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评价

徐水亮1,2叶方立1(通讯作者)

(1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湖北武汉430000)(2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黄石435100)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50例慢性乙型肝炎,研究时间为2016年06月至2018年04月,按照肝纤维化程度的不同分为五组,即对照组(S0期)、S1期组、S2期组、S3期组、S4期组,各10例,且对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指标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白蛋白(Alb)等指标可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逐渐降低;而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凝血酶原时间(PT)等指标可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逐渐升高。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实验室检查指标意义重大,有利于及时发现肝纤维化,继而为临床早期治疗争取时间。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实验室检查;肝纤维化

【中图分类号】R57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7-0070-02

慢性乙型肝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疾病之一,具有极高的发病率,能够导致患者逐渐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及肝癌的早期阶段,若是早期进行有效治疗,能够起到逆转的可能[1];为了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研究对象为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见正文描述。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50例慢性乙型肝炎,研究时间为2016年6月至2018年4月。男女性别之比为25:25;平均年龄值(55.26±1.22)岁,年龄范围35至75岁。50例患者均同意参加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经病理检查确诊分期;(2)认知功能正常,能够正常交流。

1.2方法

50例患者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10mL,血常规立即检测,离心后取血清冻存备用,其中血常规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XS-1000i检测,肝功能等指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obasC501检测,凝血指标采用全自动凝血仪CA7000检测,与此同时在超声引导下采用全自动活检针于肝脏组织进行穿刺,且通过甲醛固定染色后,利用显微镜观察肝脏纤维化分期并分类。

1.3观察指标

观察且评估50例患者的对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指标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0.0分析本文数据,P<0.05表示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析各项指标水平:

由下文数据可看出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WBC、Hb、PLT、Alb等指标逐渐降低;而ALT、AST、GGT、PT等指标逐渐升高。

3.讨论

于本次研究结果中可发现白细胞、血红蛋白等指标与肝纤维化呈负相关,因为肝纤维化预后不良重要指标在于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加上肝纤维化患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血小板消耗及脾脏血分流;曾有学者研究表明,肝纤维化患者中存在血小板滞留脾脏现象,可明显降低外周血小板水平,若是血小板水平出现降低现象,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骨髓及消耗血小板,与此同时能够降低促血小板生成素合成[2]。肝脏功能受损重要指标在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的升高,能够随着肝纤维化的不断发展,进一步加重肝窦细胞损伤程度,与此同时能够明显降低血清转氨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的清除能力;目前临床上对于血清转氨酶与肝纤维化关系存在一定争议,认为转氨酶轻度升高或正常的肝炎患者仍存在明显肝纤维化;而本次研究结果可发现血清转氨酶与肝纤维化呈正相关,因为随着肝纤维化的发展,能够逐渐损伤肝脏微循环,促使循环系统进入大量的抗原,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抗体的产生,一旦抗体与肝脏星状细胞受体相结合,则会导致肝纤维化程度越加严重,即减少凝血因子合成及延长凝血酶原时间[3]。

总而言之,一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血小板水平降低及血清转氨酶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现象,则需高度重视,通过肝脏组织学评估,以便于及时发现肝纤维化,继而为临床早期治疗争取时间。

【参考文献】

[1]窦芊,杨瑞,王园园,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2017,37(3):658-660.

[2]陈玉祯,安宏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8):989-991.

[3]李保君,李凯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水平与肝纤维化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3):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