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新时代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吴晓燕

汉源县档案馆,四川雅安625300

摘要: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化、数字化和移动通讯正在迅速而深刻地改变全球图书馆的生态与发展。与此同时,席卷欧美的金融危机和经济不振导致欧美图书馆事业出现衰退迹象,图书馆学人才的需求降低,图书馆学教育何去何从成为全球图书馆学教育面临的共同问题。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发展方向

一、中国图书馆学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图书馆学专业人才培养滞后于国家文化事业发展

中国图书馆事业正处在大发展大繁荣时期,可是,我国的图书馆学教育整体规模偏小,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求。2017年,我国共有25所高校开设图书馆学本科专业,比1998年时新增了5个图书馆学本科专业点;各院校图书馆学专业的招生规模偏小,全国每年的图书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人数约为600至700人。

目前我国已开设40个图书馆学硕士学位点。从各院校招生简章可知,各院系每年招收科学学位图书馆学硕士生大约10人左右,粗略估计,我国每年获得图书馆学硕士学位的人数约为400人。

全国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最新发布的《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招收图书情报专业硕士人数为1109人,其中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在职研究生。

根据上述粗略统计,我国每年培养的图书馆学本科生和硕士生人数大约为2200人左右。考虑到图书馆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并非全部是各类型图书馆,不少毕业生热衷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学术机构和公司企业,也有自主创业者,最后服务于图书馆的毕业生大体不足总数的50%。相对我国现有的3166个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和2600多个高校图书馆而言,这种图书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需要,图书馆学人才培养已严重滞后于国家文化事业发展。

(2)图书馆学课程体系未能适应国家重大文化发展战略需求

受英美iSchool运动的影响,21世纪以来,我国的一些图书馆学教育院系亦转向人才培养定位模糊的信息管理和数据科学。在经历了用信息、知识和数据取代图书馆和图书的几次变更之后,现有的图书馆学课程体系中同样难觅“图书馆”和“图书”的踪影,传统的图书馆学教育核心课程,如图书馆管理、藏书建设、图书分类、图书编目、文献检索、读者服务等,已相继被信息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组织、信息挖掘、数据管理等取代,目录学、图书和图书馆史、古籍编目等课程在不少院系的课程体系中消失。一言以蔽之,以网络化数字化为导向的泛信息技术课程正在全面取代图书馆学专业课程。这种转变因应了数字化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和时代要求,但是并不能满足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具体需求。21世纪以来,公共文化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和全民阅读推广早已成为国家文化发展、文化传承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大战略,可是,公共图书馆、文化遗产保护、阅读推广、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等在现有的图书馆学课程体系中十分鲜见。于是,我国的图书馆学教育犹如浮萍,虽能随着英美iSchool的潮流起伏飘荡,却无法扎根中国大地,满足国家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需求。

(3)图书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专业认同感不足

一方面,传统的“馆系合一”图书馆学教育模式在今天已经难觅踪影,现阶段的图书馆学人才培养,多囿于课堂教学,图书馆专业实习日渐式微,学生的图书馆实践能力已不能满足图书馆工作的需要,毕业后到图书馆工作基本上得从头学起。这使得图书馆对图书馆学专业的毕业生失去兴趣,以致不少图书馆在招聘毕业生时并不把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生作为首选,有的甚至不招收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生。如此恶性循环,既不利于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图书馆在我国的社会认识上地位本来就不高,图书馆学教育的“去图书馆化”又使得图书馆学专业的学生难以建立起学科自信、专业精神和职业情感,专业认同感普遍不足。这种不足直接导致许多图书馆学专业的毕业生对图书馆就业失去兴趣,在择业上并不把图书馆作为首选,而是备选,甚至根本就不选。这种现象显然与图书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悖,不利于图书馆学教育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二、中国图书馆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路向

1、中山大学模式的图书馆学人才培养观

(1)以文化自信为引领的“三根”人才培养理念

十余年来,中山大学图书馆学教育秉持“文化遗产是根源、文化设施是根基、文化人才是根本”的“三根”人才培养理念,以培养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图书馆学人才为目标导向,强调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应当积极面向国家文化需求,扎根中国大地,以文化自信为引领,以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使命,培养学生从事图书馆工作,特别是公共图书馆和文献保护事业的信心、热情和能力。

(2)以文化需求为导向的“三多”人才培养模式

图书馆学专业必须坚持把满足国家重大文化发展战略需求作为首要任务,不但要满足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需求,而且要满足文化传承和文化发展的需求。为此,中山大学建立了多层次的课程体系结构、多类型的课程资源、多维度的教学支撑机制的“三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设计多层次的课程体系,将专业课程、精品课程、通识课程和新兴课程合理纳入教学方案;建设包括在线资源、国家级教材、双语教材等在内的多类型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立足本土、面向国际的教学考核和奖励机制,实现了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2、中山大学模式的“四位一体”图书馆学人才培养体系

(1)教学

以公共文化与文化传承为核心课程体系的创新点,同时开展博雅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与综合素质。

着力建设核心课程体系。在课程设计方面,强调课程的精品化、现代化、国际化、创新性和多样性。以“信息资源共享”课程作为教学改革示范,致力于打造精品化课程,该课程分别于2007年、2016年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同时推动“图书与图书馆史”等为代表的传统课程的现代化,创建“文献保护与修复”等一系列全英(双语)课程,实现传统图书馆学课程体系的更新迭代。与此同时,引入“图书馆、信息与社会”等国际专业课程。在此基础上,专门配套建设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形成在线课程、教学视频、教学案例、国际引智资源、实验室、实践基地等多层次的创新课程资源体系。

构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开展通识教育和博雅教育,建立了阶梯式的通识教育体系。具体包括:①2008年9月启动“中山大学博雅教育计划”,每年将30%的图书馆学本科生纳入学校的博雅精英培养计划,接受跨学科的、扎实的人文社科通识教育。②通过开设“中国图书文化”等全校公共选修课程,实现图书馆学专业核心课程的通识教育改革。③创建和推广信息素养通识课程,先后创建了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的“信息素养通识教程”慕课和中山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信息获取与利用”等。

结束语:

图书馆学不仅仅是关乎信息与数据的科学,而且是关乎文献与文化的科学。中山大学图书馆学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既顺应了数字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又响应了国家文化发展与文化传承的时代需求,其独具特色的“数字+文化”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国图书馆学教育改革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可以成为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王险峰.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党校图书馆学科数字资源整合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11).

[2]葛玲.浅论信息技术对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影响[J].东京文学,2010,(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