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儿童在活动中初步建立数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4-14
/ 2

让儿童在活动中初步建立数感

吕泽先(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王井小学643033)

【关键词】儿童;活动;数感

Activitiesforchildrenintheinitialestablishmentofthenumberofflu

LvZexian

【Abstract】Theprimarysenseoftheestablishmentofanumberofchildrenisadifficultthing.Inparticular,drytypefillingpressuretoteachafewmoredifficultforstudentstofeelthesignificanceoftheroleofafewappreciate.Theauthorofthisarticle,throughtheirunderstandingofthenewcurriculumstandards,thefulllinkinteachingpracticallife,tocarryoutavarietyofmathematicalactivitiestoenablestudentstoexperienceintheactivitiesofthesignificanceofafewtoafewtounderstandtheroleofrepresentationandexchange,sothatstudentsinlivelyandinterestingactivitiestoestablishthenumberofinitialflu.

【Keywords】children’s;numbersenseof;activities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儿童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我从教学5以内数的认识开始,就注重了对儿童良好的数感的培养。教学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引导儿童用5以内各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用多种方法来表示5以内各数。用实物、图形结合一一对应地体会5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等,让儿童在具体的情境中逐步建立数感,培养儿童的敏感性和直观判断能力。6-10的认识,是儿童已经认识了0~5之后进行的,是一次数的扩展。教学时,我首先让儿童联系生活,感悟已经学过的5以内的数是远远不够的,在实际计数中,还有很多比5大的数。如,数一个班的人数、统计公路上跑过的汽车等。因此,认识6-10是实际的需要由此产生一种学习的动机和需求。教学中充分运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5以内数的知识基础,首先通过西师版小学数学第一册教科书第26页的儿童化环境、植树造林的主题图,让儿童自主的、随意的数(小桶的个数,铁铲的把数,小鸟的只数,植树的人数,树的棵数等)。然后要求儿童按照6—10顺序依次数一数、说一说。接着让儿童摆小棒,从5开始,依次认识6~10各数,让儿童认清并理解几添上1根是几根,顺向认识后又反向认识,充分理解相临数相差“1”,再通过“比、划、读、写”有序的数学活动,把6—10的认、读、写落到实处。

1儿童对数的认识是从数数开始,把数出的物体个数用数来表示,这是数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

教学中,我较多采用数一数、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分一分等外显性活动,强化儿童的感性认识,帮助儿童建立清晰、明确的数感。例如,为了使儿童认识数所表达的数量的实际含义,我充分利用西师版小学数学第一册教科书第8页例3所提供的一个范例,让儿童从2颗糖、2个苹果、2本书……认识到一切数量为2的物品个数都可以用“2”这个数来表示。这是一个由物到数,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儿童认识这个范例后,才可以由物到数,也可以由数到物学习数“3”。即3可以表示3个萝卜、3棵小树……从而明确3可以表示数量是3的任何物品。在这个过程中,我鼓励儿童尽情发挥,尽情想象,尽可能形成一个儿童活动的高潮,并注意儿童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2儿童对每个数的认识不是孤立地进行的,它是在相互联系的过程中来完成的

这种相互联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序联系。如,5添上1是6,6去掉1是5,这种相临数之间的有序联系符合自然数的计数法则和顺序法则。因此,我在教1—10各数后,就强化了这种有序联系。二是数与数之间的组、分联系,也就是我们教学中常说的组成与分解。介于此,在认识1~5各数时,我让儿童以自主活动的方式,完成把5根小棒分成两堆的活动。不同的儿童分法不同,有的分为1与4,有的分为2与3……。然后组织讨论,交流,将各种分法有序排列,让儿童有序认识。再让儿童对应小棒图填出5的组成。这样,不仅强化了5的认识,更强化了5与1、2、3、4的关系。在认识6—10各数时,以“8”为例,通过分小棒,讨论8与1—7的组分联系。这样,既强化了数的认识,也为8的加减计算做了准备。

总之,要为学生建立良好的数感,就应该在教学中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通过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感兴趣的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去感知数,去认识数,建立恒久的数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