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医治病八法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研究中医治病八法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

郝玉霞

郝玉霞

(辽宁省大连港医院中医内科辽宁大连116015)

【摘要】在中医学中,其治病的八种方法在临床针灸中同样适用,本文主要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参考借鉴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探讨针刺选穴、深浅、手法与中医的八种治病方法的联系与运用,并展开相关的论述。

【关键词】中医;治病八法;针灸应用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3-0357-02

在中医学中,其治病八法指的就是汗、吐、下、消、温、补、和、清这八种方法,其作为中医在治病中的指导性纲领,将所使用的药物达到治疗效果作为目的。然而,其应用与临床针灸当中一般体现在所选择的针刺穴位、深度及手法,基于此,本文对此展开论述。

1.汗法

汗法是通过调畅营卫与宣发肺气来实现,让患者症状随着发汗而消解。在针灸当中的汗法可以由组穴方配伍与腧穴特性或者针刺来实现治疗效果,不但能解表散寒,还可以疏风解热。在针刺取穴与深浅中,相关记载指出:将针刺入合谷二分处,搓数十次,女性向右搓,男性向左搓,出汗之后实施泻法,停止出汗之后拔针[1]。对于外感病症的患者,其在初发病时为外感症状,可浅刺取皮气,为病症打通出路,在临床上常通过大椎穴、风池穴、外关穴及合谷穴、列缺穴等进针;对于有风寒症状的患者则加肺俞穴与风门穴,用时配以烧火山的手法,让患者出现热感与发汗现象;对于风热的患者则加尺泽穴与曲池穴,可于大椎穴点刺放血,或者是通过透天凉的手法来帮助患者清透表热。

2.吐法

吐法是通过涌吐方法让停留于咽喉与胸膈或者胃脘中的宿食与痰液等排出的治疗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宿食堵塞胃脘、痰浊内阻等患者。在针灸临床中,主要先取患者的内关二穴与曲池二穴进针,先通过气上一穴补针3次,顺摇共17次,循摇3次,并横摇使血逆。也就是将穴位和手法进行结合,同时取中脘穴、气海穴。因为吐法实施之后容易损耗患者的脾胃气,因此需要取中脘穴进针进行补益胃气,并在气海穴中调节气机,当前这种方法在临床上较为少用。

3.下法

下法主要是通过荡涤、泻下以及攻逐等作用,让停留在胃肠当中的燥屎与宿食得以在下窍中泻出,从而达到治疗目。病症分为虚实两种,实症常常通过通便泻火与清肠导滞等进行治疗,而虚症则需健脾通便或者补虚通便等进行治疗。常用的穴位主要包括大肠俞穴、足三里穴、天枢穴以及上巨虚穴等;若为泻火者还可以加支沟穴与天枢穴等实施提插泻法进行;若为寒结者则可采取温针灸方法;若为补虚者则可加用气海穴补法进行治疗[2]。

4.温法

温法主要是驱寒温里的作用对寒证进行治疗的方法,由于寒邪所停滞的部位有所不同,温法还可分为温经驱寒、温中驱寒及温补元阳。此外,由于寒证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当中一般会和阳虚并列存在,而临床上又常将其和补法相配合应用。而在针灸中,常用的温补穴位包括关元穴、气海穴、命门穴以及足三里穴等,针法为提插补法,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加用不同穴位,比如患者有长期的咳喘病史,在冬季会加重,在夏季又会明显的缓解,则可采取单用背俞穴的针灸方法进行驱寒温补。此外,温通在临床上也常用于骨痹患者中,天气越冷病情越重,但遇暖可缓解,常见于老年人群中,病程越长,大关节变形的风险就越大,在治疗中多见局部取穴,通过针刺可达到缓急止痛与通经活络的作用,并且实施温针灸所具有的临床效果更为明显[3]。

5.和法

和法主要是通过调和与和解的方法,使脏腑与阴阳表里相和协的治疗方法,在中医学中,和法始终贯穿于治疗的始终,并和其他的治疗方法联合运用,所应用的范围也比较广。比如,在调和脾胃中,常用的穴位为中脘穴、天枢穴、内关穴及足三里穴等,可治疗胃脘不适与饮食壅滞等,还可以应用在因脾胃虚寒而引发的腹泻症状。在调和营卫的过程中,针刺的深浅度要注意,并根据症状来选择刺入深度,使其不伤及营卫;以达到调和作用。

6.清法

清法主要通过清热解毒、凉血泻火等方法来清除里热症状,由于热邪所侵袭的部位不同,因此在针灸中所采取的穴位也不同,比如外关穴、大椎穴及曲池穴等可退表热,如果患者起病比较急,可通过经验用穴或者远端井穴进行点刺放血,若为麦粒肿或者结膜炎患者则可通过耳尖、背俞穴等点刺放血[4]。

7.消法

消法主要通过行气活血、消食导滞及利水化痰等,使积滞、痰饮与瘀血消散。若患者为体内积滞,比如饮食停滞在脾胃的患者,可通过内关穴与中脘穴及足三里穴等进针治疗;若患者为痰湿,可通过丰隆穴与阴陵泉穴等进针治疗;若为淤血阻滞的患者可加用血海穴、天枢穴及地机穴等进针治疗,针对不同的病位采用不同的针刺方法治疗。

8.补法

补法是通过对人体中的气血阴阳进行补益来治疗各种相关的虚弱症候,在临床针灸中常用的穴位有俞募配穴,而脏病则多选用背俞穴;腑病则多选用取募穴与下合穴。此外,还可以通过补泻的手法进行提插补泻或者捻转补泻,其手法与烧火山类似。同时,温补阳气可以加用隔物灸方法,在温补元阳时常用的穴位包括关元穴、气海穴、命门穴及肾俞穴,选取隔附子灸;对于温补脾胃者则可选取中脘穴与足三里穴,选择隔姜灸[5]。

综上,在临床针灸中运用中医学的治病八法,其对于临床针灸的有效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后期治病提供有用参考。

【参考文献】

[1]陆寿康.针灸临床治病八法[J].中医杂志.2012,14(22):214-215.

[2]李菲,葛宝和.中医治病八法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J].针灸临床杂志.2011,08(10):665-666.

[3]陈柳丹.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11,08(10):414-416.

[4]刘元,高淑红.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11,25(10):313-316.

[5]廖蔚茜,林春阳.从“扶正祛邪”探中医治病的本质[J].中医学报.2013,36(09):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