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河南省开封市475000)
摘要:长篇小说《心》是日本近代文坛巨匠、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夏目漱石晚期的代表作。这本书通过描写“先生”一生的命运悲剧,将明治时代知识分子中利己主义者的可悲、可叹又孤独的内心世界剖析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背叛;人性;利己主义
在夏目漱石的小说《心》中,“先生”的一生是极为可悲的。他在遭遇了至亲的背叛、自我的背叛的打击下,变得悲观厌世并最终自杀身亡。他的命运也代表了明治时期一代知识分子的迷惘与困惑,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作家对社会的批判,对人性中恶的深刻洞悉以及对利己主义者的讽刺。
一重背叛——至亲欺骗
如果这个世界上连自己的至亲都无法信任,那么我们还能信任谁?这是夏目漱石向当时以及现代读者的犀利发问,其中蕴含着他对于人性的深刻批判。在小说《心》中,主人公“先生”就遭遇了这样的打击。年少无忧的他突逢惊变——双亲离世,身边只有叔叔可以依靠。因为“先生”少不经事,当父亲生前曾交口称赞的叔叔来帮助时,“先生”对叔叔的信赖感油然而生。但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几年之后,叔叔竟然借着替先生打理家产的名义将先生的遗产侵吞。叔叔在年少的先生心里曾经是一个有威信且温和的长辈,而现在却做着偷盗家产的勾当,这令先生无法接受,同时也在幼小的先生心里洒下了“众人都不可信”的念头。
文学来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对于这一情节的描写很有些现实意味,要解读它就要了解作者夏目漱石的生活时代。夏目漱石成长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的剧烈动荡。一方面它改变了人与人之间原本亲和敦厚的关系,激发了人们对于金钱的崇拜;另一方面,个人利己主义也成为了日本无法克服的社会问题。尤其是生活在这一时期的日本知识分子,他们既接受了传统的教育,又学习了西方思想。处于两种思想影响下的这一代知识分子对于资本主义笼罩下的社会现状既无法解决,又在精神上产生了巨大的困惑。作家想要借以批判的一种社会现实是人们对金钱的崇拜,对亲情的漠视。当然,这本书要仅仅止于此,它的思想性就大打折扣了。这篇小说是夏目漱石晚年的代表作,也表现了作家的一种转变,他逐渐从批判社会现实转向批判人性。
二重打击——自我的背叛
叔叔的欺骗让先生对整个社会都失望无比,当他带着这种不信任感再次踏上了以萍乡为例讨的时候,他对于周围的一切都怀着深深的警惕心。在火车上提防邻座,在宿舍远离舍友,在搬进新居后也在用警惕的眼光打量着一切。但是房东太太和她的女儿静渐渐使得先生打开了心扉,他也爱上了静小姐。此时的先生是矛盾的,他一方面“在爱情方面,从不怀疑”①215,另一方面,他担心房东太太与静小姐合起伙来欺骗他的感情。于是先生一再的犹豫和踌躇。他的内心极为矛盾,蔑视女人而又极为爱静小姐。先生自己认为对静小姐的爱是抓住了爱情高的一端——神圣的不沾染情欲的感情,但是先生却一再退缩。面对爱情的先生,在经历了亲人的背叛后无法再做出果断的决定。
如果与小姐一直处于这种爱又无法爱的阶段,可能先生也不会如此悲观厌世。在朋友K也爱上小姐并率先向先生表白心志时,先生不再踌躇犹豫了,因为他自身的感情受到了威胁,所以先生一再的打击K。最终以向房东太太提亲的方式企图击退K的感情时,K自杀了。这令先生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卑劣和无耻。K是一个最正直、单纯和善良的人,然而先生却利用他的这种弱点将他击倒。
一直以来,先生都认为自己是纯洁可敬富有道义之心的,这世上的人都是心地险恶。当先生遇到了和他同样纯洁的K时,他自然非常喜欢K并且想让他恢复正常的生活,逐渐地与世界接触。但是一旦K触犯了他的情感禁区,先生就立刻用最卑劣的手段来攻击K,这让先生十分惭愧。他一方面愧疚于间接地逼死了K,另一方面对于自己人格中恶的那一面无法接受。这让先生萌发了这样的想法:这世上的人全都不可信,就连自己也一样。当心里一直坚信不疑的信条被自己彻底的打破,先生只能限于痛苦的泥沼里不能自拔。
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想必先生的行动告诉了我们一切。“平时都是好人,至少是一般人,但一到关键时刻,就立刻变成坏人。”153在大家没有触碰到彼此的利益时,自然能够和谐相处,但是一旦关涉到个人的利益和情感,任何一个人都会使出最凶狠的手段,人性本恶。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而言,每个人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三重重创——直面真我
对自己都不再信任的先生虽然有着丰富的知识和先进的思想,也有了足够的阅历,可是身处善恶之间的他再也没有了踏足社会的欲望。因为这社会上都是一群利己主义者。于是他开始过着尽可能孤独的生活,如同行尸走肉,虚度年华。他之所以没有死的原因便是放心不下依赖自己的妻子静。
间接地害死了K的先生无处诉说自己的愧疚和悲伤,就连他都不能倾诉,这世上无人理解他。他就在家中为自己建筑了一个无形的牢笼,每天的生活就是忏悔。在与“我”这个新时期的大学生结交之后,他认为“我”是一个阅历尚浅却非常认真的年轻学生。当“我”一次次地向先生询问原因的时候,先生才想要向“我”讲出自己的经历,并且希望“我”能够从这些经验教训中吸收有益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向“我”讲述自己罪恶的先生也开始直面自己的罪恶。他能够向别人坦诚自己的利己主义的罪恶行为,并且留给“我”借鉴,表明了“先生”对超越这个“失败”以及“自我”年代的全新知识分子的认同。
“从1864年开始,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平权、求知、进取、开国的观念,而这也被视为明治精神的核心。”②最终导致先生死亡的原因指向明治天皇之死,先生认为“明治精神始于天皇,也终于天皇。受了明治精神影响的我们,就是以后活下去,也毕竟是不合时宜的。”①277他的死象征着明治时期的结束。脱胎于这个时期的无论是“先生”还是K无疑都是失败的,他们虽然接受了西方先进的思想理论,但是这种过激的,不经拣择的明治精神与传统的日本精神产生了巨大的不适应,导致了此时期的知识分子痛苦、不安与孤独。先生的自杀实质上是将代表这失败一代的自我与寂寞的明治精神一起埋葬,从而期待着“我”所代表的新一代知识分子充满希望的新生。
“明治精神”实质上是作者的一种理想,生活在明治时期的知识分子,在追求伦理道德标准的过程中,与现实生活中无可抑制的人性中利己主义的一面发生冲突。这让“先生”所代表的一类明治知识分子无法释怀,他们疑惑、矛盾、不甘心,因此才更加痛苦。而“先生”的死则是体现了作者的一种期待:希望这些知识分子能够敞开胸怀以宽容的心态与过去告别,勇敢地正视人内心的欲望的偏执。同时也“告诫后人不要在时代和世界发展的大潮中迷失自我、随波逐流。”③要始终根植于自己的文化根源和传统。
当传统的道义之心与利己之心发生碰撞时,任何一个人都会产生困惑。这本小说不仅批判日本的社会现实,它对于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同样是适用的。人性是幽曲难明的,每个人都会有利己之心,但是我们同时还要回望自己的道义之心,不可一意孤行,否则只会陷入罪恶的泥潭不能自拔。
参考文献
[1]夏目漱石著.胡毓文,董学昌译.《哥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1
[2]李锦淑.文学批评理论观照下的夏目漱石《心》的作品解读[J].语文建设,2016(36):66-67.
[3]左俊楠.浅析夏目漱石所提出的“明治精神”——以小说《心》的人物形象为中心[J].学理论,2012(11):181-182
作者简介:申丽娜,(1997年8月—)女,汉族,河南新乡人,河南省开封市人,河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2015级本科生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