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应用类课程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在计算机应用类课程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探索

黄琼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迅猛发展,学习的环境和手段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传统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笔者根据探究式学习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况,在计算机应用类课程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探究性学习案例教学

随着信息时代迅猛发展,学习的环境和手段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和发布者,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知识获取的多元化使得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和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我们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必须进行创新性的改革。笔者在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采用了探究性学习这种方式,摸索出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计算机应用类课程探究性学习的本质含义

探究性学习指学生在学科领域内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实破点,通过质疑、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解决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探究学习活动,获得知识,激发情趣,掌握程序与方法。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的探究性学习,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类似电脑设计制作的情境,引导学生以类似电脑设计制作的方式,自由选择课题、确定课题,在此基础上学生搜集、分析、鉴别和提取有效信息,并应用相关的知识探讨、解决问题;它不拘泥于单一的教学策略,不拘泥于课堂内外,更多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水平,结合其认知、情感的实际情况,借鉴并创造性的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展计算机应用探究的一种学习的模式。

2计算机应用类课程探究性学习的实践

根据计算机教学大纲和计算机教学本身探究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笔者以《多媒体制作技术》中的《FLASH动画制作》为实践点,利用探究性学习法进行了教学探索。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方法如下:

2.1组织案例教学,打好知识基础,活跃学生思维。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信心,培养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笔者以为,要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更要注重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所以先用了约12~15个课时的时间把教材有关的基础知识学习一遍,然后给学生深挖教材、开阔视野拓展知识的空间,为下一个阶段的提高能力做好准备。在本阶段教学过程中,笔者使用案例教学法教学,不仅使学生较好的掌握了基础知识,而且也较好的实现了培养目标。所谓案例教学,就是指围绕不同的知识点精心设计的应用实例教学,笔者采用“案例展示——提出问题——学生动手——学生提问——共同研讨——解决问题——归纳小结”的步骤实施教学。以FLASH动画制作中的“放大镜制作特效”上机实践课为例:

课堂上,教师先演示放大镜制作效果,然后提出问题:“大家猜一猜,这种效果是通过什么方法制作完成的呢?”问题结果很明显,很多学生立刻都作出了回答,采用的是“遮罩”方式。教师给予即时肯定,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接下来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去动手寻求问题的答案。由于放大镜制作效果的精美,加上得到老师的承认,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动手欲望强烈。当学生通过已学的方法,互相讨论,狡尽脑汁也无法实现效果时,就向老师提出了疑问。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要从考虑多层制作方面入手,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遮罩层上,启发学生再思考、再讨论、再研究,从而得到更多的创造性设想。随着问题的不断提出,不断深入,学生对该制作究竟分多少层、每层的作用、每一层的位置等等关键问题的看法出现了较大的差异,课堂的研讨气氛进入高潮,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这时教师组织学生发言阐述各自的观点与看法,且先不作简单结论谁对谁错、谁是谁非,而是抓住分歧,鼓励学生进行多向甚至逆向思维,然后再展开讨论并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待一番有趣的讨论或是激烈争辩后,再对学生的发言予以充分肯定。这样不仅问题解决了,还促使学生在更深的层次上有效地把握知识。最后的归纳小结仍由学生完成,所谓画龙点睛,“龙”由教师帮助画,“睛”要由学生自己点。教师通过组织案例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讨论、循序渐进的进行思维训练等方式,较好的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开拓思辩能力和激发探索性思维。当学生初步掌握探究问题的科学途径与基本方法后,就可以进入第二阶段的学习了。

2.2拓展思维,提高能力,学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采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探究问题的科学途径与基本方法;通过教师指导去体验和了解探究性学习的目的、意义及一般步骤与方法;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体验付出努力、与人交往、合作互助的过程,增强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笔者采用“立题——设计——实施——研讨——改进——提高——总结——评价”的步骤实施探究性学习,具体作法如下:

2.2.1课题确定。针对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FLASH动画制作的基本技巧,教师要求学生能够制作完成一个FLASH动画作品。之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商讨制作脚本方案,具体制作由学生完成。学生运用所学,可以自已选择确定课题,例如FLASHMTV、FLASH广告、FLASH游戏、甚至FLASH网页等。

2.2.2课题实施。全班学生共分为若干个课题小组,每一个课题小组由1~3名学生自由组合而成。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查阅并收集资料、学习制作环境和工具软件的使用,各小组成员分头设计制作方案,分工负责,合作研讨。

2.2.3课题研讨。教师不定期的组织学生共同观摩、研讨,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克服制作中的困难。当一个动画作品初具规模时,则立即给学生演示,组织学生横挑鼻子、竖挑眼,这样,一方面使课题经受使用的检验,进一步修改、完善、提高;另一方面使同学们经受“用户”检验中的评头论足。这样不仅使学生们体会到科学探究过程需要严密的思维和严谨的态度,而且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与人交流和协调合作能力的重要过程。

2.2.4课题评价。先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协商制定出评价方案,再组织学生参与评判,在班级创造出一种良好的研讨氛围。评价方式是每个课题组以电脑多媒体的方式展示课题成果,并推选出一名同学对本组的学习过程情况、解决方法、心得体会等进行发言。需要强调的是,评价结果要使认真参加课题探究的学生普遍获得成功的体验,也要让探究上卓有成效的少数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3探究性学习的效果

3.1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探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每个环节都是学生发自内心去做的,改变了过去被动学习的现象,诱发学生的探求心理,他们乐于求新、求异,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由让我学变为我要学,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完全被激发出来。

3.2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在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对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对所学内容掌握更扎实。从课题的完成情况来看,85%以上的学生都上交了课题成果,无论从数量和质量都明显超过了同专业同年级其它班级;其中部分学生的课题成果在参加全市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比赛中,获得动画类的一个一等奖和两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并且一等奖的作品被作为桂林市高中组的唯一动画类代表作品由自治区选送到国家参加比赛。

3.3提高了学生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几乎所有的课题都有资料收集的过程:或从图书馆或书店查找资料;或从网络上下载资料等……对于所搜集到的信息、资料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分析、选择,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能力。

3.4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问题往往不是用某一门课程或某一门学科知识可以解决的,必须激活头脑中各个学科的知识储存加以综合应用才行。以学生制作一个FLASHMTV为例,课题内容的表现不仅需要有语文、音乐、美术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还需要学会开发环境和工具(一般通过自学)的运用等才能做到声形并茂,新颖别致。最后课题发言时,还需要很强的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5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在探究性学习教学中,同学们通过亲身体验、探究,了解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会了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到不盲从、不迷信、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认真踏实、善始善终、成不骄败不馁,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6具备了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在探究性学习中,每个课题小组的学生们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在收集资料时,谁上网,谁跑图书馆;整理资料时,谁进行图片处理,谁负责合成;在发言时,谁主讲,谁演示……都配合得很默契。在课题署名时,常会出现谦让现象。诸如此类的事情虽小,但一种和谐、合作的氛围令人感动。

4探究性学习的几点启示

4.1开展探究性学习,首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和与学生的关系,与学生平等合作,教师需巧妙地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转化为学生自主发展的动力。

4.2需要摆脱“唯科学主义”倾向,因为这会造成探究性学习内容的窄化和封杀学生个性化探究方式,使诸如思辩、畅想、感悟等丰富多彩的探索之路中断。

4.3对探究性学习的评价,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强调评价的激励性,不能一味追求探究结果的质量高低,这样会使探究性学习只面对少部分学生,阻碍探究性学习的全面实施。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探究式学习理论基础[J].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2夏苏青.探究学习中教师角色的定位[J].教育与管理,2004(18)

3王玉一.怎样开展探究性学习[J].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