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发病特征及临床特点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2

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发病特征及临床特点研究

宋喜成

宋喜成

(濮阳市油田总医院耳鼻咽喉科457001)

【摘要】目的探究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的发病特征和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鼻出血患者100例,研究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患者的发病特征以及临床特点。结果鼻出血患者,男女比例为3:1,40至69岁为发病的高峰,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3月为发病的高峰期,80例患者伴发一种或者是多种全身疾病,比例为80.0%,合并高血压为33例(33.0%)。结论顽固性鼻出血因素包括自身因素以及多种因素,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对多种因素综合考虑。

【关键词】顽固性鼻出血发病特征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R76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5-0155-02

在耳鼻喉科,鼻出血是常见的疾病,也属于常见的病症。多数鼻出血患者在进行前鼻孔填塞以后,就会痊愈,但是,部分鼻出血患者进行多次前后鼻孔填塞,出血不能得到控制,临床是顽固性鼻出血,患者需要承受很大的痛苦[1]。顽固性鼻出血出血点位置多是鼻腔顶部嗅裂筛前动脉出血或者是下鼻道后端穹窿处,位置比较隐蔽,需要进行电凝治疗,本次研究主要是分析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的发病特征和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鼻出血患者100例,男性患者为75例,女性患者为25例,男:女为3:1,年龄为16至88岁,平均为58.6岁。全部的患者均具有多次鼻出血病史,出血量为30至4000ml

方法结合病因、出血点部位,选择治疗方法。患者多选择仰卧位,在局麻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借助鼻内窥镜的引导,利用吸引器,将鼻腔内积留凝血块吸净,对出血的部位作出判断,应用1%地卡因30ml(加入肾上腺素3.5ml)或1%麻黄素制成棉片,对鼻腔黏膜实施麻醉及收缩,3-5min以后,将棉片取出,鼻内窥镜下仔细寻找出血点,明确出血点位置。发现出血点以后,应用双极电凝进行止血,持续的时间约为2至3秒,反复的进行灼烧,直至出血部位黏膜变白,活动性出血停止。电凝的部位涂抹红霉素软膏,对黏膜糜烂处,应用明胶海绵或可吸收鼻腔止血棉(纳吸棉)填塞覆盖,在必要情况下,应用凡士林油纱条进行填塞。

结果

治疗结果100例患者,一次性治愈为95例,5例患者在局部填塞将油纱条取出后,产生鼻出血,再次接受治疗,随访半年没有出现出血情况。

发病的年龄分布随着年龄的增加,顽固性鼻出血发病率增加。40至69岁为发病的高峰,70岁后,比例有所降低。

发病的季节分布顽固性鼻出血具有多发的季节,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3月为发病的高峰期。

伴发疾病80例患者伴发一种或者是多种全身疾病,比例为80.0%。合并高血压为33例(33.0%),合并糖尿病为13例(13.0%),胃溃疡病为6例(6.0%),凝血机制障碍为5例(5.0%),肝硬化为4例,肾功能不全为3例,膀胱癌位为3例,肺癌为1例,其他12例。

出血部位前鼻镜或者是鼻内镜检查,鼻中隔出血为54例,前下部出血为20例,顶上部出血为15例,其他为11例。

讨论

对于鼻出血发病率的报道较多,鼻出血发病率男性明显的大于女性。宋秀琴等对158例老年鼻出血进行分析,男女鼻出血比例约为3.3:1,Tomkinson等对6885例鼻出血住院的患者进行研究,49岁之前,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2倍,在50岁后,这种比例消失,分析这种情况可能和雌激素作用于鼻腔黏膜、血管具有一定的关系[2]。对于性别因素,它是否和顽固性鼻出血具有某种因果关系,值得深入研究。

根据年龄分布情况,70岁以后发病比例降低,可能和老年人数量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关系。顽固性鼻出血主要的发病对象是中老年人,可能的因素是这个年龄段人群生活工作的压力较大,高血压发病率较高。

在本次研究中,温度对鼻出血产生影响,最热季节住院人数约为最冷季节的1/2。本组的研究结果显示,顽固性鼻出血多发季节是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3月。这个季节气候相对干燥,空气质量较低,在这种情况下,鼻腔粘膜易出现破裂,进而出血,所以,应当加强气象研究,寻找气象因素对鼻出血的影响。

对于顽固性鼻出血,应用鼻内窥镜显像系统,视野清楚,亮度较高,鼻腔各隐蔽部位观察比较清晰。在寻找出血点后,结合患者的情况,探明出血点后,在鼻内镜下根据患者的情况,应用的方法包括:(1)填塞,(2)烧灼,(3)激光,(4)电凝等方法,止血后,覆盖明胶海绵或可吸收鼻腔止血棉,对创面形成保护,避免出现创面感染。当术中出血比较凶猛时,可应用肾上腺素棉片先进行收缩止血,活动性出血停止以后,再进行电凝止血。

对于鼻出血,常规治疗方法包括:(1)烧灼出血部位,(2)应用凡士林纱条进行鼻腔填压,(3)鼻出血严重患者应当在鼻腔前后进行填塞。填塞的范围比较大,止血的位置缺乏准确性,盲目性比较大,再出血发生率比较高。填塞会导致头痛以及缺氧等症状,对正常呼吸以及睡眠造成影响,后鼻孔填塞容易出现咽痛、鼻咽炎等。多数患者不能接受传统止血的方式,在进行填塞或者是将纱条抽出时,可能会出现虚脱等问题。在鼻内窥镜下对鼻出血进行处理,优点表现为:出血点在定位方面较为准确,容易发现出血点,方法比较简便,创伤较小,产生的并发症比较少,患者受到的痛苦比较小,止血的效果比较理想[3]。

总之,顽固性鼻出血因素包括自身因素以及多种因素,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对多种因素综合考虑。

参考文献

[1]翠柳.顽固性鼻出血34例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0):1246-1247

[2]闫金花.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138例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2):763-763,766

[3]吴道林,朱锦洲.顽固性鼻出血109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5):F0003-F0003

[4]唐艳艳.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4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2):190-191

[5]郭秀清.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58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5):536-537

[6]夏小平,郑根水.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50例体会[J].中国乡村医药,2013,20(7):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