地感受时间,以此发现更多,收获更多,师生何乐而不为呢?
随后,赶火车以及火车晚点等现实中有关“时分秒”的感受与体验,使孩子们对时间有了具体的、物化的感受,这样的拓展不仅仅是单轨道,也是锻造孩子们思维、情感和心灵的多轨道。如此,数学拓展之路必将进一步延伸,路之远处更美的风景会再次扑面而来,而孩子们也必将在数学的多轨道上走得更远,收获得更多。
参考文献
[1]林茶居文晖中学的课堂辩证法[J].教师月刊,2013,(1),20。
[2]陈智峰追求教学之“趣”[J].教师月刊(原创版),2017,(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