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

孙兰珠

孙兰珠(盐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步凤镇中心卫生院224045)

【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46例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治疗前为患者检查子宫内膜病理情况、血常规以及性激素全套。在患者诊刮后第1天口服米非司酮,连续服用半年。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闭经,停药后一年随访结果是:27例患者闭经;16例患者月经稀发,经量减少;3例患者停药后一个月左右月经恢复正常。结论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米非司酮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1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3-0166-01

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指更年期妇女由于卵巢功能退化,不能进行正常规律性的排卵而导致的子宫异常出血,而并不是生殖器本身出现器质性疾病或者全身性疾病。通常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发生于45岁至55岁的妇女,常伴有贫血,甚至会出现休克症状。临床上常采用刮宫、性激素、子宫切膜切除等方式给予患者治疗。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文收集并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46例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年龄在46岁至54岁之间。就诊时的子宫内膜病理报告结果是:增生期的患者26例;单纯增生过长患者10例;分泌期患者7例,囊腺型增生过长患者3例。血色素检查结果是:91-100g/L的患者21例;61-90g/L的患者14例;小于60g/L的患者11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经血过多、经期延长、周期明显不规则。

1.2治疗方法

治疗前为患者检查子宫内膜病理情况、血常规以及性激素全套。在患者诊刮后第1天口服米非司酮,连续服用半年,每天的剂量是12.5mg。若患者伴有贫血,可服用铁剂。患者每个月均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以及血脂,并在3个月与半年后复查性激素与B超。

2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闭经,停药后一年随访结果是:27例患者闭经;16例患者月经稀发,经量减少;3例患者停药后一个月左右月经恢复正常。有4例患者出现潮热、心悸的感觉,不排除是由于更年期综合征所导致,对症辅助治疗后好转。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停药后恢复正常。另外,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相关的数据用xs表示,具体数据的变化如表1所示:

表1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变化

由表可知,治疗后LH、FSH、E2均下降明显,而PRL、T无明显的变化。

3讨论

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由于卵巢功能障碍而引起的无排卵性异常出血,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多或不规则出血,是妇科较为难治的疾病之一。更年期妇女的卵巢功能衰退,子宫内膜不能同步脱落,造成出血量多且不易止血。而米非司酮属于抗孕激素类药物,主要通过竞争性结合孕激素受体起作用,可以增加闭锁的卵泡数,促进卵巢残存卵泡的耗竭,最终形成闭经。

对于更年期功血的治疗原则是在止血的前提下促使患者闭经。更年期功血患者在选择止血药时应慎重,只选择雌激素会导致子宫内膜过度增生,故临床不建议选择雌激素类药物止血,除非排除了子宫膜内膜的恶性疾病。而选择孕激素类药物进行止血,有时会出现突破性出血,且长期服用孕激素药物是否安全还有待研究。因此,在治疗更年期功血的时候,医务人员应该帮助患者选择一种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临床应用发现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具有良好的协调性,能影响内分泌轴的多个部位,可直接调控子宫内膜与血管的生长。米非司酮作用于丘脑,可起到抑制FSH与LH的分泌;作用于垂体,也可起到抑制FSH与LH的释放,直接加速了卵巢残存卵泡的衰退。患者服用小剂量米非司酮,可明显增加子宫内膜孕激素的受体、可减少内膜腺体数量、可促使子宫内膜呈现萎缩状态。本组患者在治疗后测定FSH、LH等明显低于治疗前,而PRL、T则无明显变化,表明米非司酮对性激素调控的机理是一种反馈性调节模式。

综上,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是较为理想的药物,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但该药物治疗时的最佳剂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佐英,宋爱清.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J].浙江预防医学.2011,14(10):50.

[2]许少敏.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0,18(5):348.

[3]陈学燕,李杰.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分析[J].安徽医药,2011,6(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