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晓燕(新疆沙湾县第五小学新疆沙湾832100)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8)04-0047-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让学生真正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真谛。”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它以课文内容为素材,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运行。
一、课堂小练笔的误区:
由于课堂小练笔兼具人文感悟和语言表达功能,形式灵活、操作方便,许多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设计了形式灵活的小练笔,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让学生懂得了如何运用,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观念的影响,有些老师设计的课堂小练笔没有发挥应有的功效,存在着种种问题。
1.练笔目的不明确,雾里看花:语文学习的目的是要使学生掌握好语言知识,并懂得运用,这些能力都来自于包括字词句段篇章结构、写作素养等在内的诸多知识的积累,而课堂练笔正好是提高学生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手段。有些老师在思想上虽然意识到这一点,但是他们用的方法不得当,只是“为练笔而练笔”,漫无目的且内容杂沓。例如在学习《新型玻璃》时,老师可以利用“字词”或是体会“科普叙述”等进行练笔,然而有的老师则问学生:“你们还能发明什么样的玻璃?”由于老师把握失准,目的性不明确,导致了学生的发明只顾求“离奇怪异”,连学生自己都不知这样的发明是用来干什么的,老师更是不知所措,这就使练笔失去应有的意义。
2.思考不足,生搬硬套:教学的方法方式是灵活多样的。有些老师设计了课堂小练笔,却缺乏全面的思考,使课堂小练笔出现了画蛇添足、生搬硬套的现象,无法使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的好处,无法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如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时练的是:你想对其中的父亲或者儿子说些什么?学习《狼牙山五壮士》练的是:你想对他们其中一位说什么?学习《圆明园的毁灭》练的是:假如你是皇帝、大臣、官兵、老百姓其中的一位,你会做什么?……由于学生缺乏生活体验,只会写出一些干巴巴的陈词滥调;而且以上的小练笔形式往往不过是一种“公式”代入法,生搬硬套,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它不仅无法达到课堂练笔的目的,甚至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不利于语文的教学。
二、提高课堂小练笔质量的有效策略
课堂练笔无论对课堂教学效果还是学生的写作能力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教师更应该关注每篇课文教学过程的小练笔,科学合理地运用好课堂练笔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1.找准符合学生实际的练笔点:在设计课堂小练笔的训练点时,应注意具有针对性。第一,延伸课本,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有的课文结尾余意未尽,给学生留下了无限想象续写的空间。对于这样的文章,教师可指导学生沿着其主题思想,让学生开动脑筋去想象,进行课堂练笔,这既进一步深化了课文的主题,帮助学生消化了课文的内容,又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写作能力。如有位老师在教学《珍珠鸟》时,别出心裁地创设了这样一个练笔情境:老珍珠鸟非常担心飞出笼子的小珍珠鸟,着急地呼唤:“孩子,这么晚了,还不回来!你不知妈妈有多么担心你吗?快飞回笼子里来吧!”小珍珠鸟却流连于和“我”相处,安慰老珍珠鸟说:“妈妈,您别担心……”请学生接着往下写。学生在练笔的过程中,联系课文内容,再现了小珍珠鸟与“我”之间互相信赖、和睦共处的情景。在这样的语言实践中,促进学生深入地领悟了文章的主旨,提高了语言的运用能力。第二,紧扣文本,积累性地积淀语言。紧扣文本特点,进行积累性习作,帮助学生有效地内化文本语言,丰富学生的内在储备,体现出语文课堂注重积累的特点,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例如《开天辟地》以瑰丽的想象描绘了这样一个千古神话故事,学生读完后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小练笔:写一段话,赞美一下你心目中的盘古。提示学生可以引用课文中的语句,特别是课文描绘盘古的身躯化成万物的语段。学生在运用课文的相关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抒发自己对盘古的崇敬之意时,不知不觉地积累课文诗一般的语言,也积淀对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英雄最真的情感。
2.善于捕捉情感迸发的引爆点:在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与文本之间形成的情感的蓄积点,并及时进行随文练笔。第一,发挥想象,让语言生动起来。许多作者在创作文章时常常会运用“空白”的艺术,给读者留下一些思维的空间,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空白启发和引导学生发挥想像力。但不能“无中生有”,而是在学生对语言材料有所感悟的基础上,将作者有意无意忽略的部分通过学生的再造想象弥补起来,使之具体、深刻。同时,教师要找准课文的生发点,多给学生留一些倾诉情感的机会,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社会经验,围绕一个知识点、情感点发散开去,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从而提高阅读水平,增大语言训练的力度。如在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的结尾时,有位老师这么设计:“茫茫的海峡隔不断骨肉亲情,隔不断血脉亲情,或许他们永远也不能见面。但是,有一天,他们相遇了,那会是怎样的情景呢?”鼓励学生大胆展开想象,把感受写下来。学生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绘就了一个个有个性的、鲜活的画面。由于该教师把课文的结尾作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展开新思路的起点,这样的小练笔就更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潜能,使练笔更加生动鲜活。第二,情境教学,开拓思维,深刻领悟。语文课是思维的课堂、情感的课堂、诗意的课堂。新课标强调指出:语文学科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
总之,我们应做语文教学的有心人,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式,走出练笔的误区,精心选择练笔点,对学生练笔进行正确指导,并及时点评,使学生懂得正确运用语言文字,领会语言文字的妙处,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