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北碚400700)
摘要:在当今社会,农民工问题不断登上新闻头条,而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自然也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作为这一特殊群体的下一代,国家也给予了相关的重视。本文综合诸多调查问卷和论文,提出一系列解决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留守子女;教育
一.农民工的现状问题
1979年,中国总人口达到9.75亿,人口快速增长不仅给现代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和生活压力,也增加了农民工的数量。例如,以广东省为例,随处可见的工厂,二代农民工已经遍布广东省,与此同时广东省也已经成为二代农民工外出务工的首要选择。根据国家社会科学院调研中心的调查,广东省外来务工人员的平均年龄为32.1岁。16-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中16-30岁的“80后”占45.2%。
这些新生代农民工对于生活质量、工作环境以及未来发展都表现出了更高的诉求。传统的工作方式似乎并不适合于现代社会,新生代农民工对工资要求、保障要求等都与日俱增,过去的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当上升的劳动力成本遇到全球经济萧条时,压力就无法避免的传导到了提供劳动力的工人身上。
而近日,根据央视发布的消息,截止今年5月份,我国外出务工农民工增长有所减缓,尤其是相比前几年,下滑数据十分明显,并且不在出现持续性增长,增长数量仅为前几年三分之一。这说明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热情已经大幅度减弱甚至消退,外省需要的劳动力也在减少。而我国农民工具体情况究竟如何?农民工主要从事哪方面工作,他们收入情况如何?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
中国的农民工人口已经达1.5亿,其中9千万农民工年龄在30岁以下,这些流动的农民工改变了中国人口的格局,也让其下一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农民工子女的生活教育等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现状问题
近年来,针对农民工子女热点问题,国家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尤其是在教育方面,更是大力支持。但是,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综合各方面原因,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却依旧是社会热点问题。
根据之前的报道,重庆市少管所内农民工子女占八成,广东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内,六成孩子是农民工子女。这些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或者父母忙于打工而疏于管理。众所周知,农民工是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而他们也几乎在每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默默为城市建设做着贡献。但是多数农民工缺乏文化意识,农民工作为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的群体分布于城市的每个角落,他们大多数只能从事繁重的体力活,并且收入并不稳定,也被很多人看不起。因此,社会上的农民工大多也十分自卑,也并不认同自己。与此同时,农民工子女也十分无奈,他们在上学过程中常常受到轻视,并且看到自己与同龄人的差距后心理难免产生落差,这也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发育。
心理学家在此之前做了一个实地调查,了解了一下影响农民工子女身心健康的问题,大概可以分为两方面。第一点是沉迷网络,第二点是家庭的过度溺爱。首先来看网络方面,每逢节假日,返乡的农民工子女并非像常理中的那样,与同伴们一起玩耍打闹,更多的是成为“低头族”,不停的玩手机、打游戏。除此之外,就算是那些成年的大学生,也是每天一直盯着手机屏幕,缺少了他们这个年龄段应有的气息。家庭溺爱方面应该是主观的原因。很多返乡的农民工子女回家后家人十分宠溺他们,甚至于舍不得让他们做任何家务。
这些问题已经很常见了,很多教师在接触后也表示了无奈。农民工子女经历了不同的地方,他们跟随父母从贫穷的农村来到发达繁华的大城市,而自己也不得不接纳与他人所不同的地位,并且因为父母工作等原因使得他们一直抬不起头。现实的差距使得农民工孩子们心理受到了太大的冲击,并且难以弥补。
三.改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1.政府与社会发挥引导作用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涉及到很多方面,政府、家庭、学校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我认为政府作为教育决策者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第一,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校园是一个孩子一天中除了在家里之外时间待得最长的地方,并且环境的的确确影响着一个人的健康与发展。学生的学习生活不可能仅仅局限于学校,周边的社会环境对其有很大的影响。学校对于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缺乏一定能力,因此政府可出台相关文件强制治理学校周边环境。
第二.规范学校对农民工子女的常规管理。很多学校对于农民工子女并不重视,因此在一些管理上也显得力不从心。教育行政部门应该从各方面出发,制定相关文件例如安全、心理等方面并且要求相关学校强制执行具体文件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关措施。
2.加强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主体作用
事实上,由于很多民工在外的生活环境恶劣,工作时间太长,所以很大一部分儿童还要在农村留守。学校要加强对他们的重视程度,给他们以特殊的关爱,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亲子关系的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事实上,学校在这一方面做得远远不够。
3.教师要改变现有的教育观念
应试教育仍然是中国现有的主流,并且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大多数教师信奉分数,把一些基础差的农民工子女看作是自己的包袱并且不予以重视,这给这些农民工子女身心等各方面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教师必须对农民工子女加强引导,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身边的人和事,正确的看待这个社会,并且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懂得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4.学校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展
学校应该给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学校还可以利用现有的条件,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的变化,进行跟踪和指导。与此同时,学校应适度培训心理学方向教师,定期给孩子开展相关心理课程。
5.学校牵头建立农村儿童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
学校可以考虑建立专门的关爱农民工子女的监护体系,可以由学校牵头,由妇联、村委会、工会等联合发起,一起努力构建农民工子女身心健康监护体系。根据实际情况,这些监护体系可以由大学生青年志愿者、退休教师等组成。因为儿童在成长道路上常常会遇到心理等各方面的问题,并且农民工子女的父母常常打工在外,没有时间管理,而爷爷奶奶由于缺少文化和年迈等原因也无法进行引导。因此,这些监护体系可以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为儿童的身心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6.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学校教育很重要,但是家庭教育对于留守儿童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家庭教育是留守儿童获得知识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家庭承担着启蒙的作用,孩子的健康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与关爱。家庭教育是除学校教育之外的第二课堂,并且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父母的言行以及陪伴等甚至能够引领孩子的未来人生。
参考文献
[1]钟荣华.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思考[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2]续梅.1000万“留守儿童”期待关爱[J].中国教育报.2004,6,5
[3]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
[4]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