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巯咪唑治疗绝经前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研究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甲巯咪唑治疗绝经前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研究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邓春雷

宁乡县人民医院湖南长沙410600

【摘要】目的:本文就甲巯咪唑对绝经前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治疗临床效果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所收治的240例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患者120例,给予甲巯咪唑治疗,对照组患者120例,给予丙硫氧嘧啶治疗,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1.7%(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血细胞技术异常、皮疹以及皮肤瘙痒等不良症状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肝功能指标异常的发生率则要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借助于甲巯咪唑来进行甲亢患者的治疗时,其拥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比较小,但是其容易引起患者出现血细胞减少以及皮疹等免疫功能疾病,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来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

【关键词】甲巯咪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免疫功能

甲亢作为一种因为甲状腺功能增高以及分泌激素增多而导致的自主神经系统紊乱这一常见内分泌临床综合症,其多发于中青年女性人群,并且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甲巯咪唑以及丙硫氧嘧啶作为临床上进行甲亢治疗的两种常见药物。本文就这两种治疗方式对于甲亢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了仔细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了2015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240例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已被确诊。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120例,男20例,女100例,年龄28~51岁,平均年龄(38.64±9.23)岁。给予其甲巯咪唑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120例,男22例,女98例,年龄27~54岁,平均年龄(39.14±10.15)岁,给予其丙硫氧嘧啶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甲巯咪唑口服治疗,起始剂量为10mg/次,3次/d。在患者症状改善之后,其剂量降低为1~2次/d[1]。对照组患者给予丙硫氧嘧啶进行口服治疗,起始剂量为100mg/次,3次/d,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之后服用剂量降低为1~2次/d,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2]。在两组患者的四个疗程结束之后,需要各留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来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合理的评价,此外还需要对患者行血常规、以及肝功能的检查。对所有患者的血细胞计数以及肝功能损伤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对患者在治疗后出现的皮疹、皮肤瘙痒情况进行记录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了SPSS20.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对比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并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1.7%(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甲亢作为内分泌科临床诊治中的一种常见内分泌临床综合症,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悸心慌、多汗、体重减轻以及情绪不稳定等高代谢症候症,患者还会伴有一定程度的甲状腺肿大以及眼球突出等症状,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又以中青年女性作为高发人群[3]。此外甲亢还具备有反复发作以及治愈难等特点,其发病率近年来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选择一种高效的、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少的甲亢治疗方式,也就成为了我国现阶段内分泌科临床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在进行甲亢的治疗过程中,现阶段所采用抗甲状腺药物以及手术的治疗方法,其中抗甲状腺药物又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治疗方法。甲巯咪唑这一常见的抗甲状腺药物,其能够对甲状腺细胞内的过氧化酶系统进行有效的抑制,并且能够抑制甲状腺内的离子碘氧化,并取得降低甲状腺络氨酸含量的效果。此外甲巯咪唑能够阻断患者络氨酸的被碘化过程,并阻碍甲状腺素以及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的合成,从而达到抗甲状腺的效果[4]。而甲巯咪唑以及丙硫氧嘧啶作为甲亢治疗过程中的两种常见药物,其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也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这也就导致了在甲亢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对这两种抗甲状腺药物的选择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性[5]。

在本次研究之中,发现运用甲巯咪唑来进行甲亢患者的治疗时,其总治疗有效率能够达到96.7%,并且要明显高于丙硫氧嘧啶的91.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也就说明了两者对于甲亢患者都具备一定的治疗效果,而且甲巯咪唑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此外在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面,运用甲巯咪唑进行治疗时会导致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受到一定的影响,并容易出现皮肤、皮疹瘙痒以及血细胞计数减少等不良反应。但是甲巯咪唑进行治疗时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异常发生率却要明显的低于运用丙硫氧嘧啶进行治疗的患者。

综上所述,在进行甲亢的治疗时,运用甲巯咪唑药物治疗的模式其能够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并容易出现血细胞计数减少以及皮疹、皮肤瘙痒等并发症的发生,但肝细胞指标的异常性的发生率却比较低。因此在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将甲巯咪唑作为患者的首选药物,并需要在具体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来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以避免上述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钱铁镛,陈一丁,姚伟峰等.小剂量131碘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疗效及其对患者骨代谢指标和骨密度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20):2397-2400.

[2]周圆圆.联合应用普萘洛尔与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2):182-183.

[3]张贵萍.普萘洛尔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心理医生,2016,22(36):158-159.

[4]郑玉合.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349-350.

[5]周晓佳,刘秀娟.探讨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7):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