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意理论对中医翻译的启示

/ 2

释意理论对中医翻译的启示

李凤兰,李小艳

摘要:法国释意派理论主要是针对翻译过程展开研究的较为系统的理论,该研究把翻译过程分为三个重要程序:理解、脱离原语语言外壳、重新表达。本文试图结合中医的特点,对其翻译的三个过程进行具体分析,来阐释该理论对中医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释意理论;中医翻译;理解;脱离原语语言外壳;重新表达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33X(2011)03-0061-02

1引言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遗产。它以辩证思维模式来探求人体世界的平衡,人与人的和谐,在历时几千年的医疗实践中,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独特的医学体系。中医的理论基础主要为古老的东方哲学思想—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一元论等,同时,宗教理论,特别是儒、道、佛三大宗教,丰富了中医学。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世界交流的不断扩大,古老的中医也越来越受到西方重视。但中医走向世界却遭遇翻译障碍。中医翻译一直处于实践中摸索阶段,中医翻译者更倾向于对语言各类组成成分翻译方法的探究,往往见树木而不见森林。笔者认为,根据中医的特点,以释意理论来指导中医翻译实践能够提高翻译质量,从而让中医翻译走出目前的困境。

2释意翻译理论

法国巴黎释意学派诞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其创始人为D•塞莱斯柯维奇教授。该理论是经过多年口笔译理论研究,在大量自身经验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一套独具特色的理论。自八十年代以来,释意理论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十几本重要的翻译学论著相继问世,研究范围也从最初的口译逐步扩展到笔译,文学翻译,科技翻译,翻译教学,一般翻译理论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该理论的研究对象不再停留在语言层次,而是将翻译作为交际行为进行研究。D•塞莱斯柯维奇教授在1998年接受许筠教授专访时这样解释“翻译首先是人类的交际行为。在自然的交际活动中,语言主要起工具的作用,因此我们强调,翻译的对象应该是信息内容,是意义,而不是语言。”[1]其研究人员最终提出了三角形翻译过程的假设,界定翻译程序为:理解,脱离原语语言外壳,重新表达。释意理论认为译者应该超越语言符号,利用自己有限的自由,充分调动认知补充的方方面面,实现与译文读者的平等沟通。本文将结合中医的特点,通过对其翻译三个程序的具体分析,来阐释该理论对中医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

3释意理论对中医翻译的启示

3.1理解阶段

释意理论认为,如果翻译是交际行为,翻译的对象必然是交际意义。那么,理解的内容也应该是交际意义,而不是语言。如果交际意义是语言知识同语言外知识交融的结果,理解的前提条件是语言知识,主题知识及百科知识和交际环境。[2]从这一观点出发可推知,译员首先要理解原语语言所表达的意义才能达到交际目的。而要做到真正理解,不仅要掌握该语言,还必须有一定的认知补充。中医语言多用半文半古四六字句等语言格式,有着丰富的中医中药特有的习语和丰富多彩的修辞格,承载者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积淀。而且,作为一门医学科学,还具备着丰富的医理和治则。所以中医译员一定要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所译内容,把正确的医学信息传递出去。

3.2脱离原语语言外壳阶段

脱离原语语言外壳是指“伴随语言符号产生的认知和情感意义,对语言符号的超越。”D•塞莱斯柯维奇教授在“国际会议译员—言语与交际问题”一书中明确提出“必须跳出语言,不拘泥于那种不超越语言涵义的深层结构概念,而应当采用诣在建立一种说明如何使用言语时进行意义分节的图表的口译模式。”[3]脱离原语语言外壳意即摆脱原语语言形式,抓住文章或讲话的思想,力求能用目的语非常自然地传达思想,而不是拘泥于原语具体的字词。它是释意理论有别于其它传统翻译方式的关键所在,是基于理解和表达的中间过程。笔者认为,这一步骤正是中医翻译的精髓。因为中医语言同中医理论一样,历史悠久并具有复杂性。其一,中医语言突出的特征是明确的特定词汇往往表示不确定的,多变的概念,由此造成了多种语言冲突的现象。其二,一些中医中常见的概念和最常用的词语在英语及其它欧洲各国语言中缺乏对应语,如,五行,气,命门等。另外,中医用语高度的语义概括性及简洁的结构特征使其具有高度的信息密度和运载力。[4]基于以上特点,如果译员拘泥于语言形式采取硬译的原则,势必造成不知所云,理解困难的现象。这一程序的提出,填补了中医翻译理论上的空白。

3.3重新表达阶段

即使用另一种语言的再表述。应该采用听众或读者能够接受的方式表达理解的思想。译者不仅应该表达与原文一致的思想,还应采用能够产生同样效果的形式。原文作者寻找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译者也应该根据理解的思想用相应的方式加以表达。[5]具体到中医翻译,笔者认为有几点原则可遵循。首先,因为中医用语有高度的信息密度和运载力,因此,在翻译成目的语时,有必要把所指的全部内容表达清楚到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医。其次,中医与现代医学属于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但两者在具有差别的同时还存在着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为了更好地达到交流的目的,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医学中与中医对等的成分,同时,对于中医中特有的概念及常用词语,我们应该尽快使其规范化并使其得到广泛确认。

4结论

笔者认为释意派翻译理论指导中医翻译是积极的,有效地,而脱离原语语言外壳这一环节是其最有光芒的论点。为了促进中医走向世界,中国急需高质量的既有深厚英语功底又熟悉中医理论的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1]许筠.翻译释义理论辨—与塞莱斯科奇教授谈翻译[J].中国翻译1998(1):9-13

[2]许筠,袁筱一.当代法国翻译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10.

[3]许筠,袁筱一.当代法国翻译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168.

[4]李照国.中医翻译导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98-98

[5]许筠,袁筱一.当代法国翻译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170.

[6]刘和平.释意学派理论对翻译学的主要贡献—献给达妮卡.塞莱斯可维奇教授[M].中国翻译,2001(4):62-65.

[7]牛喘月.中医英语翻译的基本特点[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1,3(2):159-160.

[8]袁筱一.论释意理论的忠实概念[J].外语研究,1997,3:425-427.

InterpretiveTheory’sEnlightenmenttoTCMTranslation

LIFeng-lan,LIXiao-yan

(ForeignlanguagecollegeofHebeiUnitedUniversity)

Abstract:ThroughanalysisonthethreetranslationproceduresadvocatedbyInterpretiveTheoryintheTCMTranslation,thispaperprobesintoInterpretiveTheory’senlightenmenttoTCMTranslation.

KeyWords:InterpretiveTheory;TCMTranslation;understanding;freedomfromtheoriginallangue;re-expression

*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HB10YY07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凤兰(1970—),女,汉族,河北魏县,华北煤炭医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汉对比研究。

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外语学院,河北唐山邮编0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