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毅
(广西容县罗江中心卫生院537522)
【中图分类号】R1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3-0184-01
本文所指的HBsAg阳性密切接触儿童是指儿童的父母或爷爷奶奶等监护人或亲兄弟姐妹中有HBsAg阳性者并与其有密切接触史的儿童。为了解乙肝对有HBsAg阳性密切接触儿童的危害,在征得儿童父母等监护人同意后,我们对154名HBsAg阴性无免疫史且有HBsAg阳性密切接触史的新生儿和3岁以下儿童进行重组乙肝疫苗(酵母)接种,并随访三年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54名新生儿和3岁以下儿童的父母均为本地人,年龄在20~35岁之间,身体健康。新生儿和3岁以下儿童出生情况均正常,其中男儿14人,女儿140人,接种时均在检测HBsAg后24小时内进行,按0、1、6程序接种,每次注射重组乙肝疫苗(酵母)5μg(0.5ml),第7个月检测HBsAg及免疫学指标。接种后三年对抗-HBs阳转者再次检测抗-HBs,以了解抗体维持水平。而对无效者给予再次接种。
2结果
2.1概况:接种后第7个月用定性法检测抗-HBs,106人为抗-HBs阳性,7人为弱阳性,41人阴性,抗-HBs阳转率为73.4%(113/154),阴性的41人中34人接受了第2个程序,按种结果26人阳性,1人弱阳性,7人阴性,抗-HBs阳转率79.4%,仍阴性者又有5人接受了第3个程序接种,结果抗-HBs全部阳转。
2.2不同年龄与抗-HBs阳转率的关系:按年龄<24小时、1~28日、1~11月、1~3岁分组,阳转率分别为91.3%、64.7%、51.2%和50%(P<0.01)。
2.3人群中危险结构与抗-HBs阳转率的关系:分为父母均为阴性组、单母亲阴性组、单母亲阳性组、父母均为阳性组、非父母监护人阳性者组共5组,阳转率分别为97%、89%、52.1%、43.6%和50%(P<0.01)。
2.4阳转率与免疫学指标的关系:共对15例有经济条件者进行了观察,在本院进行淋巴细胞比例测定,并到上级大医院测定干扰素水平,结果淋巴细胞比例测定、干扰素水平测定与阳转率无明显关系,而淋转试验抗-HBs阳转者的转换率明显高于未阳转者。
2.5随访结果:113例抗-HBs阳转者再次检测抗-HBs,结果34人(30.1%)抗-HBs消失,比较不同年龄、不同危险人群中危险结构有显著差异(P<0.05,P<0.01),对消失者给予10μg加强一次,结果抗-HBs全部阳转。
3讨论
应用乙肝疫苗对普通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抗-HBs阳转率可达95%以上,而笔者对有HBsAg阳性危险密切接触史的儿童接种效果显示,阳转率仅为73.4%,明显低于普通人。据文献报道,12月龄以下者抗-HBs阳转率逐渐升高,大于99%,提示阳转与年龄有关,而本文资料显示,有接触HBsAg阳性者危险因素的人,1~11月组阳转率非常明显下降(64.7%),年龄组明显提前,而此部分人有明显的接触HBsAg阳性者的危险因素,提示,除与年龄有关外,还与接触HBsAg阳性者接触时间长短相关。
本次观察提示干扰素水平对提高阳转率无明显作用,干扰素应当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方面[1]。
当父母均为HBsAg阴性时,阳转率与一般人群无明显差异,当越重要监护人呈阳性(尤其是母亲)时,阳转率就越低。似提示儿童与HBsAg阳性者接触越密切,阳转率就越低。
乙肝疫苗免疫后,抗-HBs可在体内维持数年,5年后抗-HBs消失率为8%~20%。而本组资料显示,3年后消失率即为30.1%,这一比率与年龄,尤其与接触HBsAg阳性者因素相关,似提示随着接触HBsAg阳性者时间的延长,不仅阳转率降低,且产生抗体后消失的亦早。我们的结果还提示,对初免无应答者重复给予第二,甚至第三程序接种,可明显提高抗-HBs阳转率。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对儿童接种乙肝疫苗的时间,应当越早越好,最好在出年后24小时内接种,对有接触HBsAg阳性者危险因素者,更需如此。而对有接触HBsAg阳性者危险因素者,接种无效时,可考虑增加接种次数或加大剂量,直至产生抗-HBs以达到防护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程乾刚赵海红.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与安全性.临床肝胆病杂志.2007,6: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