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训练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康复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早期康复训练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康复的影响

任雪玲席蓉范丽娟郭静

(金塔县人民医院外一科甘肃酒泉735300)

【摘要】目的:总结2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功能训练对康复的影响。方法:术前做好做好各项检查及准备工作、患者心理疏导工作,使其了解手术的必要性,并将术后的康复计划演示给患者,教会患者;术后指导并督促患者开展早期功能训练。结果:26例患者平均住院18天痊愈出院。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早期功能训练具有促进骨愈合、提高治愈率及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的优点。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早期训练;康复;影响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7-0080-02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部至小转子水平之间的骨折。在大转子、小转子及转子间均为松质骨,转子间处于股骨干与股骨颈的交界处,是承受剪式应力最大的部位,也是骨质疏松的好发部位[1]。骨小梁的骨质疏松发生速度较快,而股骨矩则较慢,骨小梁与股骨矩的结合部是骨质最薄弱处,易发生转子间骨折,由于非手术治疗通常需要较长时间卧床,导致并发症增多,死亡率增高,因此近几年更多的医生主张早期手术治疗。本文选取2017年6月到2017年12月在我院骨科收治的通过手术治疗的26例转子间骨折患者,再配合早期功能训练后均痊愈出院,且无并发症发生,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26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6~82岁,平均74岁,车祸8例,骑自行车摔倒8例,不小心摔倒10例,经手术切开复位DSH(动力髋)内固定加早期功能训练,25例患者经手术治疗15~17天痊愈出院,1例患者手术治疗后髋关节活动受限,经关节活动仪(CPM)被动运动3天后痊愈出院。

1.2护理方法

1.2.1术前护理

1.2.1.1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尽快熟悉病区环境,主治医师,责任护士,尽最大的努力解决患者住院期间的疑难问题。为患者介绍有关手术方面的知识,将手术的必要性、优点、预期目标、可能出现的问题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清楚,消除患者的疑虑和恐惧,增强患者及家属的信心。全面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解决患者思想疑虑;全面评价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有无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各项检查。

1.2.1.2配合做好术前相关检查如血RT、电解质、肝功能、心肺功能、X线摄片、心电图检查等。术前鼓励患者做股四头肌、臂中肌的肌肉等长伸缩训练。练习床上大小便,术前1天晚和术晨进行术区皮肤清洁消毒、备皮,术前注射应在健肌体臂部或上臂三角肌注射。术前禁食10小时,禁水8小时,术区备皮,必要时备血。

1.2.1.3制定康复教育计划在术前,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方法、优点及成功率等,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教会患者术后功能训练方法,向患者及家属讲明术后功能训练是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的有效措施。通过对患者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的了解,采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各种功能训练的要领,促进患者领会并掌握。

1.2.2术后护理

1.2.2.1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护及观察,包括心电监护、意识、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心率等的变化。对有合并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的患者进行心率、心律及心电图的变化的监测,并对异常进行及时处理。由于本次手术中出血量较大,导致术后易发生组织灌注量不足,故术后除需详细了解术中失血及补液等情况外,还需严密观察尿量、保证尿量30ml/h以上。

1.2.2.2患肢的正确护理患肢制动,使患肢外展300中立位,观察并准确记录患者引流液的量及颜色,正常引流量为50~250ml/d,色淡红,如引流量超过30050~250ml/d,且颜色鲜红者,需及时处理。术后2~3天,如引流量在50ml/d以下即可拔管。于术后2~3天对患者进行X线摄片以复查骨折复位情况。

1.2.2.3感染的预防为预防感染,对所有患者术前1d和术中均给予抗生素,限制陪护人员,病室保持在18~22℃,湿度保持在50~60%。切口辅料保持清洁干燥,切口换药及静脉输液等操作均应执行严格的无菌操作。鼓励和指导患者做有效深呼吸及咳嗽,将呼吸道分泌物及时清理,必要时可进行雾化吸入及叩背排痰。留置导尿期间保持尿管通畅,会阴护理2次/d,饮水量2.5L/d以上,可有效预防尿路感染。

1.2.2.4压疮的预防患者均为老年患者,因全身循环差且术后疼痛不宜翻身,使其骶尾部及骨隆突部位易发生压力性溃疡从而产生褥疮。术后宜使用糜子垫床以缓解压力。令患者的床铺保持平整、干燥、无碎屑,使其皮肤清洁干燥。同时正确的使用大便器,防止拖拉而擦伤皮肤[2]。

1.2.2.5血管栓塞的预防密切关注患者意识、肢体活动及肌力变化,观察患肢肿胀疼痛和循环情况,鼓励和指导患者主动进行患肢屈伸跖屈运动,如足背伸屈运动1次/h,10~20下/次。指导患者家属为患者做双下肢向心性肌肉按摩,2次/d,30~60min/次,以促进血液循环。

1.2.3术后早期功能训练术后早期功能训练计划详见表。术后20~30d患者扶拐下床,患肢避免负重功能锻炼。3月后患肢负重功能锻炼。

2.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流动性的增大,加之社会老龄化日趋严重,外伤性骨折的机率越来越大,尤其老年人生理性的骨质疏松以及行动的不灵活,更容易造成股骨转子间骨折[3]。过去股骨转子间骨折,由于经济问题和医疗水平的限制,往往老年人发病后选择保守治疗。保守治疗需要骨牵引和皮牵引6~8周,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高要求,更多的主张早期手术治疗。实践证明早期手术治疗,配合早期功能锻炼,不仅促进伤口愈合,功能恢复,而且大大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了家庭人员的陪护负担,也给社会减轻了负担。

【参考文献】

[1]韦仁杰.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进展[J].河北医药,2017,39(19):3019-3021.

[2]周先华.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的治疗方法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2):177.?

[3]朱建非,陶伟伟.老年性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不同固定方式利弊探究[J].实用老年医学,2015,(9):708-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