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末梢血和静脉血血细胞检验的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新生儿末梢血和静脉血血细胞检验的对比分析

詹燕婷曹汝庚陈信强

詹燕婷曹汝庚陈信强

(福建省龙岩人民医院检验科364000)

【摘要】目的新生儿末梢血预稀释和静脉血血常规中主要指标WBC、RBC、HGB、HCT、PLT等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方法取我院150例新生儿科住院患者,年龄O~7天,每人在同一时间内采集其朱梢血和静脉血;用CD-3700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测定。结果生儿末梢血和静脉血中的HBC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O.O01),RBC、HCT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差异无显著性(P>O.05)。结论末梢血并不能完全反映全身循环血液的真实情况,因此如果遇到疑问时,最好进行静脉采血复查,以免造成误诊。

【关键词】新生儿末梢血预稀释静脉血血常规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2-0206-02

随着血液分析仪的广泛应用,医学检验技术的逐步规范化、标准化操作,血液常规检查逐步由末梢血检测向静脉血检测转变;由于新生儿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一些医院为了照顾新生儿科患儿,多采用末梢血预稀释在血液分析仪上测定血常规项目,但有时也以静脉血来测定结果,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有时数值波动很大,给临床医生带来很大的困惑。为此,本文采用两种方法采集新生儿血用血液分析仪测定并对其圭要指标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等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对比分析,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月新生儿科部分住院患者150例,年龄0~7天之间,排除各类血液病人。

1.2方法采血时间在上午8:00~10:00时,采集新生儿患者静脉血1.8ml放入EDTA-K2抗凝管中,同时采取末梢血20ul于盛有稀释液的试管中待测,1小时内应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标本进行检测。采用进口sysmex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及配套试剂,每天测定前进行质控测定,上机操作人员经过严格培训。

1.3统计学方法用SPSS18.0软件处理系统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检测结果以x-±s表示,两样本均数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01表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示差异无显著性;并计算HBG的“相差指数”。

2结果

2.1150例新生儿末梢血预稀释与静脉血的血细胞部分参数见表1。

表l末梢血和静脉血测定新生儿血常规结果比较

注:﹡P<0.001;﹟P<0.05;△P>0.05.

表1显示,新生儿末梢血和静脉血中的HBC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RBC、HCT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项目差异无显著性(P>0.05)。

2.2“相差指数”分析,“相差指数”是设定静脉血所测的数值为标准数值,以末梢血与静脉血的差值除以标准值并以百分率表示。

公式:相差指数=(末梢血结果一静脉血结果)/静脉血结果×100%

将其划分<10%,10.1~20%,>20%三个档次。以相差指数<10%作为临床可接受的结果,相差指数10.1~20%的临床可否接受需慎重对待,相差指数>20%为临床不能接受。血红蛋白测定结果比较的相差指数<10%有42例占28%。10.1~20%有26例占17.33%,>20%有82例占54.67%,其中5例高达40%以上。

3讨论

本资料结果显示末梢血的HBC、RBC、HCT值明显高于静脉血,即采用末梢血预稀释法和静脉血测定血常规比较HBG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RBC、HCT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项目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原因可能为:①新生儿第一周由于周围静脉血淤滞,毛细血管血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均高于静脉血。血红蛋白值前者可高于后者2.5%~12%,红细胞压积两者比率>1,有时可超过1.2。有文献报告此差异可持续至生后12周。②在生后最初数小时,由于入量少、不显性失水及排出犬小便等,体内液体分布移动,使循环内血浆容量减少,相应地血内红细胞增加,血红蛋白值上升,生后24小时达峰值,红细胞压积在生后最初2小时从原有水平升高10%~20%。③生后数小时内因代偿胎盘输血和分娩时循环中红细胞容量的增加,血浆移出血管外,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数均有上升[1]。④仪器设计中溶血剂浓度和量是恒定,新生儿红细胞浓度高,溶血剂的量不足以在短时间内溶解红细胞达到测定血红蛋白的目的,也是影响其结果准确性的原因。

临床上医师关心的是每一个患儿的检测结果,针对本资料结果中HBC差异有非常显著性,作者特地引入相关指数比较每一个患儿末梢血预稀释和静脉血之间血红蛋白的关系,结果显示其中血红蛋白相差指数>20%为临床不能接受的患儿占54.67%,仅有28%患儿相差指数<10%为临床可接受。因此,临床上对同一患儿采用末梢血预稀释和静脉血两种方法测定结果交替使用时难以分析其结果的可靠性,尤其在对患儿作动态观察时一定要考虑到两种方法之间的差异,不能混在一起比较;血细胞分析仪原理殁取血部位(静脉血)与传统的手工法原理和血样(多为末梢血)是不同的,检测参数的参考范围也有不同。因此,各地区应根据自己地区的实际情况,调查制定适合本地区的血细胞参考范围实属必要[2]。

总之,新生儿如出现HBG、HCT、RBC明显增高且考虑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时,临床医生应结合环境因素及检查中其他各项指标综合分析;再者,末梢血并不能完全反映全身循环血液的情况,因此如果遇到结果有疑问时,最好进行静脉采血复查,静脉血内成分受环境影响较小,更能够反映全身循环血液的真实情况[3]。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主编.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28~631.

[2]丛玉隆,乐家新.再论血细胞分析技术进展与临床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3(4):370.

[3]李相会,吕凤菊,韩颍.新生儿不同状态下血常规变化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