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数字报纸的发展趋势及基本策略
童曼丝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作者简介:童曼丝,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6级播音主持专业。
摘要:近年来,以数字技术为依托的新兴网络多媒体的迅猛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的影响和冲击不容忽视。传统媒体在应对新媒体竞争时,纷纷展开对自身的重塑,抓住数字时代的机遇,应对新兴的网络媒体发展。数字报业概念的提出正是传统报媒面临新形式针对自身业务做出的积极调整与转型。着力探讨有关数字报纸的发展模式及可行的盈利形式,以期为数字报纸的运作实践提出有效可行的理论建议。
关键词:数字报纸;数字化;盈利模式
2009年3月美国出版巨头赫斯特集团宣布,《西雅图邮讯报》将在3月17日发行最后一期报纸,然后转型为新闻网站。转型后的《西雅图邮讯报》内容以评论、其他新闻网站链接为主,本身的报道为辅。
数字报纸是传统报业在数字化背景下进行战略转型的产物之一。在数字报纸未来发展过程中,很多做法都是一种尝试,并没有太多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甚至有失败的可能,但这并不能阻止数字报纸一路向前的发展趋势。数字报纸所承载的意义不再仅仅只是传统报纸的翻版,而是一个在网络背景下形成的多媒体化的综合信息交流平台。
1转变经营理念,增加对数字报纸的重视程度
经营理念即是系统的、根本的管理思想,是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所遵循的根本原则与核心思想。发展数字报纸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报业经营理念。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报业集团的高层领导只是顺应国家政策与数字化的浪潮提倡发展数字报纸,没有将其作为报业集团新的盈利增长点来看待,更没有把发展数字报纸纳入发展数字报业的战略层面的高度加以重视。
目前我国数字报纸多以超文本链接的方式挂靠在报业新闻网站的主页上,其具体经营方式的选择掌握在数字报业领导层和集团新闻网站负责人的手中。因此推动数字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重视程度,让他们拥有的自主经营权,并在保证充足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的情况下,将经营的自主权更多下放给新闻网站,报业集团领导则从更高的战略层面上来指导和规划。
2引进数字报纸人才,调整报业内部人力资源结构
目前人才市场所能够提供的适用人才严重匮乏。有学者在对我国数字报业实验室首批申报项目计划书进行研究时发现,在提及数字报业人才来源的问题上,“55.8%的申报单位并没有明确的规划,20.8%的申报单位倾向于通过内部调整获得人才,这些单位一般将倚重其内部的采编人才;其次16.9%的申报单位倾向于通过对合作方实行人才互助的方式获得人才”。
首先,引进复合型新闻人才。管理人员要懂得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发展数字报纸,而技术人才也必须从经营管理的战略高度了解开发和运用何种数字技术和服务,能有效地为数字报纸带来读者资源,实现盈利的最大化。
其次,扩大采编人才队伍,实现专业化记者和社会化记者的类别分工。数字报纸要真正实现实时互动的功能,必须要求大量的新闻来源,就像现在很多大型门户网站一样,每天要求每位编辑要发布上百条的消息。这对于传统报社的记者来说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一方面要实现专业记者队伍的扩充,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社会资源,最大程度的提高新闻来源。网络的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传播者,这已经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数字报纸也可以通过这一点来增加新闻的渠道。3办好纸质报纸,以不变应万变
在与广播和电视等电子媒体激烈竞争中顽强生存下来,并且得到大发展的印刷报纸,与其他媒介(包括网络)相比,有便于携带、便于阅读和查阅、便于保存、价格便宜等特点,加之人类在几个世纪中养成的根深蒂固、代代相传的线性阅读习惯,使数字报纸不可能完全将传统报纸取而代之。在这种教学内容以印刷媒体为主的学习环境中,他们必然会养成传统的线性阅读习惯,除非将学校的传统课本和图书出版业全部电子化,才有可能让新生的一代完全成为电子代、网络化的读者,事实上,就目前情况来看,这是不可能的。
此外,对于我国报业来说,报纸优势或核心竞争力在于自己的内容资源,而目前我国数字报纸尚不具备自身的内容生产优势,新闻内容和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发布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传统报纸,同时,传统报纸百年树立起来的公信力和认可度是数字报纸目前所无法企及的。品牌忠诚度是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认同程度,也可以理解为消费者继续购买该企业产品的惯性程度。纸质报纸办报质量好,信誉高,读者的忠诚度越高,数字报纸也影响越大。纸质报纸多年的办报传统,形成了一整套的办报思想、管理办法,这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其在读者中的可信性和影响力,是新兴的媒体望尘莫及的。
参考文献:
[1]廖秉宜.中国报业数字化发展的现状与前景分析[J].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07.
[2]喻国明,戴元初.中国数字报业发展的现况、问题与路径选择[J].中国报业,2007.
[3]闵大洪.数字传媒概要[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曹鹏.中国报业集团发展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5]陈刚等.新媒体与广告[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